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徽州的結果 展開

徽州

歷史地理名稱

徽州區,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是徽商的重要聚居地和徽文化主要發祥地之一,因地處黃山南麓,素有“黃山南大門”之稱。

徽州區地處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中部,東與歙縣相鄰,西與休寧縣毗連,南與屯溪區接壤,北與黃山區交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擁有潛口民宅靈山村古建築群等景點。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后,屬鄣郡歙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複名為黟縣,仍屬丹陽郡;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專區為徽州地區。

2021年5月,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通報2020年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結果,徽州區作為2020年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優秀單位予以通報表揚。

一府六縣


府縣治所轄境與本州隸屬關係
徽州府今歙縣徽城鎮二級行政區,自唐代武德二年(619年)開始成為徽州州治
歙縣今歙縣徽城鎮,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府縣同城今歙縣、徽州區、黃山區湯口鎮、黃山風景區等。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置,屬鄣郡,為本州首縣
休寧縣今休寧海陽鎮今休寧縣(璜尖鄉、板橋鄉和花橋鄉除外)等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分歙縣西鄉置縣,隸屬本州
黟縣今黟縣碧陽鎮今黟縣(黃山山脈以北的柯村鄉、美溪鄉和宏潭鄉除外)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置,屬鄣郡,隸屬本州
績溪縣今績溪縣華陽鎮今績溪縣(坦頭、大源、金坑和溪頭鄉部分鄉村除外)唐永泰二年(766年)析歙縣華陽鎮置,隸屬本州
婺源縣今婺源縣紫陽鎮今婺源縣、休寧縣板橋鄉和花橋鄉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的懷金鄉置,隸屬本州
祁門縣今祁門祁山鎮祁門縣(北部安凌鎮除外)唐永泰二年(766年)析黟縣和饒州鄱陽二縣各一部置,隸屬本州

地理


自然

徽州田園風光
徽州田園風光
徽州向號“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農田和莊園”。境內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澈,溪水迴環,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景優美的畫圖。多少文人墨客對她產生了念慕之情,有的遊客甚至“愛其山水清澈,遂久居”。
由於徽州的山地丘陵地形與金衢盆地杭嘉湖平原形成落差,此處的溪流大部分呈東去之勢,更無形中加深了徽州與杭州的聯繫。錢塘江的北源(正源)新安江發源於徽州休寧縣懷玉山六股尖,南源衢江亦發源於徽州休寧縣龍田鄉青芝埭尖,因此休寧堪稱是真正的錢江源。

地形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古徽州四面有4座山,西邊黟山即黃山,東邊---白際山脈即歙縣的發 祥地,主峰擱船尖。黑白兩山,龍飛鳳舞,形成黑白徽州的格局,北方是障山,主峰清涼峰(海拔1787米),南邊是聳立在祁門縣境內的牯牛降(海拔1728米),位於婺源與休寧交界處的大鄣山(海拔1629.8米)、橫亘在婺源西南部的鳳游山(海拔675米)、拔起於休寧西北部的白岳齊雲山(海拔585米),是壯麗神奇的天造畫境。
最為著名的當屬綿亘於歙縣、黃山區、休寧、黟縣之間的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峰巒峻峭,劈地摩天,重岩疊嶂,宏博富麗,是聞名中外的風景勝地。古徽州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居住在東邊---白際山脈即歙縣的發祥地(俗稱南鄉),主峰擱船尖。所以,也被譽為徽州的母親山,梁武帝讚譽“新安大好山水”,其中的山,就是指橫貫整個南鄉的白際山脈,主峰擱船尖,是各代徽州大儒的隱居地。

土壤

徽州
徽州
徽州的中低山地大部分為黃壤,山地黃棕壤,土層較厚,石礫含量較 高,透水透氣性能良好,肥力較高,有利於木、茶、桑和藥材生長。丘陵地帶多為紅壤和紫色土,質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熱條件好,適宜櫟松、油茶等生長,山麓盆地與平原谷地多砂壤土、溪河兩岸多衝積土,適用於農業耕作。

氣候

徽州風光
徽州風光
徽州地處北亞熱帶,屬於濕潤性季風氣候,具有溫和多雨,四季分明 的特徵。年平均氣溫15°――16°C,大部分地區冬無嚴寒,無霜期236天。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達2708毫米。降水多集中於5-8月,水熱資源十分豐富,適宜多種林木、茶葉、果樹及農作物生長。徽州自古出名茶,黃山毛峰屯溪綠茶祁門紅茶、徽州貢菊。

歷史沿革


徽——一個明確的內涵
徽州——一個明確的地域概念
徽州州治及徽州府治均指歙縣,並非黃山市屯溪區。

溯源追本

徽州脫胎於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先後攻佔了江南六州52縣,影響極大。
漁梁壩
漁梁壩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 1),平鎮方臘起義后,改歙州為徽州,除元末曾改稱興安府(1357—1367)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廢府留縣的790年間,徽州之名前後沿用長達780年之久,所轄六縣也一直沒有變動,這對徽州孕育出相對統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
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慶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為省名。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在古代中國,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覺地使自己的思想生活化、世俗化的。他們將那些本來屬於上層社會的道德倫理原則,悄悄引入了民眾的生活世界。在過去的時間裡,徽州曾經的人、物和故事漸行漸遠;而那些深藏於民間的歷史文化記憶依舊栩栩如生……
夢尋徽州
夢尋徽州
古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以徽商、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藝術形式共同構成的徽學,更是博大精深。
徽州文化(簡稱徽文化,是安徽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全息包容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典型標本。學術界對其的研究,至少經歷了大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更趨火熱,逐漸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地方學"徽學",與敦煌學和藏學一同被譽為走向世界的中國三大地方顯學

歷史變遷

徽州各縣及泛徽區相互關係示意圖
徽州各縣及泛徽區相互關係示意圖
徽州母親山主峰擱船尖的“天地之心”
徽州母親山主峰擱船尖的“天地之心”
如果說1934年婺源改隸江西成為肢解徽州的開始,那麼1983年和1987年的兩次行政區劃變動則使徽州再次分裂:1983年徽州地區的太平縣(不 屬徽州一府六縣,而為原明清時寧國府轄地)與原徽州府治(今歙縣)所轄的湯口等地划屬安徽省直轄,成立縣級黃山市;1987年縣級黃山市撤銷,併入由“徽州地區”改名為黃山市的地級市。兩次區劃變動有其內在聯繫,這便是所謂的徽州改名事件。徽州改名事件中,撤銷了1983年在黃山腳下成立——省轄縣級黃山市,與原徽州地區合併組建地級黃山市,將黃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從此,徽州不復存在了。與此同時,將徽州“一府六縣”之一的績溪划給了宣城管轄,使得原徽州地區被搞得殘缺不全。徽州的歷史地理繼1912年廢府留縣、1934年婺源隸贛后再次被人為地割斷了,給徽州一府六縣百姓、給熱愛徽州文化的人們留下了難以平復的傷痛和遺憾,這是行政區劃史上的一大敗筆。

