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縣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轄縣
終南縣為今天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現無終南縣行政設置,現設終南鎮,終南縣已成為歷史。
唐武德三年(620),劃分盩厔東部轄地(黑河以東澇河以西)於今陝西省周至縣終南鎮設置終南縣,由雍州管轄。北宋大觀元年(1101)屬京兆府。金貞觀四年(1216)屬恆州。元至元八年(1271),撤銷終南縣,並終南縣轄地併入盩厔縣(今周至縣)。
終南鎮位於周至縣城正東12公里,鎮域總面積6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3616畝,轄30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214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64500人,是周至縣第一大鎮,為周至縣東部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區劃30個村委會。終南鎮乃“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里。
現存終南上清太平宮鍾馗故里廟。鎮內基礎設施完善,教育事業領先。終南鎮氣候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適合多種果樹生長,尤其是獼猴桃、鮮桃等溫帶水果。現已形成了以大庄寨子,老堡子村為首的獼猴桃,鮮桃生產基地。西漢漢高祖劉邦元年(前206)周至屬雍國。二年(前205)周至改屬中地郡。漢高祖九年(前198)改屬左內史。建元六年(前135)改屬右內史。太初元年(前104)置周至縣,治所設在今終南鎮,屬右扶風。東漢建武三年(27)周至縣併入武功縣,隸扶風郡。西晉建興元年(313)復置周至縣,隸扶風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武功縣併入周至縣,隸扶風郡。太和十一年(487),復從周至縣析出原武功縣,周至縣仍屬扶風郡。西魏仍依北魏舊制。北周明帝二年(558)周至屬終南郡。郡址在今終南鎮。天和二年(567)析終南郡,於故址終南鎮置恆州,周至屬其治。又從周至分出倉城、溫湯縣,周至縣治所遷至今戶縣甘河鄉附近,倉城縣治所設在今竹峪鄉倉峪村附近,溫湯縣治所設在今廣濟鄉暖泉村,3縣均隸恆州。建德三年(574)周至縣遷治所於今址。於恆州下置周南郡,郡治在今二曲鎮,轄周至、倉城、溫湯縣。大象二年(580)倉城、溫湯縣併入周至縣。隋開皇三年(583)廢周南郡,周至縣改隸京兆郡。唐武德三年(620)廢恆州,周至縣改隸稷州。析出周至縣東部地域(澇河以西黑河以東)置終南縣,治所在今終南鎮,隸雍州。貞觀元年(627)廢稷州,周至、終南縣同隸雍州。貞觀八年(634)廢終南縣,仍歸周至,隸雍州。天授二年(691)置稷州,周至縣屬之。大足元年(701)廢稷州,周至縣改隸雍州。天寶元年(742)周至縣改名宜壽縣,隸雍州。至德二年(757)撤銷宜壽縣,恢復周至縣,改隸京兆府。乾寧二年(895)屬京兆府乾州管轄。天復元年(901)周至縣改隸鳳翔府。後梁開平二年(908)改京兆府為大安府,周至縣屬之。後唐同光元年(923)隸鳳翔府;三年(925)改隸鳳翔府。後晉後漢、後周均依後唐舊制。北宋大觀元年(1107)於終南鎮設清平軍,並劃出周至東部設終南縣,軍、縣治所均在終南鎮,隸京兆府,周至縣仍隸鳳翔府。金貞祐四年(1216)於縣城東辛家寨村置恆州,轄周至、終南、眉縣,隸鳳翔府。元至元初年(1264~1278)廢恆州,終南縣併入周至縣,屬鳳翔府。十六年(1279),改京兆府為安西路,周至屬之。皇慶元年(1312)改安西路為奉元路,周至屬之。
宗教文化特區
陝西歷史上唯一的宗教文化特區
在我國的歷史版圖上,有許多以山名為政區名稱的州縣,而其中作為宗教文化特別行政區出現的則寥寥無幾,陝西就曾經有一個,設置時間長達一個半世紀,這就是終南縣。
終南縣因終南山而得名。而終南山有廣、中、狹三義:廣義終南山指今人謂之大秦嶺;中義終南山則指西起太白、東至藍田這一段秦嶺山脈;狹義終南山僅為今周至、戶縣、長安三縣區轄境內的秦嶺北麓,其地理概念向北延伸至渭河以南的淺山丘陵平原地帶。終南山在歷史上被稱為洞天福地,因其植被優良又長期地處京郊故別稱地肺山。
