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燒傷
熱力燒傷
熱力燒傷(thermal injury),一般是指由於熱力如火焰、熱液(水、油、湯)、熱金屬(液態和固態)、蒸汽和高溫氣體等所致的人體組織或器官的損傷。主要是皮膚損傷,嚴重者可傷及皮下組織、肌肉、骨骼、關節、神經、血管,甚至內臟,也可傷及被黏膜覆蓋的部位,如眼、口腔、食管、胃、呼吸道、直腸、陰道、尿道等。臨床上習慣所稱的“燙傷”,系指由於沸液、蒸汽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傷,是熱力燒傷的一種。應當強調指出的是,燒傷是傷在體表,反應在全身,是全身性的反應或損傷,尤其是大面積燒傷,全身各系統均可被累及。
火焰、熱液(水、油、湯)、熱金屬(液態和固態)、蒸汽和高溫氣體等。
1. 不同深度燒傷創面的臨床特點:
Ⅰ°燒傷:又稱為紅斑性燒傷,局部乾燥、疼痛、微腫而紅,無水皰。3~5d后,局部由紅轉淡褐色,表皮皺縮、脫落,露出紅嫩光滑的上皮面而癒合。
Ⅱ°燒傷:
淺Ⅱ°燒傷:局部紅腫明顯,有大小不一的水皰形成,內含淡黃色(有時為淡紅色)澄清液體或含有蛋白凝固的膠狀物。將水皰剪破並掀開后,可見紅潤而潮濕的創面,質地較軟,疼痛敏感,並可見無數擴張、充血的毛細血管網,表現為顆粒狀或脈絡狀,傷后1~2d后更明顯。在正常皮膚結構中,乳頭層與網織層交界處有一血管網,稱為皮膚淺部血管網,並由此發出分支伸人每個乳頭內。淺Ⅱ°燒傷時,它們擴張充血,故臨床表現為顆粒狀或脈絡狀血管網。淺Ⅱ°燒傷波及乳頭層時,多為脈絡狀血管網,少有顆粒狀。
深Ⅱ°燒傷:局部腫脹,表皮較白或棕黃,間或有較小的水皰。將壞死表皮去除后,創面微濕、微紅或白中透紅、紅白相間,質較韌,感覺遲鈍,溫度降低,並可見粟粒大小的紅色小點,或細小樹枝狀血管,傷后1~2d更明顯。這是因為皮膚淺部血管網已凝固,所見紅色小點為汗腺、毛囊周圍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所致。因此燒傷越淺,紅色小點越明顯;越深,則越模糊。少數細小血管,則系位於網織層內及網織層與皮下脂肪交界處的擴張充血或栓塞凝固的皮膚深部血管網。它們的出現,常表示深Ⅱ度燒傷較深。
Ⅲ°燒傷:又稱為焦痂性燒傷,局部蒼白、無水皰,喪失知覺、發涼。質韌似皮革。透過焦痂常可見粗大血管網,與深Ⅱ°細而密的小血管迥然不同。此系皮下脂肪層中靜脈充血或栓塞凝固所致,以四肢內側皮膚較薄處多見。多在傷后即可出現,有時在傷后1~2d或更長時間出現,特別是燙傷所致的Ⅲ°燒傷,需待焦痂稍乾燥後方才顯出。焦痂的毛髮易於拔除,拔除時無疼痛。若系沸水等所致的Ⅲ°燒傷,壞死表皮下有時有細小水皰,撕去水皰皮,基底呈白色,質較韌。
應加強防火、防燒燙傷安全宣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與熱源接觸,尤其是兒童,心智發育不全,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更應做好防護工作;在工作中要嚴格執行各種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盡量做到防患於未然。
一旦發生熱力燒傷,應迅速脫離致傷源。燒傷面積與深度往往與致傷時間成正比,減少致傷時間是燒傷現場防止創面加深和急救的首要措施。迅速脫離熱源,就地打滾,靠身體壓滅火苗,或跳進附近的水池與河溝內滅火,或用被子、毯子、大衣等覆蓋,靠隔絕空氣滅火。儘快脫去著火或被熱液或化學物質浸漬的衣物,以免致傷源繼續作用,加深創面。電接觸傷時,應儘快切斷電源,在未切斷電源前,急救者切記不能接觸傷員,以免自身觸電。對於意識障礙或因傷失去移動能力的傷員使用滅火器滅活急救時,應避免造成傷員窒息。
1. 病原微生物檢測:主要包括標本直接檢查、細菌分離培養與鑒定和血清學診斷三個方面。
(1) 標本直接檢查包括形態學檢查和病原菌成分的直接檢出。
(2) 分離培養與鑒定是診斷病原學感染最可靠的方法,即金標準。鑒定的主要內容包括:①培養特性;②形態學鑒定;③生化實驗;④血清學鑒定;⑤藥物敏感試驗;⑥其他檢測法,如氣相色譜法鑒別厭氧細菌、13C或14C呼吸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產生的尿素酶、細菌L型的檢測、噬菌體對細菌分型的鑒定等。
2. 血尿便常規檢查、大便潛血。
3. 心肝腎功能檢測
