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遷移
中國人口遷移
中國人口遷移(China population migration)是中國歷史上重大的人口遷移事件。以前主要因為戰亂所致,現為人們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
北方的少數民族南下
這很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很多地名都是新什麼的,,如紐約,就是新約克郡的意思,還有新奧爾良,新威爾士,都是英國的地名,加上一個“新”字的。迄今為止,南方還有很多地名,都還是古代中原的地名。這次移民成為吳、湘兩大系南方漢族的基本源流。南遷的流民計90萬,約佔劉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蘇皖二省就占移民總數將近一半,江蘇有些區段呈高度集中狀態,今南京以東至鎮江一帶北方僑民甚至比當地原居民還要多。
唐王朝天寶年間
三、靖康之恥,天子蒙塵,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規模南遷。
關於這次逃亡,很多明清小說、戲曲中都有記載。累計南下移民500萬,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漢民族南遷。今東南各省,甚至遠至福建、廣東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較集中的地區是蘇南浙江一帶,更加密集的移民區則是從蘇州至寧波一帶,當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裡。
這次移民活動,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響巨大的“客家人”族群。金入主中原不久,蒙古崛起,繼續南下侵佔中原。中原人不斷南遷,河南十室九空,成了歷史上人口最少的時期。
四、明初洪洞大槐樹移民,從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中原地區的大規模移民。
有宋以來到明初,華北平原經數百年戰亂,澇蝗疫之災也超過了任何一個朝代,人口大量亡徙。禍不單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陷入一場空前的鼠疫之中,華北平原人口進一步損失。1381年,田野廣袤,土地肥沃的河南、河北人口都僅有190萬,而土地較少的山西人口卻達400多萬。
明王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朱元璋決定從山西移民填充華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萬人,移民山東121萬人,移民河北41萬人。今天河南、河北、山東有很多人都以洪洞大槐樹為祖居地的,這不僅是人們的代代口口相傳,也見之於家譜、史冊。僅豫西地區,從大槐樹的移民後裔就佔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古代中原的漢族人一大半在這時已經南遷。而今天的中原人有三分之一都是當時晉南移民的後裔。
五、明末清初的30年戰亂,四川被禍最慘。
明末清初的戰亂
清初的湖廣填四川,湖廣是個大地理概念,包括兩湖、兩廣、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在一個世紀內,四川接納移民達600多萬人。當代四川人口中 80%以上的家庭是清代“湖廣填四川”大移民的後裔,總數達六、七千萬人之巨,在成都,這個比例更高,達95%以上。如朱德在《我的母親》中介紹,祖先就是湖廣填四川時廣東遷移過來的,陳毅、聶榮臻的先祖來自湖南,吳玉章、郭沫若的先祖來自福建,劉伯承、羅瑞卿的先祖來自湖北,鄧小平的回籍祖來自廣東等。
六、粵、閩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
下南洋
直至近代幾次革命低潮時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國人移居東南亞。下南洋的流民,來自全國大部分省區,但福建、廣東人佔95%以上。這與自然、人文因素極有關係。閩、粵兩省海岸曲折,人民與海相習,這是內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兩省距離南洋較近,往返方便,路近費省。據統計,印尼兩億人口中,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萬人,華人多達90%,是海外華人占所在國人口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
七、晉商和陝北居民的,形成了今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漢族人口。
走西口的時間,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那麼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走西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另一部分人就是由於在內蒙這一帶,當時的邊防需要,所以晉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時候,內蒙邊防的需要發展起來的。那麼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於到後來的票號。
所以走西口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中國移民的一個部分。那麼“西口”到底在哪裡呢?它位於山西、內蒙交界處的右玉縣,它實際上是長城上的一道關隘,真正的名字叫殺虎口。由於西北晉綏,內蒙古地區地區接近沙漠,土地貧瘠,還由於移民外蒙的漢族,在外蒙鬧獨立時,被驅逐,移民的數量有限。
八、山東、河北、河南的闖關東,形成了今天東北的多數居民。
闖關東
為什麼要去闖關東,因為隨著日、俄勢力進入東北,滿清對東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虛設,還因為隨著日、俄對東北的開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第三,因為內地曾發生了光緒3年、民國18年、民國31年三次大災荒,內地居民扶老攜幼,結隊成群,逃荒到東北,以投靠親友,並可開種荒地。民國時期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4年。清代、民國時期累計各超過1,000萬。可以說,今天東北超過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個時期的移民。