據《讀史方輿紀要》載,以“終南”名政區始於西魏,在雍州下設終南郡,郡治與盩厔縣治同址,即今周至縣終南鎮;至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終南郡改為恆州。再次以“終南”名政區,是在半個世紀之後的唐初。武德二年(619年)設立終南縣,縣治仍在今終南鎮。但這次僅設立了15年,至貞觀八年(634年)就撤銷了,地名沿襲為終南城。事見新、舊唐書和《太平寰宇記》。
以宗教文化特區形式出現的終南縣,建制始於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在此之前,終南城名清平鎮,屬鳳翔府盩厔縣轄。《宋史》載,大觀元年,升清平鎮為軍,隸永興軍路京兆府(約相當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其行政級別相當於州,同時設終南縣於此,軍使兼領縣事。非常有趣的是,清平軍只管一個縣即終南縣,終南縣只管一個道觀即上清太平宮。但據樓觀現存的宋代碑石記載,實際上終南縣還管轄到樓觀,也就是說,原盩厔縣境的東部均屬終南縣轄。當時,樓觀改名順天興國觀,其宗教與政治地位遠不及唐代。時有土地60餘頃,供養道眾50餘人。朝廷決定將順天興國觀劃歸上清太平宮管理,興國觀觀主主動將田地收入一半上交上清宮。後來上清宮還要增加其上交數額,引起紛爭,由朝廷批文經永興軍路裁決后,交清平軍執行。
出現這樣有趣現象的直接原因,是北宋皇家對道教的推崇和兩個道士的推動。
宋初,盩厔縣民張守真聲稱於建隆元年(960年)在終南山聽見空中人語,自稱是玉皇大帝的輔臣,號黑煞大將軍,奉玉帝命降顯於世,以輔佐大宋皇朝,並要張對他虔心崇奉。於是,張守真前往樓觀,求觀主梁筌度為道士。張守真取得道士身份后,即在自家旁邊建了一座廟為出家之所,名為北帝宮,專奉那位玉帝輔臣黑煞大將軍。時為晉王的趙光義聽說張守真遇神的傳說后,於乾德年間(963至968年)遣近侍往終南山北帝宮致祭,並許諾為“天神”修建殿宇。太祖趙匡胤聞聽此一異事後,心存疑惑,遣使召張守真至汴京,詢問其事。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八日,張守真又把上述神話複述了一遍。三日後,太祖暴死,太宗繼位。趙光義取得帝位后的頭一件大事,就是把“天神”故事接續下去。登基當天,就命令張守真在瓊林苑作延祚保生壇,舉行周天大醮。又下令於終南山建造上清太平宮,於宮內專門供奉此天神,並由張守真任宮主。國家凡有重大政治軍事活動和水旱災害,太宗都要派人前往終南上清宮致祭。祭神之日,太宗還率群臣在京師遙向太平宮參拜。張守真除主持上清宮外,還統管樓觀事務。事見《翊聖保德真君傳》和《宋朝事實》。
為什麼在宋初修建上清太平宮時不設立特別行政區,而要等到一百多年後的北宋晚期呢?這是因為宋徽宗將崇通道教的活動推向了極致;同時,當時終南山又出了一位神奇的道士,名叫虞仙姑。據宋人所撰《清波雜誌》等文獻記載,虞仙姑為清平軍人,年三十餘,善辟穀,有飲茶自指尖溢出的奇術,被宋徽宗召至朝廷,授“清真沖妙先生”之號,時在大觀元年。當年朝廷即有設立清平軍轄終南縣專管上清太平宮的舉措。虞仙姑還在朝堂當面譏諷權臣蔡京,進諫徽宗重新起用被蔡京迫害的元祐黨人,因此受到朝野敬重。
上清太平宮在宋金元三代存續了300餘年,明清之後荒廢。而終南縣一直延續到元代,直至中統三年(1262年)併入盩厔縣,連續建制155年。
文中上清太平宮遺址在今周至縣終南鎮周至三中整個校園,當年蘇軾撰寫的上清太平宮碑文現藏於周至縣人大院中。
終南縣初探
作者:屈毓曉
第一章周至縣建置沿革
據《可愛的陝西》記載:“周至已有四千四百年的悠久歷史。《通典》、《元和郡志》記載:‘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周山至水’一說因建縣時的終南山水形勢而起源於終南故城”。
秦統一中國后,周至隸屬內史。公元前207年,項羽入關,周至屬雍國。漢高祖劉邦元年(公元前206年)改雍國為中地郡,轄周至終南等地。劉邦九年改為屬左內史。當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周至改屬右內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內史為三輔,於今終南鎮西南300米的終南故城設置周至縣,周山至水由終南而得名。東漢建武三年(27年)將黑水以東的周至倂入黑水以西的武功縣,屬右扶風管轄。