年表


徽州地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1955年與1981年在績溪縣發現的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考證,早在六千年前,翚嶺(即徽嶺)南北就有人類活動,西周以前,據《禹貢》天下分九州本區屬揚州,即所謂“蠻夷”所屬之地。

古代史

春秋時,公元前473年以前屬吳;公元前473年以後,吳亡屬越;公元前306年以後,越亡屬楚。實際上當時吳、越、楚三國並存,戰爭頻繁,本區被作為拉鋸戰爭之地轄屬時有變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本區設黟、歙二縣,屬會稽郡(治吳縣,即今江蘇蘇州)。
楚漢之際屬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長興縣)此時之歙縣包括今歙、休寧、婺源、績溪、淳安、遂安等地;黟縣包括今黟縣、祁門、石台等地。楚漢戰爭之際,本區一度為項羽所佔,作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為漢將陳嬰所佔,屬漢。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黟、歙屬荊國(治今淮南)。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屬吳國(治今江蘇揚州)。
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屬江都國(治今江蘇揚州)。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歙、黟為其二城。
元狩六年(前117年),立武帝子劉胥為廣陵王,歙、黟屬廣陵國(治廣陵,今揚州)。
漢宣帝五鳳四年(前54年),劉胥獲罪自殺,國除,復為丹陽郡之屬。
漢成帝鴻嘉二年(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劉勝之裔劉雲客為廣德王(治廣德,今安徽廣德),黟縣屬丹陽郡;歙縣仍屬丹陽郡。
永始元年(前16年),劉雲客死,無子,國除,黟縣復屬丹陽郡。
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立廣川王劉越之裔劉愈為廣德王,黟縣復屬廣德國。王莽篡漢
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貶漢廣德王為公,改黟縣為愬鹵。
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複名為黟縣,仍屬丹陽郡。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孫權派部將賀齊出兵消滅歙地所謂“山賊”(實際是對抗孫權的山越、水越和漢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陳仆等,將原歙地一分為五,即:歙、休陽縣(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陽縣(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東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縣一併從丹陽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
三國吳永安元年(258年)休陽縣因諱吳主孫休改為海陽縣。
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仍屬揚州。所屬新定縣改為遂安縣,海陽縣改為海寧縣,加上原屬之始新、黎陽、歙、黟,仍領六縣。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並黎陽於海寧,當時新安郡領五縣,即:歙、黟、海寧、遂安和始新。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將原屬吳郡管轄的壽昌縣(即浙江壽昌縣,今並於浙江建德市),劃歸新安郡,新安郡從此復領六縣,即海寧、始新、遂安、壽昌、歙和黟。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析歙縣華陽鎮,置良安縣(一作梁安),郡領縣七,不久,廢良安縣,郡仍領縣六。
梁武帝承聖二年(553年),將原新安郡一分為二,遂安、始新、壽昌三縣仍屬新安郡;將原並於海寧的黎陽重新劃出,復為二縣,加上歙、黟共四縣,由新建之新寧郡管轄(即今本區的基本區域),治海寧,與原新安郡並屬揚州,此時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是時間僅九年。
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再次將黎陽縣併入海寧縣,復將新寧郡併入新安郡,領歙、黟、海寧、始新、遂安和壽昌共六縣,隸屬東揚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郡為州,以州統縣,將歙、黟二縣併入海寧為歙州,州治設海寧;又將始新縣改為新安縣,原遂安、壽昌併入新安縣,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歙州轄地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後近二十年稱“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恢復原歙縣,並將早先屬海寧的篁墩劃歸歙縣管轄,恢復原黟縣,並將州治設在黟縣,州領歙、黟、海寧三縣。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海寧為休寧,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不久,復將休寧劃歸歙州。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全國改州為郡,更歙州為新安郡,仍領休寧、歙、黟三縣,郡治在歙。不久戰亂起,歙縣登源〔后屬績溪縣〕人汪華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稱吳王。大業十二年(616年),汪華遷郡治於休寧,次年(617年),汪華再還郡治於歙。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為歙州。州治歙縣,仍領歙、黟、休寧三縣。同年汪華歸唐,封越國公,並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為總管府,使持節總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華)和饒(今江西上饒)六軍諸軍事。武德七年(624年),改歙州總管為歙州都督。貞觀元年(627年),罷都督府,歙州屬江南道
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划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縣。歙州領縣四:歙、黟、休寧、北野。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屬江南東道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又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的懷金鄉(一說鄰縣浮梁的游金鄉),新建婺源縣,屬歙州轄。歙州領歙、黟、休寧、北野和婺源五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歙州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天寶六年(747年),改黟山為黃山。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全國廢郡復州,復改新安郡為歙州,隸屬浙江西道節度使,並隸宣、歙、饒觀察使。乾元二年(759年),罷浙江西道節度使及宣、歙、饒觀察使,以歙州隸之。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寧二縣各一部分設歸德縣;划原黟縣的赤山鎮和饒州浮梁縣一地設祁門縣;划原黟縣一部分設石埭縣(即石台),並將石埭縣劃歸池州管轄;又析歙縣華陽鎮設績溪縣。歙州領八縣:歙、黟、休寧、婺源、北野、績溪、歸德、祁門。歙州改屬宣、歙、池觀察使。大曆四年(769年),廢北野縣。大曆五年(770年),廢歸德縣,其地併入休寧,歙州領六縣,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的“一府六縣”建制基礎。大曆十四年(779年),廢宣、歙、池觀察使,歙州隸浙江東西道觀察使。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分浙江東西為二道,歙州隸浙江西道觀察使。建中二年(781年)複合浙江東西二道觀察使,設節度使,賜號“鎮海軍節度使”,歙州屬之。貞元三年(787年),又設宣、歙、池觀察使,歙州隸之。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改隸宣州觀察使。唐昭宗大順元年(890年),歙州屬寧國軍節度使。昭宗天復三年(903年),廢寧國軍節度使,復宣州觀察使。
五代十國時期(907年),唐亡,淮南節度使楊渥仍稱唐哀宗天佑年號,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隸吳。937年,吳亡,隸南唐。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江南(南唐於宋太祖開寶四年即971年起貶國號為江南)亡,歙州隸江南西路轉運使。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屬江南東路轉運使。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鎮壓州人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后,改歙州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領六縣,治所在歙縣。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隸江南路轉運使建康府路安撫使。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隸江南東路轉運使。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轄縣不變,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升婺源縣為州。徽州路領縣五,即歙、黟、休寧、祁門、績溪;州一,即婺源。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韓林兒升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徽州路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為興安府,仍領縣五、州一。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興安府為徽州府。
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為縣,徽州府仍領六縣,即:歙、黟、休寧、績溪、婺源、祁門。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隸省為江南省。徽州府徠改隸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領縣六。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慶、徽州二府之名)安徽省成立。