(1) 心功能檢測指標:包括B-型尿鈉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與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erminal-proBNP, NT-ProBNP)、心肌肌鈣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同工酶、肌紅蛋白(myoglobin, Mb)等。
(2) 肝膽功能檢測指標:包括血清轉氨酶(serum transaminase)、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γ-谷氨醯轉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 GGT)、假性膽鹼酯酶(pseudocholinesterase,PCHE)、膽紅素(bilirubin)、膽汁酸(bile acid, BA)和總膽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血清總蛋白(total protein, TP)、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白蛋白(albumin, Alb)球蛋白(globulin, Glo)比值(A/G)測定等。
(3) 腎功能檢測指標:包括尿素(urea)、肌酐(creatinine, Cr)、內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 簡稱肌酐清除率)、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 m)等。
4. 電解質和血氣分析檢測指標:電解質包括鎂 (Mg) 、鈉 (Na) 、鈣 (Ca)、鉀 (K)等;血氣分析包括酸鹼度(pH)、二氧化碳分壓(PCO2)、氧分壓(PO2)、P50、血紅蛋白(Hb)、標準碳酸氫鹽(SB)、實際碳酸氫鹽(AB)、緩衝鹼(BB)、鹼剩餘(BE)、總CO2(TCO2)、陰離子隙(AG)、氧飽和度(O2Sat)、氧含量(O2Cont)等。
5. 凝血功能檢測: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FIB)含量、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 TT)、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s)、D-二聚體(D-Dimer,D-D)等。
6. 細菌、真菌感染的血清學檢測: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鈣素原(procallcitonin, PCT)、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GM)抗原檢測(簡稱GM試驗)、1,3-β-D葡聚糖(1,3-beta-d-glucan, BG)抗原檢測(簡稱G試驗)等。
8.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用於吸入性損傷的診斷與治療。
1. 燒傷面積的計算:常用的面積估計方法有兩種,即九分法與手掌法。
(1) 中國新九分法
中國新九分法是目前我國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按解剖部位將人體以“九”為單位估計燒傷面積,即頭頸一個“九”,雙上肢兩個“九”,軀幹三個“九”,雙下肢(包括臀部)五個九再加一。為便於記憶,按自上而下,由遠而近的順序,將發部、面、頸;雙手、雙前臂、雙上臂;軀幹;臀部;雙足、雙小腿、雙大腿的面積編成順口溜:“三三三,五六七,軀幹前後二十七,兩個臀部一個五,七加十三二十一”。兒童則因頭部面積相對較大,雙下肢相對較小,隨年齡而變,以12歲作為年齡分界線,在計算面積時,相應加減年齡因素。
九分法
部位 | 占成人體表 | 占兒童體表 |
頭頸 | 發部3 面部3 頸部3 | 9+(12-年齡) |
雙上肢 | 雙手5 雙前臂6 雙上臂7 | 9×2 |
軀幹 | 腹側13 背側13 會陰1 | 9×3 |
雙下肢 | 雙臀5 雙大腿21 雙小腿13 雙足7 | 46-(12-年齡) |