三國時期,周至屬魏蜀兵家必爭之地,屬扶風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313年)又恢復周至縣治,縣城仍在終南故城。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將渭河南的武功部分倂入周至;太和十一年(487年)武功又從周至分出,周至仍屬扶風郡,直至西魏。北周明帝二年(558年)雍州境內置十二郡,設終南郡,周至屬終南郡轄。郡/縣治所均在終南鎮。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周至縣治由終南故城遷今戶縣甘河附近。於終南鎮設置恆州,在今終南鎮東一里,並在今竹峪蒼峪村附近設倉城縣,於今廣濟鄉暖泉村設置溫湯縣,三縣同歸設在終南鎮的恆州管轄;建德三年(574年)遷周至縣治於今周至縣城西古城子,且在恆州之下設周南郡,郡址在終南。靜帝大象二年(580年)並倉城、溫湯二縣入周至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周南郡,周至改屬京兆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廢恆州,划周至黑水以東地區設置終南縣,隸雍州。貞觀元年(627年)仍錄隸雍州,貞觀八年,終南縣併入周至縣,屬雍州。武周天授二年(691年)置稷州,周至屬之;大足元年(901年)周至又隸雍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周至為宜壽縣;至德二年(757年)又復周至縣名。乾寧二年(895年)屬乾州管轄;天復元年(901年)周至改屬鳳翔府。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周至屬大安府,後唐國光元年(923年),又屬鳳翔府;後晉/後漢/後周屬之。
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又划周至東部為終南縣,並沒清平軍,軍/縣治所均在終南鎮,隸京兆府,周至仍屬鳳翔府。
金貞佑四年(1216年)在辛家寨復置恆州,轄周至、終南、眉縣。元世祖至元初八年廢恆州,終南縣再次進入周至縣,屬鳳翔府;元十六年(1279年)周至屬安西路,黃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西路為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奉元路更名為西安府,周至屬之;清沿明制。
民國三年(1914年)周至屬關中道;民國十一年周至屬陝西省直轄;民國二十四年至三十六年,屬第十一行政督查區。
1949年5月30日周至解放,1984年元月,周至劃歸西安市管轄。
第二章、終南古縣城鎮冶延革
堯舜時代(約公元前24世紀)傳說周至黑河河西地屬駱國.黑河以東地屬郝國。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一公元前711年)同屬畿之地。在終南故城清平里設矢候國國都。
秦(前221年一前206年)周至均屬內史,均未設縣。
西漢:漢高祖劉邦元年(前206年)周至東西片均屬雍國。劉邦二年(前205年)周至地改屬中地郡。漢高祖_九年(前198年)改屬左內史,建元6年(前135年)直屬在內史。漢太初元年(前104年)在終南故城置周至縣;屬右扶鳳管轄。
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將周至縣併入黑水以西的武功縣,隸扶鳳郡。
西晉:建興元年(313年)復又置周至縣,縣治仍在終南,隸扶鳳郡。
西魏時仍依北魏後期舊制。
北周:明帝二年(588年)在終南設終南郡,周至屬之,縣郡地址均在終南鎮。天和二年(567年)析終南郡,於郡址置恆州,周至屬之。又從周至西部竹峪的蒼峪村設蒼城縣,在廣濟暖泉一帶設溫湯縣,周至縣治所由終南舊址遷至今甘河附近。周至、蒼城、溫湯三縣均屬恆州轄制。建德三年(574年)周至縣由終南鎮遷治怕於今縣西古城村一帶。於恆州下置周南郡,郡治在今縣西古城,轄周至、蒼城、溫湯三縣。大象二年(580年):蒼溫二縣並久周至,恆州仍設終南鎮。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周南郡,周至縣改隸京兆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廢恆州,周至改隸稷州。又析出周至縣東部地區置終南縣,冶所在今終南鎮,隸雍州。貞觀元年(627年)廢稷州,周至縣、終南縣同隸雍州。貞觀八年(634年)廢終南縣,仍歸周至,隸雍州。於授二年(691年)又置稷州,周至屬之。大足元年,(701年)廢稷州,周至改隸雍州。元寶元年(742年)周至縣改名宜壽縣,隸雍州。至德二年(757年)廢宜壽縣,複名周不動聲色縣,改隸京兆府。乾寧二年(895年)隸京兆府乾州管轄。天復元處(901年)周至改隸屬鳳翔府。
後梁、後唐、後晉:開平二年(908年)至後漢、後周同光三年(925年)至宋(1106年)均隸鳳翔府。
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於終南鎮置清平軍,並劃出周至黑水以東設終南縣,軍縣治所均在終南鎮,又改終南鎮為清平鎮,軍、縣、鎮治所均在終南。隸京兆府。周至仍隸鳳翔府。