近現代史

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廢府留縣,原領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蔣介石為方便“剿共”,把婺源縣划屬江西省,婺源民風與江西有異,不願脫離安徽,民間遂掀起聲勢浩大、持續二十個月的“婺源回皖”運動。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由於婺源人民的持續抗爭和徽州其它縣人民的強烈要求,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江西省的婺源縣被重新划回安徽省。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在解放戰爭中,國民政府安徽省政府一度遷省會於屯溪。
1949年,由於解放婺源縣和江西省的同為解放軍四野,為便於管理,從此將婺源劃歸江西省。
1961年4月13日,重設徽州專區,並將太平縣劃歸本區。8月16日,又改屯溪為地轄市;
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屬縣不變。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專區為徽州地區。
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為徽州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划歙縣黃山鄉、石台縣廣陽鄉和太平縣建立黃山市(縣級),由省直轄。
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地級黃山市,改原縣級黃山市為黃山區,屬地級黃山市;將屯溪市改為屯溪區;將績溪縣劃歸宣城地區
1988年7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三區四縣,即:屯溪區、徽州區(划歙縣岩寺鎮新立)、黃山區、歙縣、黟縣、休寧縣和祁門縣。
徽州雖然目前分裂,但六縣人民同根同源,有著濃濃的徽州情緣,希望政府能夠下聽民意,讓徽州人在行政區域上重新在一起。

交通


交通區位環境一覽
交通具體情況
鐵路皖贛鐵路、京福高鐵(已通車)、黃(徽)杭高鐵(已通車),擬建皖贛複線、徽州至金華、徽州至衢州、銅陵至太平、徽州至池州城際鐵路。現有車站:徽州黃山站、徽州黃山北站、歙縣站、歙縣北站、歙縣三陽站、績溪縣站、績溪北站婺源站、祁門站、倒湖站、黟縣站等
公路徽杭高速;合銅黃高速、揚績黃高速;黃塔桃高速;景婺黃常高速;黃衢南高速;屯祁景高速(在建);黃千高速(在建);濟祁高速(在建);宣黃高速(在建)、擬建蕪黃高速
航空徽州黃山屯溪國際機場
水運
規劃花山附近建設航運碼頭,恢復新安江—深渡—街口水運
深渡港:深渡至千島湖航線。

教育


古代教育

徽州歷史厚重、文風昌盛,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當時的教育辦學。宋元以來,徽州共建有書院260多所。書院絕大多數都是宗族主辦或宗族子弟創辦,同時,也有少數官辦。據廖騰煃《海陽紀略·瞻雲書院序》記載,“郡邑之有書院,自南唐始也”。宋元以來,徽州的書院出現非常發達的局面,成為全國書院最多的一個地區。
明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御史張訥奏言:“天下書院最盛者,無過東林、江右、關中、徽州。”(注1)道光《徽州府志》卷三《營建志·學校》記載:“歙在山谷間,墾田蓋寡,處者以學,行者以商。學之地自府縣學外,多聚於書院。書院凡數十,以紫陽為大。”婺源《董氏宗譜·鳳游山書屋記》記載說:“古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由來尚矣。
我郡邑曾建紫陽書院,以甄別取士。四鄉或間立書院,以講學、會文。”徽州書院都設山長,主持書院工作。大都聘請飽學之士和有名學者作主講,採用個別鑽研、相互問答、課堂講授三結合的教學方法,以研究和學習儒家經典為主,間亦議論時政。其教育宗旨是,為國家培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才。

現代教育

進入當代,教育依然是個永不落幕的話題。2012年,全市共完成146所學校標準化建設,重建、加固和改造中小學校舍34.6萬平方米,改善了屯溪一中歙縣中學等學校的辦學條件,新建歙縣新安中學、休寧縣中學新校區、市特殊教育學校、徽州一中和市實驗小學高鐵新區分校等,新建和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8所,教育質量不斷提高。黃山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並對外招生,安徽省行知學校、黃山旅遊管理學校躋身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教育資源一覽
【幼兒園】縱橫秀水幼兒園、縱橫沙洲幼兒園、縱橫荷花池幼兒園、醜小鴨幼兒園、七色花幼兒園、示範幼兒園等等。
【小學】市實驗小學(四小)、現代實驗小學、城東實驗小學、江南實驗小學、荷花池小學(十小)、行知小學、城關小學、新安小學等
【初中】屯溪四中、屯溪五中、屯溪六中、新安中學、長青中學、桂林中學等
【高中】歙縣中學、屯溪一中、 休寧中學、歙縣第二中學、績溪中學、天佑中學、潭渡中學、北岸中學等
【民辦中小學】歙州學校、紫陽學校、育鴻學校昱城中學、黃山新世紀學校、黃山學校、田家炳實驗中學、育才學校、徽州中學等。
【高等院校】黃山學院、黃山職業技術學院、黃山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安徽省行知學校(行知非遺學院)、徽州師範、現代職業學校、永佳職業學校
【其他】復旦大學高爾夫培訓學校、黃山市行政學院、黃山市商業幹部學校、現代職業學校、永佳職業學校、黃山市委黨校、黃山市廣播電視大學、黃山市衛生學校、黃山市日語職業學校、新科技職業學校黃山分校、黃山市中華職業學校、黃山市蛇類養殖職業學校、黃山市當代職業學校、黃山市中華職業學校、黃山市旅遊經濟學校、黃山市華通藝校、黃山市技工學校、

歷史名人


人才輩出

古徽州鍾靈毓秀,文化積澱非常深厚,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有人把這裡比作誕生了孔子孟子的山東曲阜和鄒城,稱徽州為“東南鄒魯”。