中原災民大規模的西遷浪潮
三是 1942年的中原大飢荒再一次激起了中原災民大規模的西遷浪潮,1942年(民國31年)河南省發生了近百年來罕見的慘絕人寰的特大災荒,米珠薪桂,餓殍載道。而當年的關中平原,則風調雨順,獲得了大豐收。
當時河南省有3000萬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災荒而死亡者,據官方統計竟達300萬之多。多災多難的中原人民輾轉洛陽,或扒火車,或步行,沿隴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後方”的。
據估計,豫、皖、蘇三省共有390萬人,其中以河南人占絕大多數,背井離鄉,他們一路乞討,遠的一直逃到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從中原到西北,漫延著一幅長長的餓殍圖。
即使到現在,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城鎮,河南人都佔了很大比例,渭南、西安、咸陽佔三分之一,寶雞、天水甚至超過二分之一,以致西寧、蘭州都有很多河南人,新疆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河南人。很能說明這個問題的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就是在西安、天水、蘭州唱紅的。著名作家李准的《黃河東流去》,全面記錄了河南人的逃亡苦難史。
十、新中國成立及以後半個多世紀的移民路線。
新中國成立前後,伴隨著解放軍的南下,國民政府的垮台,大批軍政人員、家屬和富豪逃離大陸,前往台灣、香港、緬甸等地區,有的甚至遠赴歐美。據報道,僅到台灣的就有200萬之眾,那麼,解放時逃離大陸的人員應該不下300萬之眾。建國后,有幾次大的遷徙活動。
一是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又有10萬來自上海的知識青年和魯、豫、贛、蜀等省的農民加入兵團,1974年該兵團人口總數達226萬,約佔新疆總人口的1/5,佔新疆漢族人口的2/5。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當年10萬轉業官兵,還接收了本省和京、津、滬、杭各城市知青50萬人。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吸納了20多萬名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區內城市的知識青年。雖然後來很多知青返城,但也留下了不少人。
中國人口遷移
三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勞動大軍奔往東南沿海和農民工進城。如深圳,1000多萬人,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還有10萬大軍下海南等;報道說,有一億多農民工,在城鄉間往返、流動,現在有多少已經定居,還沒有準確的數字,但恐怕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運動了。
中國人口遷移
1.1954年-1960年,活躍時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時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時期
從遷移方向上看:中國人口凈遷出地區有:遼寧、山東、上海、四川;遷入與遷出持平的地區是西藏;其餘地區為人口凈遷入地區。
遷移原因
這一時期的人口遷移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安置失業人員和閑散勞動力的人口遷移;(2)支援新開發工業基地建設的人口遷移;(3)移民墾荒支援邊疆建設農林牧業新基地的人口遷移;(4)高等學校搬遷、招生和分配的人口遷移;(5)新修水利和水庫庫區移民而引起的人口遷移;(6)壓縮城市人口規模而引起的人口遷移;(7)少量的自發遷移。
1.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遷移日趨活躍,其特點主要表現為:流動人口大量增加,屬自發流動。
2.流向
從流動方向上看:一是從農村到城市;二是從內地省、自治區到沿海城市和工礦地區。
3.原因
這一時期的人口流動主要是自發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務工和經商。同時,因學習、培訓和分配工作的遷移人數也逐步增多。在這一時期變化較大的還有一點:原先有些人口遷移的凈遷出地區,開始變為凈遷入地區,如上海市。
1.人口遷移受到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和有關政策的深刻制約,國家有組織地計劃性遷移在遷移總量中佔了絕大部分。
2.人口遷移是在戶口登記制度的管理下進行的。
3.人口遷移長期受到政治運動的深刻影響。
同人口本身的發展一樣,中國人口遷移的歷史雖然悠久,但其演變過程也不是直線漸進的,而是表現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
中國人口遷移路線圖
(1)秦代和西漢
秦是一個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統一中國后出於政治和經濟上的需要,組織了一系列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國的人口遷移史上,是屬於先驅性的,對以後歷代的移民政策影響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內容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實關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目的在於加強統治,把關中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第二類是戍邊和開發新區,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雲中,南戍五嶺,人數均達數十萬人,對長城沿線和華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
(2)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經過前後近90年的人口大遷移,中國長江流域和長城一線人口增加,並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少數民族的遷入,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在當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民族矛盾,為隨後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和社會動亂埋下了伏筆。