金:大佑四處(1216年)於周至至今縣城東辛家寨重置恆州,轄周至、終南、眉縣,隸鳳翔府。
元:元朝初年至元八年(1264后-1278年)廢恆州,終南縣併入周至縣,隸鳳翔府。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為安西路,周至屬之,皇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周至屬之。
明:洪武二年(1369年)奉元路易名西安府,周至屬之。
清:順治元年(1644年)周至屬西安府治。
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終南鎮一直屬周至縣轄治。
第三章終南人文
一、古鎮風景:解放時的終南鎮有六個城門,以東西門最為壯觀。南門有“鍾靈毓秀”,東門有“東望長安”,西門有“西通隴蜀”,均為篆刻大字。
終南鎮是周至縣黑河以東,戶縣澇店以西、渭河以南、秦嶺以北,方圓四十餘里的政治、經濟、商業、貨物集散中心,也是長安通往周至、眉縣、寶雞、漢中、隴縣的交通驛站。漢隋唐時就設有皇家行宮“北帝宮”,自古以來終南鎮一直為縣東第一大鎮。
終南鎮建鎮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底蘊豐厚。鎮西南有“西北第一村”稱號的豆村,鎮西有太興堡,鎮北有毓秀堡,鎮東有東關村,加上終南村,俗稱為“終南四社”。每年農曆二月二日藥王廟會,鎮上都舉辦大型祈福社火巡遊,舍飯上香,祈求風調雨順,歲歲平安。
終南鎮在1954年以前,古鎮城牆、街道、市井、古建築、玉皇廟、魁星樓、響亮碑、州城隍廟、藥王廟、興神廟、山西會館、監院、縣衙、角樓、老字號、老宅院、東門、西門、西南門、西北門、東南門、東北門六門均保存完好。四周城牆為土城,只在各城門處建有城垛和馬面,除城門用磚砌築外,其餘部分為內磚外土砌成。四周護城河有兩米多深,城門口都有城橋相通,橋下有流水,城河中載滿浮萍和蓮藕、菱角等植物。六門均無瓮城,東西門為磚供單洞,城上有城樓和上城御道。西門道路由大石條鋪成,因西門外田峪河常發洪水,故門前坡度很大,大石條直鋪至“西門井”旁。東門地勢平坦,直通長安,為了連接鎮北官道,出東門路稍向東北方向延伸,終南鎮自古就有“頭枕西南腳蹬東北”的說法。東西南北六門均直通城內。西門內有名井“三支香”,井台用大理石鋪砌,南有護井小亭,向西經過西門河,直通司竹、周至縣城。西南門外有亭子坡、響亮碑鮮、娘娘廟,經西南門向南經斑竹園、豆村、七條路、挂面坊可去樓觀台求雨上香。經東南門向南經高廟、勒馬村可去殿鎮至田峪溝。經西北門去“教場”、“玉皇廟”、“火神廟”、“御井”至毓秀堡看水稻蓮花。經東北門向北經官道,柏木橋、南北圪塔、幹家、韓家灣,過黑河去古鎮“馬嵬坡”。出東門城城隍廟過蚰蜒河大拱橋、三里橋、長楊官、神靈寺去戶縣、長安。
終南鎮古有多處景觀:鎮西火神廟,鎮北玉皇廟、鎮東州城隍廟,鎮南明心善社、尼姑庵。鎮西可觀水稻蓮花、玉石橋水流橋上橋下、鎮西南藥王廟、響亮碑,西南河望太白積雪,鎮南一馬平川,良田萬畝,一直伸向秦嶺。鎮東南有三娘子墳,周邊柏樹參天;蚰蜒河由南向北九曲十八彎,在鎮東有大石拱橋橫跨河上,河兩岸柳樹成蔭,楊樹林、濕地綿延數里;鎮北有柏木橋,跌水瀑布高有丈余,瀑布下有深潭,樹木茂盛,小橋流水,風景如畫,人稱“古恆八景”。
古終南鎮四面碧水環繞,鎮東部、南部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鎮西部為水田濕地,鎮北部為坡地、沙地直至黑河邊。鎮東有發源於秦嶺的河流因為流曲折適廻,故名“蚰蜒河”。在上游下游均有多處“水打磨房”。向北流經東關村后,繞至鎮北“柏木橋”,形成2丈多高的瀑布,下方建有全鎮最大的“水力磨房”,蚰蜒河穿過瀑下深潭,經毓秀堡北流至黑河。鎮西南為一河流衝擊的溝壑地帶,郭家窪村北有一金牛泉,地下水泉涌而出,野鴨游水嬉戲,故名“鴨子河”。河由斑竹園村東直瀉而下,繞鎮西南,經鎮西,在毓秀堡北匯入蚰蜒河。除兩條小河繞鎮而過外,鎮西還有田峪河、黑惠渠等,鎮北3里之外,黑河由西而東流入渭河,鎮東3里之外有赤峪河,可謂“六水繞終南”。
二、古鎮廟宇
終南鎮位於周至縣東部,西距縣城15公里,西寶公路又鎮北而過,因鎮南面向終南山,而得鎮名。歷史悠久,漢置縣時,因環境山水曲折而得名周至,曾為縣郡、州、軍、鎮治所。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在此置周至縣,秦北朝時,曾設置過終南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縣遷至西古城至今。鎮上古迹有古恆州城隍廟、關帝廟、藥王廟、二郎廟、太白廟、娘娘廟、玉皇廟、上清太平宮遺址,南郊明心寺及佛塔、白馬池、響亮碑群、道觀塔林、塔橋、東關橋、北木橋。原城牆高大有六門,城池寬闊。今為終南鎮政府駐地。面積3平方公里,海拔421米。