歷史名人錄

汪華(587-649),唐越國公,字國輔,歙州華陽鎮登源人(今績溪縣瀛洲鎮大廟汪村),徽學大師葉顯恩教授稱之為“古徽州第一偉人”,被尊為徽州地方神或地域神。
畢升(?-約1051),北宋徽州(今安徽歙縣)人,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者。
方臘(?-1121年),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又名方十三,歙縣人,一說睦州青溪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人,中國南宋理學家,教育家。
朱升(1299-1370),字允升,徽州休寧溪口人,明初,為翰林學士,與修女誡。為朱元璋重要謀士,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三策。
汪機(1463-1539),字省之,別號石山居士,徽州祁門城內朴墅人,新安醫學奠基人。
汪鋐(1466-1536),徽州婺源人,縱橫官場三十餘年,一生歷任十七職,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是明代唯一同掌吏兵二部權利的人。抗擊了葡萄牙人對東南沿海的侵略,取得了中國歷史上最早抗擊殖民侵略的勝利。
汪直(?-1559年),大明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人,又名五峰,號五峰船主;明代海上貿易商人,著名海盜,在火槍傳入日本的事件中為關鍵人物而有較大歷史知名度。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貿易中斷,汪直召集幫眾及日本浪人組成走私團隊,自稱徽王,但最終因為失控而釀成倭寇之亂,被兵部尚書胡宗憲、巡按浙江御史王本固誘殺。
胡宗憲(1512-1565),字汝貞,徽州績溪人,嘉靖十七年進士,明代抗倭名將。
殷正茂(1513-1592),字養實,徽州歙縣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徽州歙縣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明代文學家。擅長武略,曾協助戚繼光抗擊倭寇,所著元雜劇有《高唐夢》、《五湖游》、《遠山戲》、《洛水悲》等。
許國(1527-1596),字維楨,徽州歙縣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曾任內閣次輔,萬曆十二年以雲南“平夷”有功,晉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程大位(1533-1606),字汝思,號賓渠,徽州休寧率口人。明代數學家。
何如寵(1569-1642),字康侯,號芝岳,桐城人,祖籍徽州婺源。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如寵為官清廉,深得在朝官員信賴,官至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明末一代首輔、宰相)。
弘仁(漸江)(1610-1664),徽州歙縣人,新安畫派創始人。俗姓江氏,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出家后取法名弘仁,號漸江學人、漸江僧。
張小泉(1626-?),徽州黟縣會昌鄉人,著名徽商。其父張思家,自幼在以“三刀”聞名的蕪湖學藝。后在黟縣城邊,開了個張大隆“剪刀鋪,前店后家。明崇禎年間,張小泉率子張近高到杭州大井巷生產祖傳剪刀。由於採用浙江龍泉好鋼作原料,又經過精心製作,打出來的剪子鋒快耐用,取牌名張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張小泉”剪刀。
汪士慎(?-1759),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溪東外史,徽州休寧人(一說浙江人,或歙縣人),流寓揚州,揚州八怪之一。與金農相友善。筆墨習染,逐臻妙境。
江永(1681-1762),字慎修,又字慎齋,徽州婺源江灣人。清代著名的經學家、音韻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皖派經學創始人。
戴震(1724-1777),字東原,徽州休寧隆阜人。清代考據學家,思想家。
金榜(1735-1801),字輔之。乾隆三十七年頭榜狀元,任翰林編修。
曹振鏞(1755-1835),字儷生,徽州歙縣人。乾隆四十六年進士,入選庶吉士,任翰林編修。嘉慶二十五年九月任軍機大臣,道光朝,任武英殿大學士。
鄭復光(1780-1862),字元甫,徽州歙縣人。清代科學家,精通數理和機械製造,著有《鏡鏡冷痴》。
王茂蔭(1798-1865),清代貨幣理論家,道光朝進士。曾任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著有《王侍郎奏議》11卷。字椿年,歙縣杞梓里人,馬克思《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張頌賢(1817年-1892年),字竹齋,徽州休寧人,清康熙年間遷居南潯(今湖州南潯鎮),財富之巨被稱為南潯四象之一。據傳他的財富僅次於劉家,佔四象之第二位。初以彈棉花為業,父張維岳始從商,在南潯華家橋附近開設糕團店,繼開小醬園。張維岳有兩個兒子,張頌賢為老二。張頌賢善經營,鴉片戰爭后,從事絲業,全力經營輯里絲出口業務,並在南潯、上海開設了“張恆和絲行”,營絲不數年發家,遂成巨富。在南潯東建大住宅,宅后古東墅故址造花園,取名東園,俗名張家花園。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徽州績溪人,著名徽商,人稱“紅頂商人”。
謝正安(1838-1910),字靜和,著名徽商,徽州歙縣人,黃山毛峰創始人,創辦的“謝裕大”茶行居徽州五大茶行之首。謝正安在上海漕溪路創辦第一家裕大茶行,所以真正的黃山毛峰產地就是黃山漕溪,黃山毛峰由他命名。後來為了紀念,所以上海有了漕溪路。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誠,祖籍徽州婺源,鐵路工程師,中國第一條鐵路修建人。
賽金花(1864-1936),原名鄭彩雲,徽州黟縣二都上軸鄭村人,晚清名妓。
黃賓虹(1865-1955),字相存,別號虹廬,徽州歙縣人。現代著名山水畫家和繪畫理論家,是現代中國畫壇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師,為“新安畫派”的現代代表。
江謙(1876-1942),字易園,號陽復,徽州婺源人,著名教育家,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中央大學及現南京大學前身)首任校長,現南京大學校歌歌詞即江謙所作。
周詒春(1883 - 1958),字寄梅,徽州休寧人,著名教育家,1913年10月至1918年1月任清華學校校長。
吳承仕(1884-1939),字檢齋,徽州歙縣人。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教育家。
金邦正(1887 - 1946),字仲番,徽州黟縣人,著名教育家,1920年8月至1922年4月任清華學校校長。
陶行知(1891-1946),徽州歙縣人,祖籍浙江紹興,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於歙縣。
胡適(1891-1962),徽州績溪上庄村人,著名學者,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
吳景超(1901-1968),字北海,徽州歙縣人,社會學家,著有《第四種國家的出路》等社會學著作。
李國鼎(1910-2001),祖籍徽州婺源(李坑村),生於南京,政治家兼經濟學家,台灣地區科技教父、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資政。曾任台灣地區經濟部及財政部部長,在任時推動許多經濟建設,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迹的重要
江澤民(1926- ),中國共產黨前領導人,前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祖籍徽州婺源。
李濟仁(1931- ),徽州歙縣人。皖南醫學院教授,國醫大師。
方家熊(1939-),徽州歙縣人,光感測技術專家。歙縣中學校友。
胡錦濤(1942- ),徽州績溪龍川人,中國共產黨前領導人,前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
張其成(1959- ),徽州歙縣人,著名國學專家,養生專家,中醫文化學家,文人書法家。