(3)兩晉南北朝時期
兩晉南北朝時期
事實上這一統計由於流離混亂之際,戶口多有隱匿流失而大大縮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喪亂,民離本域,江左造創,豪族併兼,或客寓流離,民籍不立。”“時百姓遭難,流離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這說明移民的實際規模當遠在上述官方統計之上。期內移民的分佈仍以長江流域為主,更南的福建兩廣移民也不少,據記載:“晉永嘉二年,中州版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為中國經濟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歷史性轉移奠定了基礎。
(4)“安史之亂”
隋、唐兩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遷移上的作為卻遠不如秦、漢,原因在於人民在此之前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動亂,飽嘗流離之苦,安土重遷,從心理上對人口遷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漢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墾戍邊,大多未能終善其事,往往利未見而害先行,教訓是很大的。
故隋、唐二朝官方組織的人口遷移甚少。直至震撼全國的“安史之亂”爆發,黃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觸發了又一次人口南遷的大潮。據史書記載:“天寶末,安祿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吳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這次人口南遷大潮的餘波,一直持續到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至此,中國南方的人口規模第一次達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由金人大規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難”以及其後長達100餘年的宋、金對峙,使中國又遭到一場巨大的社會動亂,由此產生的人口遷移,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均堪與“永嘉喪亂”和“安史之亂”相伯仲,其性質和形式也相似。據記載,“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於道者相繼。
”“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難,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連南方一些偏僻山區,也接納了不少移民,如廣西容縣“介桂廣間,渡江以來,避地留家者眾。”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對南方的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南宋的許多文臣武將亦多來自北方,岳飛、韓世忠、張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棄疾等。
(6)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人口遷移
明朝建立后不久即著手組織人口遷移,如“徙江南民十四萬於鳳陽,”“遷山西澤、潞民於河北,”徙“沙漠遺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農民於雲南湖廣,等等。故史籍稱“太祖時徙民最多。”明初為了鞏固邊防,在長城一線設立了稱為“九邊”的9個鎮,在國內其它戰略要地,也設立了許多駐兵設防的衛,僅洪武朝三十一年設衛即達136處。為解決邊防軍的糧餉問題,明初組織了大規模的移民屯墾戍邊,“於時,東自遼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肅,南盡滇蜀,極於交趾,中原則大河南北,在興屯矣。”前往雲南屯田的移民多達四五十萬,規模浩大,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收到較好的效果。
(7)清代對台灣的移民
台灣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國版圖。17世紀初被荷蘭殖民者侵佔后不久,鄭成功即率兵一舉收復。此後鄭成功組織了對台灣的大移民,不長時間內移民數即達20萬人,在全島總人口中佔了大部分。清朝統一台灣后,對移民問題採取了曖昧的態度,即不準移民攜帶家眷,使之難以在台灣生根,目的乃在於防止台灣人口日增,羽毛豐滿后重蹈鄭成功在台灣抗清的“覆轍”。
直至清代中葉,因大陸人口壓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鬆動,從而引起對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灣漢民已逾200萬人,比一個半世紀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後期,朝廷鑒於國際形勢之險惡,對台灣的戰略意義有所認識,不僅完全解除了對移民的限制,還在廈門、汕頭、香港等地設立“招墾局”,以提供資助和優惠來促進對台灣的移民,為日後的發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礎。
(8)清末和民國時期對東北的移民
在歷史上中國的東北地區(含內蒙古東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滿人傾族入關後人口更加稀少。滿清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為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並在遼寧境內築起“柳條邊”,嚴禁居民越界墾殖。同時又把東北作為流放犯人的場所,這些所謂“流人”,對東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加上違禁前來的農民,全區總人口至清代中葉仍有明顯增長。