終南鎮歷史悠久,文物遺產頗多。自周、秦、漢、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初年,鎮上屢遭兵患,古建築慘遭焚毀,雖經多次修葺,但已全失原貌。解放初50年代殘存的有山西會館、文、武二廟。鎮東城隍廟,鎮西龍王廟、火神廟、太白廟、亭子坡、鎮南藥王調、明心寺、明心寺佛塔、明心善社、道觀塔林、三娘子墓群、響亮碑林、鎮北上清太平宮、北木橋、東關橋、鎮中監院、衙署、法院、東十字挑角樓、五鳳樓、東西門外儀門木牌坊,城門樓等建築等。
1、玉皇廟:玉皇廟地處鎮西北門外,有官道從廟前通過。廟牆高丈余,西牆從官道直至毓秀堡護城河岸,北牆從廟西北角沿護城河至雪映宮東北角土魁星樓,東牆由土魁星樓沿土崖邊至東南角二層磚木結構魁星樓,南牆東段沿澇地向西至拐角排水口至正南牆,形成直角。西半部分為廟宇,東半部分宮殿園林,內有草坪,數十棵樹冠下能坐50多人的大核桃樹,宮四周槐樹環抱,廟殿四周古柏參天,雪映宮東南角有御井,石制大型飲馬槽,有水井兩眼,廟內草木茂盛,遊人不斷。廟門朝南為歇山式磚拱大門,門兩邊修有斜行邊牆,門內青石鋪路約百米直至二道門。二道門為二層門樓,三間一明兩暗,中間為門洞,兩邊為敬事房,樓正面為敞開式戲樓,左右各有內廊式木製樓梯直通西樓兩側。每逢玉皇廟會,樓上都會演戲祭神。戲樓東西兩側各有廂房6間,又各有1間寬的空地為過道。戲樓東側邊牆內有三間灶房,供廟內享用。東側內有東西廂房數十間為一具東跨院,
2、明心寺佛塔: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終南故城在金牛河西岸,在城東高崖上始建明心佛寺,由縣城出東門,拾級而上,明心寺座東朝西,仰望西天佛祖之意。廟前有一影壁,過影壁始見廟門三楹,中為神門,兩側為人門,均為門樓式建築。進門東西為廂房,中有焚香鐵爐見報槽,建寺碑記矗立兩廓,建有鍾、鼓二樓相對。最後為大殿一座,供奉西天佛祖及諸位菩薩,十八羅漢神像肅立兩側。大殿為五間,建於高台上,大雄寶殿金字牌匾懸於正殿之上。過大殿兩邊有南北廓道相接,至後院有一排廂房,為僧人及香客、居士頌經之所,於北周建德三年置恆州,移終南古城於今址時,明心寺則位於恆州城南,在建設城隍廟時並對該寺稍加修葺,增建後殿三楹,並在後殿後部高台之上,建立明心佛塔一座,塔高九層,為六角挑檐式,形似法門寺塔,建設年代基本相同,長年香火不斷。每年農曆二月二設廟會祀神,也是終南人在白馬池求雨的主要場所。
3、山陝會館:終南鎮山陝會館座落於鎮中街水道巷以東,其館址座北朝南,佔在五間寬,臨街有四間門面,兩角挑檐,西側有門樓一間,為進館過廳,前房兩層,二層面北為戲樓,雕樑畫棟,為慶賀演藝之用。院庭為紅磚鋪成,後房有五間,為山陝客商存貨之用有大倉庫。逐級上有門板。有東西跨院,各有一磚門與大院相通。東西跨院為山陝商會辦公、議事之用。據查訪館建於明朝初期,為客商募捐建成。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戲樓演戲不斷,院內廣場可容近1500多人。解放初,西安三意社、省周化一魔術團曾多次在此演出。
4、北斗七星壇:“北斗七星壇”是上清太平宮所屬建築,以示天象,專供設壇祭祀用,上清太平宮歷時三年建成。其規模為天下最大的道觀,號稱“玉皇大帝人間行宮”,仿天庭規制建成,屬諸方林宇之冠。按照道家崇拜天神的信仰,講究建築風水,因宮周圍有水無山,遠離終南山麓,為補先天之風水不足,故在宮西南至東北,堆有七個土堆,其高如七座小山,形似北斗七星,因此與上天星宿相呼應。這也是道教文化及信仰的所在。現在終南中學的校址,基本上佔用了元時重修的上清太平宮的面積,但只有宋初上清太平宮面積的十分之一。宮中的七座土堆號稱“七星堆”今天看去依次為太星堡、后堡、南圪垯、北圪垯、韓家灣、千家灣、甘溝等七個村莊。自明、清至今,這七個村都建在地勢很高的土堆上,周圍都有流水環繞,形似土山,日久天長,村子規模擴大,以前的土堆已不明顯,但太星堡、毓秀堡等村,原來村子很高,要上坡才能進村,各村中心的制高點均建有神廟,如太星堡的太白廟、毓興堡的七星殿、南圪垯的無量殿等。
5、北門橋:終南鎮毓興村東有一石質拱橋,是宋時上清太平宮白虎星廟址。明清時毀於兵火。解放后石橋猶存,在橋西建有水磨和小水電站。
6、道教塔林:在終南鎮東南方向的蚰蜒河東岸建道教塔林,以安葬歷任宮中道監及宮臨等高級別道首。宮中道首坐化開升天后,經火化后的靈骨埋於塔內,形成道教塔林。塔為四角三層,上刻生平簡歷,經供道眾敬拜和平民祀拜。