新安商人


由於徽州境內自古是群山疊嶂,可耕種的地也自然相對少,農耕生產難以發家,於是,在徽州地區逐漸形成傳統,男孩們選擇入仕或是經商,因此古往今來,徽州的官員和商人無論規模和影響力都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一股洪流。其中徽商成為了中國古代四大商幫之一,在促進古代經濟發展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徽商,別名新安商人,是明清時期與晉商齊名的商幫,影響極大,江南一帶的市鎮常有“無徽不成鎮”之說,譬如揚州的鹽商中就以徽商的影響力最大,蘇州、杭州、衢州等都邑也是徽商集中的城市。
徽州處“吳頭楚尾”,屬邊緣地帶,山高林密,地形多變,開發較晚。漢代前人口不多,而晉末、宋末、唐末及中國歷史上三次移民潮,給皖南徽州送來了大量人口,人口眾多,山多地少,出外經商是一條出路。豐富資源促進了商業發展。徽商最早經營的是山貨和外地糧食。如利用豐富的木材資源用於建築、做墨、油漆、桐油、造紙,這些是外運的大宗商品,茶葉有祁門紅、婺源綠名品。外出經商主要是經營鹽、棉(布)、糧食等。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來指導經商。明清是中國商品經濟較發展的時期,明清已有資本主義萌芽,這是徽商鼎盛之時。在婺源溪頭鄉一帶的鄉村,自古就流傳有一句話:“不慌不忙,三日到餘杭。”體現了古時徽州和杭州、江浙一帶的關係緊密。

徽州古城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徽州古城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境內,這裡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城'。徽州古城景區包含徽園、漁梁古埠、徽州府衙、許國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紀念館、新安碑園、太白樓等景點,每處景點皆展示著古徽州文化的不同內涵,其中漁梁古埠是雄霸明清商界三百餘年徽商的起航地;許國石坊為八角結構,舉世無雙;斗山街是徽商族居的古民居街道;徽園更是集牌坊、古民居、宋祠"三絕",磚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等徽州古建築之大成。
走進歙縣,走進徽州古城,您將充分領會到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出棠樾牌坊群,車行約十多分鐘,便抵達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歙縣位於杭州、千島湖、黃山、九華山旅遊線的中心點,徽杭、屯蕪公路在此交會,皖贛鐵路穿越而過。這裡山明水秀、風光旖麗。境內古民居群布局典雅,猶如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

建築藝術


民居

老房子
老房子
舊時徽州城鄉住宅多為磚木結構的樓房。明代以樓上寬敞為特徵。清代以後,多為一明(廳堂)兩暗(左右卧室)的三間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進。大門飾以山水人物石雕磚刻。
徽州降水充沛,所有住房是“天井加合院”的徽派建築,天井的屋頂總是向著自家的院內傾斜,雨水從四面的房檐流入,彙集於院落中的明堂,稱為四水歸堂,以圖財不外流的吉利。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門樓重檐飛角,各進皆開天井,通風透光,雨水通過流入陰溝。各進之間有隔間牆,四周高築防火牆(馬頭牆),遠遠望去,猶如古城堡。一般是一個家庭之系住一進,中門關閉,各家獨戶過日子。中門打開,一個大門進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區氣候濕潤,人們把樓上作為日常生活的主要棲息之處,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遺風。樓上廳屋一般都比較寬敞,有廳堂、卧室和廂房,沿天井還設有“美人靠”。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當選擇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時期所建民居,卻大多是大門朝北。原來古徽人的居住習慣有許多禁忌。漢代就流行著“商家門不宜南向,征家門不宜北向”的說法。究其原因,據五行說法:商屬金,南方屬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屬火,北方屬水,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時期,徽商鼎盛,他們一旦發了財,就回鄉做屋,為圖吉利,大門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數以萬計的朝北古民居。
屋套屋:徽州宅居很深,進門為前庭,中設天井,後設廳堂住人,廳堂用中門與后廳堂隔開,后廳堂設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牆,靠牆設天井,兩旁建廂房,這是第一進。第二進的結構仍為一脊分兩堂,前後兩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間,堂室兩個。

牌坊

徽州牌坊
徽州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會最高的榮譽象徵,是用來標榜功德,宣揚封建禮數的。歙縣多牌坊,這與徽商的發展、興起和程朱理學的發源、影響有著源遠流長的關係。以儒學思想為精神世界主要內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條件成為他們向外拓展生存空間的主要動力。歙縣人少小離鄉背井,外出經商,足跡遍天涯。出門少則三年五載,多則數十載,為了高堂雙親有人照應,行前一般都要先完婚。在外經商,若不能發跡,則羞見家鄉父老。商人發跡了,錢財顯赫,明清時期,徽商達到鼎盛,出現了"無徽不成鎮"的盛況,其財力左右國家經濟命脈達三百餘年之久。朝庭對徽商當然刮目相看,恩寵有加,徽商於是進入了"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良性發展軌道。浪跡天涯而發跡的徽商,為了光宗耀祖,他們奏請皇上恩准,榮歸故里,興建牌坊,旌表功名、義壽、貞節……,樹碑立傳,以求流芳百世。黃山市現存的明清兩代的牌坊甚多。著名的如歙縣棠樾牌坊群、黟縣西遞胡文光刺史牌坊、歙縣縣城的許國石坊等等。
牌坊
牌坊
牌坊是由欞星門衍變而來的。欞星原作靈星,靈星即天田星。漢高祖規定:祭天天先祭靈星。到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築郊台(祭祀天地的建築)外垣,設置靈星門。后移置於孔廟,用祭天的禮儀來尊重孔子。後來人們認為漢代祭祀靈星,是為了祈求豐年,與孔廟無關。又見改靈星為欞星。宋(南宋)元年以後,尤其是明清,這種建築不僅置於郊壇、孔廟,還建於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也不僅用於祭天、祀孔,還用於褒揚功德,旌表節烈等等,於是靈星門不僅一變成為欞星門,而且再變為牌坊。牌坊就其建造意圖來說,可分為三類:一類為標誌坊;二類為功德坊;三類是標誌科舉成就的。