*注意:男性臀部佔5%,雙足佔7%,女性臀部與雙足各佔6%。
中國九分法簡圖
手掌法
不論年齡大小或性別差異,如將手掌五指併攏,單掌面積約為體表面積的1%。這種計算方法,對於計算小面積燒傷很方便。如果傷員手的大小與檢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檢查者的手來估計。
手掌法簡圖
(3) 注意事項
估計面積時的注意事項:①計算燒傷總面積時,Ⅰ°面積不計算在內,總面積后要分別標明淺Ⅱ°、深Ⅱ°及Ⅲ°燒傷各自的面積,以便治療時參考;②不論哪種方法,均系估計,但求近似,並以整數記錄;③大面積燒傷,為計算方便,可估計健康皮膚的面積,然後從百分之百中減去健康皮膚面積即為燒傷面積;④吸入性損傷不計算面積,但在診斷中必須標明其嚴重程度(輕、中、重度)。
2. 燒傷深度的估計
(1) 四度五分法的組織學劃分
Ⅰ°燒傷 病變最輕,一般為表皮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的損傷。有時雖可傷及棘狀層,但生髮層健在,故再生能力活躍。常於短期內(3~5d)脫屑痊癒,不遺留瘢痕。有時有色素沉著,但絕大多數可於短期內恢復至正常膚色。
Ⅱ°燒傷
1) 淺Ⅱ°燒傷:包括整個表皮,直到生髮層,或真皮乳突層的損傷。上皮的再生有賴於殘存的生髮層及皮膚的附件,如汗腺管及毛囊等的上皮增殖。如無繼發感染,一般經過一兩個星期後癒合,亦不遺留瘢痕。有時有較長時間的色素改變(過多或減少)。
2) 深Ⅱ°燒傷:包括乳頭層以下的真皮損傷,但仍殘留有部分真皮。由於人體各部分真皮的厚度不一,燒傷的深淺不一,故深Ⅱ°燒傷的臨床變異較多。淺的接近淺Ⅱ°,深的則臨界Ⅲ°。但由於有真皮殘存,仍可再生上皮,不必植皮,創面可自行癒合。這是因為在真皮的下半部的網織層內,除仍存有毛囊、汗腺管外,尚分佈著為數較多的汗腺,有時還有皮脂腺。它們的上皮增殖,就成為修復創面的上皮小島。也因為如此,創面在未被增殖的上皮小島被覆以前,已形成一定量的肉芽組織,故癒合后多遺留有瘢痕,發生瘢痕組織增生的機會也較多。如無感染,癒合時間一般需3~4個星期。如發生感染,不僅癒合時間延長,嚴重時可將皮膚附件或上皮小島破壞,創面須植皮方能癒合。
Ⅲ°燒傷 系全層皮膚的損傷,表皮、真皮及其附件全部被毀。皮膚壞死、脫水后可形成焦痂,創面無水皰,蠟白或焦黃,觸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痛覺消失,皮溫低,皮層凝固性壞死形成焦痂,痂下可見樹枝狀栓塞的血管網。因皮膚及其附件已全部燒毀,除局限的小面積Ⅲ°燒傷能靠周圍健康皮膚的上皮爬行而自行癒合外,Ⅲ°燒傷一般均需植皮或皮瓣手術修復。
Ⅳ°燒傷 深及肌肉甚至骨骼、內臟器官等。早期,深的Ⅳ°損傷往往被燒損而未脫落的皮膚遮蓋,臨床上不易鑒別。局部外觀表現往往同Ⅲ°燒傷,部分傷員可見深部組織暴露,常需手術探查明確損傷深度和範圍。由於皮膚及其附件全部被毀,創面已無上皮再生的來源,創面修復必須有賴於植皮及皮瓣移植修復,嚴重者須行截肢術。
臨床上常用的淺度燒傷是指Ⅰ°及淺Ⅱ°燒傷,深度燒傷是指深Ⅱ°、Ⅲ°及Ⅳ°燒傷。
(2) 燒傷深度鑒別
深 度 | 損傷深度 | 外觀及體征 | 感覺 | 拔毛 | 溫度 | 轉歸 |
Ⅰ° | 傷及表皮層,生髮層健在 | 紅斑,無水皰,輕度腫脹 | 痛明顯 | 痛 | 增高 | 3~5d痊癒;脫屑,無瘢痕 |
淺Ⅱ° | 傷及真皮乳頭層,部分生髮層健在 | 水皰、基底紅潤,滲出多,水腫重 | 痛 | 劇痛 | 增高 | 1~2周痊癒,色素沉著,數月可退,不留瘢痕 |
深Ⅱ° | 傷及真皮層 | 水皰、基底粉白,創面微潮,水腫較重,時有小出血點,乾燥后可見毛細血管網 | 微痛 | 微痛 | 略低 | 3~4周癒合,瘢痕較重 |
Ⅲ° | 傷及皮膚全層 | 創面蒼白、焦黃或炭化,乾燥、硬如皮革,表面腫脹不明顯,粗大血管網 | 痛覺 喪失 | 不痛,易拔除 | 發涼 | 周圍上皮向中心生長或植皮方愈 |
Ⅳ° | 傷及皮膚皮下脂肪層甚至肌肉、骨骼及內臟 | 創面蒼白、焦黃或炭化,乾燥、硬如皮革,表面腫脹不明顯,伴深部組織功能障礙 | 痛覺 喪失 | 不痛,易拔除 | 發涼 | 植皮或皮瓣等方法手術修復創面,同時處理深部損傷器官 |
*拔毛試驗:即將燒傷部位的毛髮拔出1~2根,一般用於鑒別深Ⅱ°與Ⅲ°燒傷。
(3) 燒傷深度判斷注意事項