塔林佔地約20餘畝,西靠河,南靠官路。自976年建宮起,至大德十一年(1307年),在近千上時間裡,共設靈塔數已無據可考。但自張守貞首任宮監坐化供奉靈塔外,還有薛彭紹、劉志源、陳志玄、朱志彥、趙志吉、張志穩、崔志安、賀志中、趙志貞、李志明、楊志宗、李志真等提點宮事的道首們坐化后之靈塔。至元十七年(1274年)蒙古太祖忽必烈下令保護上清宮和塔林,嚴禁俗人騷擾,並撥款修葺,命信觀道人精志焚修。明清以後,隨著上清宮的荒廢,塔林也被毀的所剩無幾。
7、響亮碑群:終南響亮碑群遺址在鎮西南門外路西,南靠白馬池,建於北周天和年間,為將古恆州以前終南兩個故城的廟宇、衙署、寺院的各種殘碑斷石收集一處予以保護而修。自唐建德年間以後,各屆歷任州、縣、郡治的官員述職、功過等紀念碑文也立其中。
響亮碑群為有圍欄的四角亭子式建築,上有金頂,四角有脊獸和桃檐,內部雕樑畫棟,整體十分壯麗輝煌,形似今祖庵碑林。它記載著終南故縣的三次設縣和五移終南故城的歷史變遷。碑亭四周均有四級台階,石碑在亭中有序排列,有高有低,有寬有窄,有的是龜馱石,有的是鳳鳥馱石,有的直立於地面,約有四十多通各代石碑。因碑石密布,間隔距離不等,用石敲之,發出響亮的回聲,故稱響亮碑。為了保護碑林,亭周設有石欄,並有人看守。周圍園林樹木鬱鬱蔥蔥,與明心寺東西遙相呼應,實為終南十景之一。
8、馮玉祥“訓令碑”:終南鎮有個聖母火神廟,相傳始建於宋代,作為道教活動的場所。又名“瓦碴聖母火神廟”。廟內大門左側一通石碑,碑文是:
“我們一定要把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掃除乾淨,我們誓為人民建設清廉的政府,我們為人民除水患、興水利、修好道路、種樹木及種種有益的事,我們要使人人均有受教育讀書識字的機會,我們訓練軍隊的標準是為人民謀利益,我們有軍隊是人民的武力”。
中華民國十六年
馮玉祥
三、終南六河八橋
1、金牛河——源自斑竹園林東,向北彙集金牛泉,流自白馬池,過金牛橋,經終南故城向北經今鎮西門橋、太星堡、毓秀堡、南、北疙瘩流入黑河。在河上有金牛河橋,西門橋,毓興村西門玉石橋,河西古時一片水稻蓮花勝景。自古有“玉石橋水流橋上橋下,河西水稻蓮花”之說。
2、蚰蜒河——發源於殿鎮東溝,一路彙集泉水,北流至塔橋、東關橋,共分出三個支流,在東關村東北角折向西,流經太平宮院內之柏木橋,在毓興村西北角匯入金牛河,河上自南南北有二郎橋、二郎神廟、塔橋東關大橋、龍王廟、柏木橋和后堡子橋,一路逶迤曲折,有“蚰蜒河十八彎,彎彎都是好風光”之說。
3、赤峪河——發源自秦嶺北麓赤峪溝,一路匯入數條小河,經鎮東三里流入黑河,三里橋為古官道大橋。向北在七星壇這第七壇甘溝村東入黑河。
4、田峪河——古稱南溪河。發源自秦嶺北麓田峪口。經趙公元帥故里趙代向北經豆村西,過三灣流入黑河,在豆村西設有古周至縣西門外渡口和田峪河石橋一座,過石橋后水面開闊,河東西各有濕地和園林,茂林修竹。
6、渭河——渭河在黑河以北經過,部在上清太平宮闕樓上可南眺秦嶺、漢皇訪道之樓觀,北觀渭水帶流。
四、皇家道宮
長楊宮由秦昭王始建。漢武帝重修長楊宮,又在附近建五柞宮和葡萄宮。長楊宮以庭院內遍栽垂楊而得宮名,這組宮殿群互相連接。漢武帝一生酷愛種樹植草,上林苑是當時的皇家種植園,將諸侯和各國進貢的名花卉三千餘種匯植園中。射熊館則是野生動物放牧場,供皇家和各國使節打獵取樂。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遊獵長楊,就住在長楊的五柞宮。隨行詩人王宜彪在《上林遊獵詩》中說:“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獵長楊”。西漢文學大師司馬相如看到漢武帝以皇帝之尊,親臨險境,不以為然,乃精心做成名篇《上林賦》,規勸這位以捕殺野獸取樂的天子罷射熊,重農牧。
2、上清太平宮:元朝《類編長安志》記云:“上清太平宮在周至縣東30里之清平鎮(即終南鎮)原鎮南北,自周秦以來為道觀,隋唐為離宮,宋建隆元年重修為太平興國觀。”
在宋時宮觀中又見“太平興國宮”新說曰:“在縣東30里終南鎮,舊志曰清平鎮”。“翊聖傳入終南鎮”,“其後又置終南縣”。今罷縣並於周至縣。宋太平興國二年建,《翊聖保德傳》云:“建隆初,翊聖真君降於周至縣民張守貞家,言於空中,神音清朗,令守貞為道士,授以九壇三劍之法,俾佐國拯民。太宗太平興國年中,卜地築宮於終南鎮,遣中使出內幣作宮千柱,以慰景靈。每三元聖節命使投醮,習以為常。宮內茂木成林,飛鳥不敢棲止。金未,廢於兵火,大元開創后純德妙真人劉志源奉清和宗師命,奉徒前來,篤意興復,經營締構,垂二十年,殿宇翚飛,道風復振,其修建視昔日雖未全備,而規模宏麗,仍為諸方琳宇之冠。
金哀帝天興間(1232-1234年)上清太平宮和古樓觀宮宇同時在戰火中焚毀殆盡。蒙古中統元年(1260年)由鎮道人在舊址上重建,歷經十九年,奉旨修復,修復了部分殿/堂/樓/館/鐘鼓樓20餘座,雖未近宋時規模,也屬當時儲方琳宇之冠。明重修史至今不詳。明未清初前後,上清太平宮已無,殿宇,只保留鎮北中軸線上舊址。但清初新建的玉皇廟、雪映宮卻鮮為人知。當時留有山門、戲樓、廂房、廊宇、大殿、鐘鼓二樓、四口大鐵鐘、後院、東院、20多通碑石,東院園林遺址尚存有御井、馬槽、南北魁星樓等建築。院內古柏參天,槐桃樹桃有抱粗,一派國林景象。