雕刻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縣(今安徽省的黟縣、歙縣、祁門、休寧、太平、績溪和江西省的婺源縣)的區域內,具有徽派風格的木雕、石雕、磚雕三種民間雕刻工藝。三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世代相傳,有完整的工藝流程,在國內外享有很高 的聲譽,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徽州三雕的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戲文故事、花鳥瑞獸、龍獅馬鹿、名勝風光、民情風俗、漁樵耕讀、明暗八仙和博古吉圖等。其雕刻技法,一般多為浮雕,雜有透雕、圓雕、線雕與多種技法的並用。
徽州三雕的製作程序因材料、工具和技法的不同而有差異。如磚雕的製作程序包括修磚、放樣、打坯、出細、打磨、修補等,傳統工具主要有木炭棒、鑿、磚刨、撬、木槌、磨石、砂布、弓鋸、棕刷、牽鑽等;木雕的製作程序包括取料、放樣、打粗坯、打中坯、打細坯、打磨、揩油上漆等環節,傳統工具主要有小斧頭、硬木錘、鑿、雕刀、鋼絲鋸、磨石、砂布等;石雕的製作程序包括石料加工、起稿、打荒、打糙、掏挖空當、打細等環節,傳統工具主要有鏨子、楔、扁鏨、刻刀、錘、斧、剁斧、哈子、剁子、磨頭等。
木雕 清明上河圖
木雕 清明上河圖
徽州三雕的代表作,木雕為黟縣的承志堂和木雕樓,尤其是承志堂里的雕梁木雕“百子鬧元宵“;石雕為歙縣的棠樾牌坊群和黟縣西遞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尤其是姐妹石雕漏窗,左右各一,成成對,更達到了"無字詩、畫意對"的藝術佳境;磚雕則為屯溪濱江長廊里的“五百里黃山圖”大型磚雕,無論從入畫景點之多、畫幅面積之大、透視層次之眾和雕刻手法之全來看,都是登峰造極的絕世佳作。徽州三雕與建築整體配合得極為嚴密穩妥,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內涵之深,令人嘆為觀止。無論是木雕、磚雕還是石雕,都將浮雕、透雕、圓雕、線刻等多種技法並用,從中可看出漢唐以來中國建築裝飾雕刻藝術的傳承脈絡,同時也反映出徽州文化中其他藝術門類如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州硯雕、墨模雕刻等藝術樣式對徽州建築裝飾雕刻風格的影響。

壁畫

徽州壁畫
徽州壁畫
徽州壁畫即徽派建築壁畫,是壁畫的一種,所謂壁畫,就是繪在壁面上的畫,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

旅遊景觀


5A級景區

名稱所在省份(今)所在縣市(今)
黃山風景區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
古徽州文化旅遊區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徽州區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省黃山市黟縣
江灣景區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
龍川景區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

古道關隘

【徽安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全程210公里。
【徽昌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古城至浙江昌化縣。歙城至昱嶺關62公里。這條古道1932年改建為公路。 (右圖為著名港頭漁粱壩一帶風光。)
【徽浮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縣。全程200公里。這條路的大部分路段為慈張公路所利用。
【徽涇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涇縣。全程94公里。歙績段30公里,道路平坦,路寬6至9尺,修建慈張公路時被利用。
【徽開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開化縣。屯溪至開化段為石板路面,現絕大部分為興建蕪屯公路所利用。
圖為徽杭古道
圖為徽杭古道
【徽寧古道】古道 名。由徽州府城至寧國縣。此道古代設有驛鋪,是官員往來徽州的官道之一。此道現為慈張公路所利用。
【徽青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青陽縣。此路多為石板道,石面光滑,路寬3至6尺。
【徽婺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婺源縣。休寧西南部的茶葉及其它土產,也大部分由此道運至屯溪交流。 "
徽饒古道】徽州府城至饒州府,始建於唐代,全程15公里左右,由於年久失修,尚未完全開發,沿途斷崖峭壁林立,崇山峻岭,自然風光秀麗,適合初級戶外愛好者的穿越體驗。
【江南第一關】關隘名。又名逍遙岩。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位於績溪縣伏嶺鄉東部。海拔424米。關名為明胡宗憲所取。

園林水口

【徽州園林】區域園林名稱。作為供遊憩、文化娛樂、起居要求而興建的徽州園林,有文獻可稽者,從北宋開始。宋政和年間績溪許潤構樂山書院,建有天月亭、南樓等小築,常登覽其上。婆源朱氏園有池,有亭,朱韋齋寫有"方塘蔭瓦影,凈見鯨鯉行"的詩句。宋至元代,徽州私家園林營築較多,其中著名的有:宋績溪樂山書院,婆源朱氏園,歙縣醉園、先月樓,休寧竹洲吳氏園亭、首村朱氏園亭、東野山房、璜原吳氏園亭、龍源趙氏園亭,黔縣培筠園;元代休寧有林泉風月亭、醉經堂、月潭朱氏園亭、秋江釣月樓等。明清時期,徽商將大量的金錢投入園林建設,使徽州園林達到極盛。徽州區西溪南村老屋閣右側的私家花園,面積僅400多平方米,營構極精,花園內遍植花木。左側為一方池塘,稱"漁翁塘",養荷放魚,供人觀賞垂釣。池畔建綠繞亭,老屋閣住宅拱立池、園之中,意境清新恬適。岩寺鎮有八大名園:娑羅園、菜園、檀山苑、西墅、會心園、茂林修竹、香雪窩、方氏園。村落水口原為風水而建,通過人們的經營,樓、台、亭、閣、塔、橋隱現於古樹綠蔭叢中,成為普通村民休憩娛樂的場所,是中國最早的公園形式。
【潛口水口】水口名。位於黃山市徽州區潛口村。紫霞峰為黃山山脈南側起點,有"黃山第一峰"之稱,此峰位於潛口村南側,山下溪水婉蜒而過,石板大道直通村中心,水口即設於此。紫霞峰高不到50米,呈環抱狀。山頂古樹茂密,以甜丘樹和楓樹為主。石板道兩旁遍植紫荊花。山拗處原建有觀音大殿,觀音塑像後有泉水流出,甘甜清涼。寺院除大殿外,二廂有附房供僧人住宿。院內地面全用石板鋪築。順溪水,過小橋,迎面築有靈官殿。石級迂迴而上,有覽勝亭。
松潭水口林
松潭水口林
【松潭水口林】位於黃山市祁門縣祁紅鄉,是安徽省現存面積最大的古水口樹林之一,面積達140多畝,宛如一道綠色屏障,庇護著松潭村村世世代代。 2010年7月,松潭水口林被黃山市列為“百佳攝影點”。