燒傷深度判斷時應注意:①人體不同部位皮膚厚度是不一樣的,因而對同樣熱力所引起的損傷也是不一樣的。如胸部、肩部、背部、腹部、臀部以及大腿外側的真皮,較其它部位皮膚厚1~2倍;手背、足背、關節曲麵皮膚較薄,燒傷容易偏深;②同一部位的皮膚厚度,因年齡、性別、職業、工種等不同而不一樣。小兒皮膚較成人薄,女性較男性薄。小兒燒傷往往容易估計偏淺,這是由於小兒皮膚較薄所致,例如深Ⅱ°燒傷滲出至淺層的液體較多,水皰較大,容易因水皰大而判斷為淺Ⅱ°燒傷;③燒傷原因不同,臨床表現也不一樣,如燙傷和火焰燒傷不一樣;較低而持續的熱力作用和閃灼性燒傷不一樣;持續的熱力燒傷往往很深;酸燒傷表面蛋白凝固變性,容易估計偏深;而鹼燒傷往往因有繼續加深過程,容易估計偏淺;④皮膚的隔熱作用較大,散熱也慢。燒傷發生后,雖然脫離熱源,但在一段時間內熱力仍可繼續滲透。由於燒傷后血漿滲出、組織水腫、外周阻力大、血液濃縮,毛細血管容易栓塞,有一個熱力加深過程,因而早期估計深度往往偏淺,臨床中需要多次估計,最後根據實際深度進行修正;⑤電燒傷面積雖小,但深度較深,常常發生肢體壞死,應特別注意肢體的血運情況;⑥目前採用的燒傷深度判定方法,多偏重於靜止的方面,較易忽視皮膚生物學特性改變的動態方面。對燒傷深度的估計應隨著臨床治療過程加以糾正或補充。
3. 燒傷嚴重程度分類
(1) 成人燒傷嚴重程度分類
1) 輕度燒傷:總面積在9%以下的Ⅱ°燒傷。
2) 中度燒傷:總面積在10%~29%或Ⅲ°燒傷面積在10%以下的燒傷。
3) 重度燒傷:總面積在30%~49%之間或Ⅲ°燒傷面積在10%~19%之間,或總面積不超過30%,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①全身情況嚴重或有休克者;②有複合傷或合併傷(如嚴重創傷、化學中毒等);③有中、重度吸入性損傷者。
4) 特重度燒傷:總面積在50%以上或Ⅲ°燒傷面積在20%以上者。
(2) 小兒燒傷嚴重程度分類
由於小兒的生理解剖特點,小兒燒傷后,休克的發生率、創面感染導致膿毒症的發生率均較成人為高,因此小兒燒傷嚴重程度的分級和成人不同,分類如下:
1) 輕度燒傷:總面積在5%以下的Ⅱ°燒傷。
2) 中度燒傷:總面積在5%~15%的Ⅱ°燒傷或Ⅲ°燒傷面積在5%以下的燒傷。
3) 重度燒傷:總面積在15%~25%或Ⅲ°燒傷面積在5%~10%之間的燒傷。
4) 特重度燒傷:總面積在25%以上或Ⅲ°燒傷面積在10%以上者。
熱力燒傷的治療因創面面積大小、創面深度、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對於小面積淺度創面的治療以非手術創面處理為主,而小面積深度創面則以手術創面處理為主;對於大面積熱力燒傷,因為傷在體表,反應在全身,其治療除創面處理外,還應有全身綜合治療。
1. 創面處理
燒傷創面處理是指採用各種手術或非手術方式創造適宜創面癒合的環境,達到儘快封閉創面,完成再上皮化的目的。它貫穿於燒傷治療的始終,是燒傷治療的關鍵環節。合理、有效的創面處理不但有利於燒傷創面的良好修復,而且對患者內環境穩定和病情的發展、轉歸及預後有重要作用。淺度創面可通過創面換藥等治療而自行癒合,而深度創面則常需要手術植皮修復。根據創面的深淺、感染與否、癒合時期、分泌物多少等不同情況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有助於縮短創面癒合時間,提高創面癒合質量。
燒傷創面的處理原則:①淺度創面要防止和減輕感染,保存殘存的上皮組織,為再上皮化提供一個適宜的癒合環境。②深度創面應儘早去除創面壞死組織並予以覆蓋,使創面永久閉合,深度燒傷創面修復過程中裸露的新生肉芽組織應適時覆蓋。③燒傷創面的處理必須考慮修復后的功能康復。淺度燒傷創面應用非手術方法治療,而深度燒傷創面的處理則以手術為主。
2. 全身治療
(1) 綜合防治燒傷休克:燒傷休克系由多因素促成,因此要提倡以補液為龍頭的綜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強心肺功能的維護,減輕心肌缺氧損害,增強心泵功能,強化細胞保護,防止內皮細胞損害,降低血管通透性,提高血管反應能力,改善微循環。通過行之有效的臨床綜合治療方案可達到“防治失代償顯性休克,糾正代償性隱匿性休克,清除氧自由基,減輕缺氧損害”的目的。燒傷休克復甦終極目標(end point)應該達到:維持良好的血液灌流,提供組織有效的氧供,消除氧債,恢復正常需氧代謝,中止細胞死亡,生命體征平穩,血氣分析鹼剩餘 (base excess, BE)500ml/m2,胃黏膜pH值恢復正常。
(2) 抗感染:
1) 病房管理:燒傷患者由於創面暴露,大量體液、分泌物外滲,加之氣管切開、咳痰等,常可導致床墊、被褥、室內牆壁、物品等污染,成為病菌的傳染途徑。控制此類傳播途徑的最好辦法是輪流使用病房,輪空期間對病房內一切物品進行熏蒸消毒。
2) 合理使用抗生素:燒傷患者應用抗生素時應足量、足程,果斷用藥、大膽撤葯,不拘泥於逐步升級的階梯式用藥,可採用降階梯式用藥,確保血液中藥物的治療濃度。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按照微生物學診斷,科學用藥。微生物學檢測是關鍵,通過微生物學檢測,明確病原菌,以葯敏試驗和產酶測定結果作為臨床上防治和選葯的根據;②主張有針對性地應用窄譜抗生素和必要時應用廣譜抗生素,允許必要的聯合用藥;③主張有計劃地輪番用藥,反對長期單一用藥。二線抗生素應該控制使用,三線藥物更要嚴格管理和控制;④重視毒副作用,腎毒性抗生素不合用、同類的抗生素不合用、禁止全身性抗生素外用;⑤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容易誘發二重感染。可口服腸道不吸收的制黴菌素進行預防,發生臟器真菌感染或血行播散性黴菌病宜採用氟康唑、伊曲康唑。
3) 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儘早封閉創面。
(3) 免疫營養支持及調理
1) 代謝調理:燒傷后高代謝反應的非藥物療法包括:早期切痂、封閉創面,防治膿毒症,早期胃腸內營養(可添加谷氨醯胺、精氨酸、膳食纖維素及免疫營養素等),提高環境溫度至31.5±0.7°C,以及早期建立有氧抵抗性鍛煉計劃。藥物療法包括促合成製劑的應用,如重組人生長激素、胰島素、雄激素和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等。這些藥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聯合應用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可減少高血糖和低血糖併發症的發生,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2) 免疫調理治療:主要包括針對特異性免疫麻痹的免疫刺激治療與針對非特異性免疫炎症反應亢進的抗炎治療同時應用。目前臨床常用的藥物包括:①免疫球蛋白,可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②α1胸腺肽,可誘導 T 細胞分化和成熟,增加 CD4、IFN-γ、IL-2表達和釋放;抑制促胸腺細胞凋亡;提高單核細胞的抗原呈遞能力;提高Th1細胞的活力和數量,抑制IL-4、IL-10 的產生。③烏司他丁,可抑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水解蛋白酶的活化;拮抗氧自由基;穩定生物膜;通過抑制絲氨酸酶而抑制凝血系統活化等。
(4) 臟器功能支持與保護:嚴重燒傷后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損,應早期使用心肌營養藥物,必要時適量應用強心劑,防治心臟前後負荷增加,增加心肌血液灌注,提高心肌氧供,以改善心肌營養,保護心功能。對中重度吸入性損傷和燒沖複合傷肺損傷患者,應確保呼吸道通暢,倡導採用保護性機械通氣策略:低吸氣壓力(30~875pxH2O)控制和允許性高碳酸血症(pH>7.15),給予小潮氣量(5~8mL/kg)以及低呼氣末正壓通氣(5~375pxH2O)。此外,還應注意保護肝腎功能,糾正凝血功能紊亂,早期防治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1. 應激性潰瘍:是指在各種強烈應激原(如創傷、燒傷、休克和其他嚴重的全身病變)刺激下,引發的急性胃腸道黏膜糜爛、炎症和潰瘍。燒傷后應激性潰瘍不僅累及胃和十二指腸,迴腸、結腸等處均可發生。Curling於1842年首先報道了燒傷后併發急性十二指腸潰瘍,此後稱燒傷后引發的應激性潰瘍稱為Curling潰瘍。
2. 急性胃擴張:嚴重燒傷后胃內大量氣體、液體或食物瀦留極易導致急性胃擴張。此併發症通常發生在休剋期或膿毒症晚期的病人,其關鍵因素在於胃內壓的急劇升高導致胃壁血管功能受阻,而胃張力下降、胃麻痹的患者為易感人群。急性胃擴張發展迅速,病死率可高達20%;如果發病因素不能解除,可進一步發展為胃壁破裂,病死率高達70%以上。