進入19世紀,黃河下游廣大地區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的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源源流入東北,至1840年全區總人口已突破300萬人。這時全國人口已達4億人,人口壓力使社會矛盾日趨激化,而在國際上,列強步步進逼,尤其是沙皇俄國對東北一直虎視眈眈。在此形勢下,滿清朝廷遂於1860年在東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如此既減輕了關內人口壓力,為朝廷開了一項財源,又充實了邊防。此外,對移民還“酌量給以工本”。所有這些都促成了一股“闖關東”的狂潮,到1910年東北總人口已增至1800萬人以上,比1840年增長近5倍。
民國建立后,“闖關東”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斷,“九一八”以前估計年均移入約25~30萬人,大部分來自山東、河北兩省,此後移入人數仍很可觀。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區總人口巳近4000萬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縱觀中國整個人口遷移史,清末民初對東北的移民,強度最大,效果最佳,無論對中國人口地理還是經濟地理,均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無數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對於中國人口分佈狀況的形成有著巨大影響,它在客觀上大大促進了中國多民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從遷移的原因來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戰亂逃難和經濟謀生三種。
一、政治需要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后,建都咸陽,為把關中發展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估計人口總數在70萬以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為了戌邊和開發新區,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奪取了河套廣大地區,在河套建城設縣,遷徙內地人民到那裡,發展生產,加強邊防。
西漢初期,為了“實關中”,劉邦繼續由關東向關中大規模移民,總數不下30萬人。西漢中期隨著對匈奴戰爭的節節勝利,武帝組織了向西北邊疆的大規模移民,總數70餘萬人。此外,漢武帝還派人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建立郡縣,加強內地同西南的聯繫。
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中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557年以後,他們在澳門私自擴展土地,建築炮台,設立官署,開始了對澳門的長期佔據。在鴉片戰爭中,
英國強迫清政府割佔香港,這樣大量的外國人口遷移到中國居住。
二、戰亂逃難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為躲避戰亂,大批北方居民遷居江南,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吳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山越和漢族一起,共同開發江南。
中國人口遷移
五代十國時,許鄉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裡的勞動力,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北宋末年,由於戰亂,北方居民為逃避災難,大批人口南下,進一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建國前,由於軍閥混戰、日本侵略、美蔣壓迫,許多人為逃避戰亂,背井離鄉,出現了“闖關東”(河北、山東向東北遷移人口)、“走西口”(山西向內蒙古、甘肅向新疆遷移人口)、“下江南”(四川向雲南貴州遷移人口)等習慣性人口遷移特點。從19世紀初到建國前的五十年間由關內遷到東北的人口就有3000萬左右。
三、經濟謀生
西晉時期,西部和北部邊境地區,生活著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他們原是中國北部和西部廣大地區的游牧民族,自東漢開始陸續內遷,至西晉初年,內遷的匈奴、鮮卑、羯等族共有幾十萬人,氐族和羌族有50多萬人,他們居住在今甘肅、陝西、山西、以至河北、遼寧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元朝統一以後,許多漢族人民來到邊疆地區,為那裡的開發作出了貢獻,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
從唐朝開始,中國就有很多人到南洋(東南亞)一帶謀生。鄭和下西洋以後,更多的中國人去到南洋,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積極投入南洋的開發和建設,華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南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建國后的中國人口遷移可分為自發的和有組織的兩種方式,逐漸形成了黃河下游、長江下游、四川省和湖南省四個主要遷出地區。黑龍江省由近百年來的人口遷入最大省,近年來變為最大的人口遷出省。原來遷入很多的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省區也變為遷出省區。近年來人口向西遷移的主要是蘇、浙等東南各省的能工巧匠和個體商販。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人口遷入城鎮的“農轉非”,務工經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為中國目前人口遷移的主要傾向。
中國人口遷移
一、民工流動的原因
1.農村剩餘勞動力多,經濟收入低