民俗風情


方言

徽州方言又稱徽語,是《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新劃分出的一種漢語方言,也有學者傾向於將徽語劃歸到吳語里去。徽州方言是廣義上的吳語,可屬吳語徽嚴片。
它是分佈於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南部的舊徽州府(包括今黃山市的屯溪區、休寧縣、黟縣、祁門縣、歙縣、徽州區、黃山區(僅限南部湯口鎮、譚家橋鎮)和績溪縣、以及婺源縣),浙江省西北部的舊嚴州府(包括今淳安、遂安、建德,但不包括干潭鎮、欽堂鄉、大慈岩鎮吳語區)和江西省北部的舊饒州府(德興縣、浮梁縣)等地的方言。徽語是通行於徽州歙縣、績溪、旌德、屯溪、休寧、黟縣、祁門、寧國(限於南部洪門鄉等地)、東至(限於東南郎木塔一帶)、石台(限於佔大區)等市縣的話。
徽語分類
績歙片徽語(歙縣話、績溪話等)
旌占片徽語(旌德西鄉話、佔大話等)
休黟片徽語(屯溪話、休寧話、黟縣話等)
祁婺片徽語(祁門話、婺源話等;以及含浮梁、德興)
嚴州片徽語(浙江省內原嚴州府轄地之徽語,含建德話、淳安話、遂安話等)
徽語特點
徽語保留了古漢語的許多語法規則和發音。其特點是輕柔舒緩、抑揚頓挫。自古以來,由於徽州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各個區縣的人交流有限,發音無法統一。皖南徽語的發音可謂千差萬別。即使是在一個縣內,人們往往都無法用各自的徽語正常溝通。
徽州方言跟吳語方言有一些聯繫,而徽州區域內各縣的方言又互有差異。明嘉靖《徽州府志》載:“六邑之語不能相通,非若吳人,其方言大抵相類也。”徽州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這是造成“隔山”土話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加上徽州處於皖、浙、贛三省邊境,各種方言土語易於滲透,尤其是徽商往來的頻繁,給徽州方言的形成帶來了複雜的影響。但畢竟徽州方言是單一體系的方言整體,無論語音、辭彙、語法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和共同的特點。語音上,大多數具有尖音;鼻音聲母g,跟k、x為伍,同是標準的舌根音;沒有“日[z]”母而有“[n]”母;n化韻嚴重,如休寧話“貓”讀成“民”;祁門話“貓”讀成“棉”;黟縣話“貓”讀成“命”,這種帶n尾的詞,在性質功能方面類似普通話的兒化詞,所不同的是非捲舌音;徽州方言有入聲,除休寧話外,不分陰入和陽入,入聲近似吳語的喉塞聲,但又不是真喉塞聲。徽州方言有不少獨特的方言詞,但各縣有異,來源不一。一些詞語至今仍沿用古義,如“先”即“先生”義;“種種”為“短而亂的鬍鬚”;“造化”為“幸運”之義等。徽州方言有某些獨特的具有語法作用的語素,其中表示複數的有“人”、“大家”。有的具有結構上的組合作用,表示某方面的人,如“仂”。有的表示領屬關係,如“個”。有些獨特的介(動)詞,義項多,但在句中不模糊。如“帝”有“到”、“在”、“被”、“把”等義,在句中如何用一目了然。表示動作重複,除了在謂語前面加副詞“再”作狀語,有時還在句尾附加“添”來表示,如:“再吃一碗添”。
歷史上的徽州轄屬六縣,徽州方言實際上是指歙縣話、績溪話、休寧話、黟縣話、祁門話、婺源話。至於解放后曾劃歸徽州地區的旌德縣、太平縣、石台縣,其語多屬下江官話,一般也不列入徽州方言。由於歷史上歙縣長期為州治、郡治,統轄休寧、績溪等地,所謂徽州方言當以歙縣話為代表。可是抗日戰爭時期,沿海及外地人紛紛遷入屯溪,於是屯溪人口激增,曾有“小上海”之稱。解放后屯溪又長期為地區所在地,一定程度上屯溪話亦可是徽州方言的代表。

儺舞

儺戲(拼音:nuó xì),也稱為儺舞,是中國長江流域流行的一種傳統舞蹈,舞者戴著各種質樸而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最早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在《論語》、《古今事類全書》和《後漢書禮儀志》等書籍中均有記載。2006年5月20日,儺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徽州是儺文化非常豐富的地區之一,漢代就開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稱,尤以婺源儺舞、祁門儺舞最為著名。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眾多,風格獨特,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深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注目。儺舞在婺源段莘鄉慶源村、秋口鄉長徑村和李坑村一帶頗為盛行。
徽州舞蹈
徽州舞蹈
儺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種,一般為木雕,臉譜生動,忠奸賢愚、喜怒哀樂都是表現的主題。儺舞的傳統節目有《 開天闢地》、《劉海戲金蟾》、《雙猴捉虱》、《后羿射日》、《張飛祭槍》、《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數十個,舞蹈動作粗獷而樸實。婺源儺舞節目有一百多個、儺面兩百多個。現存秋口鎮長徑村"驅儺神班"有演員19人,面具三十餘個,其中有4個原始木雕面具,可演節目24個。表演非常古樸、粗獷、誇張、簡練。如《開天闢地》,舞者頭掛"盤古氏"面具,手持大斧,四面砍劈,表現出開創乾坤的盤古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判官醉灑》表現判官與小鬼嬉耍鬥酒的酩酊醉態,人物性格鮮明,饒有生活情趣。《舞花》則是一組大型舞劇,表現秦二世胡亥篡奪皇位的歷史故事,氣勢磅礴。

新安畫派

明末清初之際,在徽州區域的畫家群和當時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畫家,善用筆墨,貌寫家山,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心靈的逸氣,畫論上提倡畫家的人品和氣節因素,繪畫風格趨於枯淡幽冷,具有鮮明的士人逸品格調,在十七世紀的中國畫壇獨放異彩。因為這群畫家的地緣關係、人生信念與畫風都具有同一性質,所以時人稱他們為“新安畫派”。
徽州畫派山水畫家:雁廷作品一
徽州畫派山水畫家:雁廷作品一
新安畫派成員眾多,力量雄厚。畫藝可觀者近80人,其中卓然自成一家者約有20人,分為四個層面:先驅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畫派領袖僧漸江;鼎盛期主要成員方式玉、王瘭素、吳山濤、程邃、汪家珍、戴本孝、吳龍、順田生、程正揆、鄭旼、汪之瑞、孫逸、查士標、汪洪度、雪庄;現代後繼者黃賓虹。

徽派版畫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徽州[歷史地理名稱]
是明代中葉興起於徽州的一個版畫流派。徽派版畫源於刻書,起於南宋,盛於明中葉,至清初漸衰微。明萬曆年間徽州版畫最盛,萬曆至清順治年間為徽派版畫鼎盛時期。它由興起、鼎盛、創新、傳播,逐漸形成完整的徽派版畫體系。
上世紀30年代至上世紀80年代是“新徽派版畫”誕生、發展的準備期。這批領軍人物當屬賴少其鄭震、師松齡先生,到80年代中期以後,安徽新徽派版畫的創作進入到多元期,一批年輕的版畫家脫穎而出,其中以張國琳為代表的新一代版畫家沿著老一輩版畫家開創的“新徽派”的道路勇往直前。