3. 腸系膜上動脈綜合征(superiormesenteric artery sydrome,SMAS):是指腸系膜上動脈或其分支壓迫十二指腸水平部而引起的綜合征。SMAS以非特異性腹痛、噁心、嘔吐、腹脹等腹部癥狀為主要表現,因此易與急、慢性腸梗阻,急性胃擴張以及消化道潰瘍等疾病相混淆。嚴重燒傷后併發SMAS主要是由於機體超高代謝導致極度消瘦所致。SMAS在嚴重燒傷后的發病率不高,通常在1% 左右。
4. 肝功能不全:肝臟損傷是嚴重燒傷后常見的併發症,可單獨發生,亦可成為MODS的組成部分,其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肝細胞再生、修復能力很強,早期的肝功能不全多可逆轉,但一旦發展至肝功能衰竭,往往引起或加重MODS,死亡率極高。
5. 急性腎功能不全(ARF):是指嚴重燒傷所引起的腎功能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而出現的臨床綜合征。急性腎功能不全根據病因可分為腎前性、腎實質性或腎后性。燒傷后併發的ARF常為腎前性或腎實質性,或由腎前性而過渡到腎實質性,而較少發生因尿路狹窄、梗阻或結石等因素引起的腎后性ARF。ARF最常發生在燒傷休剋期或感染期內,通常休剋期發生的ARF主要表現為少尿或無尿、低比重尿,稱為少尿型ARF;而感染期發生的ARF無少尿表現,常不易被發現,稱為非少尿型ARF。
6. 泌尿系統感染:是比較常見的院內感染類型,僅次於呼吸系統感染。嚴重燒傷患者由於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均遭到破壞,機體免疫力下降,故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大多處於低下的狀態;同時,接受導尿等有創治療,都是其泌尿系統感染高發的原因。尤其是免疫機制還不完善的兒童、免疫功能退化的老年人、伴有會陰部燒傷者,均為易感人群。
7.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指有除左心衰竭以外的其他病因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衰竭綜合征,以明顯的呼吸窘迫、頑固性嚴重缺氧、呼吸順應性降低和肺廣泛的滲出性水腫為特徵。
8. 感染性肺炎:是危重患者較為常見的併發症,多發於老年及兒童患者。對於燒傷患者來說,絕大部分肺炎是由於感染致病原所致,故稱為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的發生率與年齡、燒傷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通常有休克和膿毒症者感染性肺炎的發生率顯著高於無休克和無膿毒症者。
9. 急性心功能不全: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心臟收縮、舒張功能障礙,從而使心排血量在循環血量與血管功能正常時不能滿足全身代謝的需要,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據報道,急性心功能不全是燒傷后較為常見的內臟併發症,發生率位列第二,僅次於肺臟併發症。
10.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指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導致深靜脈腔阻塞,靜脈迴流障礙。血栓可發生於全身所有的主幹靜脈,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近年來國外學者對燒傷患者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前瞻性研究提示,大面積燒傷患者是該病的高危人群。燒傷患者往往同時具備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靜脈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
12. 骨關節併發症:包括化膿性骨髓炎、急性化膿性耳軟骨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