中國農村在1949年——1978年間人口增長率高達2.07%,而農業國民收入平均增長率僅為5.59%。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人口若每年增長1%,要保持人們生活水平不下降,平均經濟增長率就必須超過4%。因而自50年代開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規模低收入的農村勞動力隊伍。據計算,按照現有的耕作方式和經濟水平,農村勞動力剩餘60%左右,約2.7億。充分反映了廣大農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隱性失業人口多這一矛盾。加之農村生產具有季節性,農忙時間短,農閑時間較長,更加劇了這一矛盾。
2.農村生態環境壓力大
農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積著過多的農村勞動力,這不僅給土地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造成了濫墾濫伐,生態失衡,環境質量不斷下降。農業人口密度是指農業人口與國土面積之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
1994年中國農業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人口密度大約是中國的3倍,但日本的農業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5人。中國的山區佔了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積只有10%左右,在生產力水平不高的情況下,為了滿足新增人口的糧食需求,不斷的存在毀林開荒,圍湖造田,過渡放牧的現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澇災害頻繁發生,極大的破壞了生態環境。
3.農村勞動艱辛,文化落後
農村勞動具有臟、苦、累的特點。翻田耕地,搶早插晚,勞動艱辛,體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獲得貨幣收入。山高路遠,交通極為不便,物質的搬運靠人力、畜力完成。
偏遠山區的農村,通訊盲區,連縣級的電波訊號都接收不到,文化娛樂根本談不上。人的價值觀念仍停留在傳統的“固守一方”,“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坑頭”的水準上。
4.農村體制改革
中國人口遷移
5.城市的吸引力
城市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吸引特別大。城市有較多的就業機會,能直接獲得貨幣收入。目前城市雖然下崗職工多,但他們對從事清潔、泥瓦、傢具營建、裝卸搬運等臟、累、差的非技術性職業不屑一顧,這就給農村剩餘勞動力騰出了就業空間。並且在城市信息靈通,生活條件比較好,有受教育的機會等。
二、民工流動的特點
1.民工流動據經濟定向
民工流動的方向,主要是從山區流向平原,從農村流向城市,從貧困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四川、江西、安徽、貴州、湖南等農業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輸出地,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是民工的主要輸入地。
2.季節性流動以成年民工為主
這部分民工僅是在相對農閑時流動,主要是各大中城市和周圍農村之間。流動距離短,從事建築、修路橋等。春播秋收這兩忙時間務農,農閑時間“務工”。
3.“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初高中剛畢業的年青人,絕大部分加入了“外籍工人”的行列。成群結隊去較遠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招工進廠,或從事第三產業,打工時間長,從17歲左右開始,直到30多歲或更長,有少數人在沿海安家落戶,轉化為“本地工人”,絕大部分回家自主立業。
4.流動不穩定
中國人口遷移
5.文化素質偏低
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衛生意識淡薄,不講文明禮貌的現象時有發生。勞動力素質低影響了轉移的深層次發展。據1990年全國普查資料計算,民工的文化素質明顯低於全國遷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佔30.8%,小學文化程度佔22.1%,這就限制了農村勞動力的深層次轉移,只能從事職業屬臟、累、差的非技術性或技術性差的職業,文化素質偏低降低了轉移的鞏固率。近年,已轉移的勞動力迴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佔17.8%,文盲率高達21%,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佔9.5%。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技術構成不斷提高,低素質勞動者將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民工流動的利弊
任何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歷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過程。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其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規模更具深遠意義。
中國人口遷移
許多外來民工承擔了城市建築、環衛、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工作,對城市的發展和繁榮起了積極作用。民工的勞務收入,文化技術水平的提高,對改善農村經濟,促進鄉鎮企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
但是民工盲目無序的流動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城鎮民工的違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如1993年全國刑事案件共161萬起,涉及流動人口的佔到50%以上,廣東佔80%以上,對社會治安與當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其它的社會問題有:違反計劃生育,城市人口急劇增多,住房緊張,交通擁擠,增加了城市就業壓力,損害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