節令

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因農曆十二月稱“臘月”,故名。“臘八”一過,春節臨近,家家戶戶要從臘八這天起,清掃屋宇灰塵。當天要吃臘八粥,臘八過後,家家開始宰年豬,互相請吃殺豬酒,裹糯米粽,做米餜,煎油豆腐,炒花生蠶豆,做芝麻糖、凍米糖等。還要人家將婚嫁活動安排在這一天舉行,故有民謠曰:“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四,俗稱“小年夜”。前一天深夜,家家戶戶祭灶,供送“九田東廚司命灶君”上天奏事,俗稱“送灶”。祈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說好話,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這一天,家家堂前掛祖宗畫,畫上記載歷代祖先名諱,或繪製祖先遺像。設燭台香案,置貢品,接祖宗來家過年。從這天起,家家戶戶清洗傢具,拆洗被褥,掃除塵埃,乾乾淨淨迎接新年。
二月二:農曆二月二是土地爺的生日,古徽州稱為“龍抬頭”。大約是因進入仲夏時節,雨水漸多,可以聽到雷聲了,所以有這種說法。在農村,這一天農民忌下地,婦女忌拿針線清閑過一天。績溪縣的規矩,這一天還有包紮一升糯米一個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為百花生日,故又稱“花朝節”,這一天,文人陳設百花,舉行文昌會,比賽詩文。
重陽廟會:績溪近郊的臨溪鎮傳統廟會。前後舉辦3天,農曆九月初九日為正日。四鄉八鎮的善男信女成群結隊趕來朝拜周王菩薩,搭台唱戲,從日落到日出,通宵達旦,煞是熱鬧。建國后,廟會成為地道的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的交易會。

生產習俗

徽州舊時各生產行業,如做農、從意、經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規習俗。農村要祭“五穀神”,祈求莊稼興旺;天旱常興“求雨”,素食齋戒,做道場祭拜龍女菩薩;耕牛轉讓時,買主要帶牛繩將舊牛繩換下,叫做“斷索”,表示買賣雙方均不得反悔。磚工建房上門枋時,要宰殺公雞,將雞血淋門口,叫做“祭門神”,並口念祭詞“雞血淋到東,恭賀東家添兒孫;雞血淋到西,恭賀東家多添丁。”眾人互相呼應,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魯班師傅”,最忌諱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為坐冷板凳,即無生意可做。商店家設“財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帥”,以求生意興隆、賺錢發財等等。
接財神:徽州以農曆五月五為財神日,工商業者多在這天接財神。
開張禮:徽州新店開張這天,要在店門口披紅結綵,掛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還奏樂,以示慶祝。

生活習俗

徽州婚嫁:舊時,徽州婚嫁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說媒、行聘、請期、搬行嫁、開臉、迎親、拜堂、鬧洞房、回門。說媒者一般為年長女性,稱“媒婆”。行聘俗稱“送擔”,女方接禮后當天回禮,婚事即定。定親后,由男方選定結緍日期通知女方,稱“請期”。請期后搬行嫁。迎親當天,由姑媽或舅媽用兩根絲線把新娘額頭的汗毛絞去,謂之“開臉”,亦稱“拉麵”。接著便是迎親、拜堂、鬧洞房。婚後第三天,新郞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謂之“回門”。此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納妾、搶親、入贅、沖喜、靈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20世紀50年代后,父母包辦婚姻逐漸被自由戀愛代替,婚事簡辦。80年代后,有採取旅遊結緍和集體婚禮形式的。
上九廟會:農曆正月初九日為唐朝忠烈張巡許遠殉難日,徽州區岩寺鎮每年於此日舉行廟會紀念,俗稱“上九會”。會期三天,初八日開始,初十日結束。廟會期間,舉行游神、祭神活動,搭台唱戲,各地商販亦前來趕會,擺設攤點,各種農副土特產品和農具、日用百貨應有盡有。現“上九會”已失去原來紀念張巡、許遠的意義,取消了游神活動,成為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會
拋繡球:黟縣西遞村舉辦的一項民俗旅遊活動。該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 ,在臨街的一面,懸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的“綉樓”。這本是原房主、朝列大夫胡文照給夫人、小姐們歇涼觀景用的。如今人們把它作為拋綵球的綉樓,則別有一番情趣。
目蓮戲:徽州一古老劇種,流傳於黃山市各地及鄰縣,尤其盛行於祁門、石台一帶。該戲劇本<目蓮救母勸善戲文>,為明代祁門人鄭之珍編撰而成,分上、中、下三卷(100折),故事主要寫傅相之妻劉青提,褻瀆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卜救母心切,遍歷地獄十殿,終於母子團圓。舊時每逢夏曆閏月之年,徽州民間多演此戲,以求驅邪避災。抬閣是流行於休寧、屯溪的一種民間遊藝,又稱“抬角”。抬閣共分上、中、下三層,將俊俏兒童裝扮成一出齣戲劇故事造型,安置在三層抬閣上,底盤由四至八名彪形大漢抬著。抬閣的四周用紙紮成龍、鳳、鶴、祥雲、水花等彩燈,巡遊時彩燈內點燃蠟燭,映照著服裝鮮艷的兒童,遠遠望去,酷似天仙下凡。
疊羅漢:流行於歙縣葉村的一種民間遊藝。表演時演員下穿紅彩褲,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繪有臉譜。演員均為男性,表演渾樸粗獷。演出前要舉行祭台儀式,焚紙燒香、羅漢掃堂,然後眾演員相繼登台或在廣場上表演。演員不說不唱,在大鼓敲擊的簡單節奏下,分別表演童子拜觀音、斜角旗、仙人橋、石猴出山、六柱牌坊、涼心水閣、水簾洞、劉海戲金蟾等造型。
仗鼓舞:流行於休寧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陽一帶的一種民間舞蹈,又名“得勝鼓”。傳說是為了紀念唐代大將張巡、許遠抗擊安祿崇山叛軍得勝,而擊鼓歡慶。此舞由數十人表演,擊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緊身,十字披紅,頸挎仗鼓(扁圓形皮鼓),右手緊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鈴,隨著行進步伐擊發出清脆的響聲。隊列前面有一對大紅燈籠,一人持纛,上書“得勝鼓”三字,后隨一隊蜈蚣旗幡。
跳鍾馗:一種民間舞蹈,又稱“嬉鍾馗”,流行於徽州區岩寺鎮、歙縣朱家村一帶。據說明萬曆年間就有此習俗。每年端午節,這些地區都要“嬉鍾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後來發展到由人扮演鍾馗,在村中巡遊嬉耍。歙縣鄭村鎮的堨田村,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這項活動,煞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