上清太平宮在宋、金兩代存在了250餘年,金正大八年,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毀於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隨全真道掌教尹志平入陝的前大名路教門提舉劉志源向京兆符總管田德燦報告,要求興復上清太平宮,“以輔翼祖庭”重陽宮。經過田批淮,劉“率徒千餘人,蓷荊棘,拾瓦礫,築垣墉,具材植,壤剔啟辟,工役備舉,盛行營造事”。經過1000餘名道士19年的經營,終於將這個宮觀重建了起來。。大德十一年(1307年)所立《玉陽體玄廣度真人王宗師道行碑並序》也再次提到了上清太平宮的復建。明末清初,上清太平宮因戰火荒廢,存至清乾隆年修《西安府志》時,已無太平宮之名,清初潼關道人張崇道率道徒在廢址西偶,重建玉皇觀一座,稱玉皇廟,廟內保存有《重修終南山上清太平官記》和《玉陽體玄廣度真人王宗師碑》等兩通元文蒙文碑。至清初,歷經近千年的中國最大的道觀的歷史就這樣劃上了一個遺憾的句號。
3、古恆州城隍廟
古恆州城隍廟始建於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因此時在今終南鎮古城設置恆州州治,轄周至、溫湯、蒼城三縣,據今有1500年歷史。期間於宋建隆年間重建,金兵進攻終南時被毀;元、明二朝均有修葺,清道光十四年又重修,咸同年以後幾遭兵患,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又修三殿,未盡人意,清光緒三十三年又補修重建。1958年廟、碑、獅、桿被毀,后又被侵佔。2004年又部分重建。
4、終南第二故城——豆村
豆村位於終南鎮西南方向,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最古老的村落。號稱“天下第一村”。在商代就是古代位於國國都清程南邊的村子,這裡以制“豆”作坊極多,而稱為制“豆坊”,豆村的廟會和村子一樣古老。每年四月八日廟會,商販雲集,行人如織,四面八方的民族都來這裡逛會。豆村廟會最盛時是游大臘,臘交教退,八抬前行,新旗漫卷,鼓樂喧長。古臘工藝,千古流傳,組軍人物,巧事天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游廟會村,處處嗚炮相迎,家家戶戶香案伺侯,城隍廟、司浪廟內香火繚繞,善男信女,頂禮膜拜,整個廟會村內人山入海,熱鬧非凡,實為終南鎮一勝景。
五、古鎮名人
1、蘇軾三訪上清太平宮:在鳳翔府的三年間,蘇軾走遍了關中西部的名勝古迹,終南的南溪、上清太平宮曾三次留下了蘇軾的足跡和他吟詠這些山水名勝的詩文佳篇。他向同僚王彭學習佛禪,潛心太平宮閱讀《道藏》等的舉動,表明了他這個時期對於佛道二家依然抱有興趣和熱情。
嘉祐七年(1063年)2月各地水患,朝延下令各州府“堅決囚禁”,時任通判的蘇軾受命前往鳳翔府所屬的寶、虢、眉、周四縣,執行此項公務。公事之餘朝謁上清太平宮,宿於南溪堂,作詞5百言。在這首長詩中,蘇軾向兄弟詳細地描述了自己的遊歷所見。
嘉祐八年(1063年)九月,秋高氣爽,景色宜人,府衙難得清閑無事,蘇軾想起去年在上清太平宮拜謁道士張守杲以後,對道教的熱情一下子高了起來,聽說終南南溪旁的太平宮珍藏有一套御賜善本《道藏》,蘇軾傾心已久,便收拾停當,主僕幾人便向太平宮進發了。
上清太平宮是全國宋元明清時期最大最高級別的著名道觀——終南道觀。上清太平宮上清祠刻石,由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蘇軾)所書寫。此刻石原為太平宮中之物,北宋時該宮為道教宮觀,由朝廷令官管理。哲宗趙煦元佑(1085~1093)年間,大書法家薛紹彭就任該宮宮監。蘇東坡當時任鳳翔府通判,兩人關係至密,江坡與北蘇轍多次游謁太平宮,東坡受薛詔彭之請,二人遂撰書《上清詞》於宮中刻石立碑,明未周至縣令將碑移於衙內,民國初此碑碎為七塊,嵌入文廟名宦祠牆上,此後一直沒有下落。1992年文物工作者無意中在縣人大院內磚台上發現這一珍貴文物。
2、張守真與太平宮
張守貞原為周至終南縣民,因拜茅山道士梁筌為師,受度為道士,並先在樓觀宗聖宮為監院,後任終南上清太平宮宮監之職。因張守貞助太宗繼位有功,宋太宗下詔將周至縣民張守貞修道的北帝宮詔建為太平興國觀,撥皇宮內銀,花三年時間,在終南山下的終南鎮卜地築宮,並頒詔賜為“上清太平宮”。又賜張守貞紫衣和崇光大師的名號。
3、馬融終南授書:馬融,東漢扶風茂陵人(今興平市茂陵鎮)。拜當時關中著名學者摯恂為師,於芒水之東山坡上劈石修室,隱居在終南山苦讀經曲。成為名噪一時的大儒。終南鎮在唐時一度稱為書台鄉,因東漢時馬融被授為校書郎后,一度在今鎮東北黑水之濱的東漢古村老堡(bu)子設台授書。唐(公元650年)史料記載此地名為讀書台。相傳古代在老堡子有座馬神廟,廟前有戲樓稱為廟檯子,因馬融在此授經講學而稱為授書台,故而村名為書台村。宋《長安志》記載:唐宋時周至縣終南里為書台鄉,為東漢馬融講學處,故名為讀書台,現今老年人取諧音為梳妝台。
4、明代雁塔題名——任惟一
任惟一,字汝賢,明朝周至縣西塞里人(今終南鎮任家村)。生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1530年),嘉靖甲子年(1563年)以鄉試第七名資格,授於舉人。並於甲子秋(1563年)9月在“陝西嘉靖甲子科雁塔題名記”碑上題名(任惟一,周至學生)。隆慶二年(1568年)榮登殿試金榜第三甲,中進士,授任四川巴縣(今重慶市巴南區)知縣。據巴縣誌記載:任公器識宏遠,持守剛正。壬申年(1572年)為浙江道及廣西道御使。1582年再任四川按察司僉事,1600年任浙江道參議而去世,任惟一在任期間勤奮敬業,公道正直,恪守職責,清正廉明。所任之地,皆有政聲。在官場任職數年,卻“出淤泥而不染”,始終不改獨立高尚之品格。朝廷頒旨為其敕建御史坊。任惟一在終南玉皇廟為古鐘而書寫的“聲聞於天”大匾,字體剛勁有力,書藝獨到。
趙忻,字子樂,明代周至終南縣人。趙忻機智敏捷,行為端莊。於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舉,二十年(1541年)中進士。出任江蘇蘇州長州知縣,凡所受理的事務,都要弄清事實,無所偏曲,長州百姓十分感激,立碑記載他的政績。
6、勤於公務的知縣——路元錫
路元錫,號梅圃,生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清終南鎮北堡(今終南鎮毓秀堡)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被保送進國子監,本科舉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大挑三等,出任甘肅成縣訓導,后又補任陝西朝邑教諭。所到之處,訓迪有方,學風大度。路元錫曾代理過河北贊皇、新樂、良鄉等縣的知縣之職,後來補任河北藁城知縣,辦事認真,所屬官吏不敢欺瞞。路元錫做官十餘年,從未有過冤案和遺漏的案件。年近七旬時,辭官回家,教導兒孫讀書。於1815年10月初三病逝,享年79年。
7、路德與終南路德,周至縣終南鎮終南堡人。清嘉慶12年舉人,14年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後任湖廣司主事。自幼隨父於任所,秉承父教,矢志讀書,刻苦學習。就學於關中書院,以詩文精妙受到巡撫方葆岩的稱譽,譽為“陝西第一佳士”,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中舉,十四年(1809年)是進士,被選為庶吉士,學時未滿,改任戶部湖廣主事。十九年(1814年)因雙親年老,按制度回家奉養。父親去世后,在家守孝三年,補任軍機章京。路德長於書法,於公事之暇,讀書寫字,幾乎都是四更睡下,黎明即起。京城裡求路德作文寫字的人很多,沒有空閑。於是積勞成疾,患了眼病。道光二年(1822年)告假回家,閉門修養。辭官故里治學。今終南鎮毓興村頭道街西街,現存路德清嘉慶年間故居。
8、王禹堂與終南:周至縣城人。道光八年(1825年)解元,道光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記名御史。一生著作有《百花詩草》、《四書院》、《周至士風草》。
9、路慎庄與《終南五景圖》:路慎庄,字子端,號筱州,生卒不詳。清代終南鎮鎮北堡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進士,受官翰林編修,博覽群書,性情磊落,不依附權貴。精通繪畫,特別長於山水繪畫。咸豐三年(1853年)發任江蘇淮楊河漕鹽驛兵備道。去世后追認光祿寺卿,浩授中憲大夫,後晉為通議大夫。所著有《蒲編堂書目》、《唾餘稿》。在赴兵備道任前回到故里終南鎮,徜徉於故鄉的田園風光之中,流連忘返,情動於中。咸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在村南“雪映宮”中之“雙掛軒”繪成了“終南五景圖”,筆墨間處處充溢著愛鄉懷士之意。《終南五景圖》畫為紙本,玉軕精裝手卷。終南五景圖以《河堤春柳》、《稻畦秋浪》、《終南疊翠》、《頹塔夕照》、《煙墟曉市》五圖分幀組成,每幅俱縱31、橫36厘米,各附極其工秀俊逸的小楷作志。畫面各自獨立,內容又互相聯繫,迴環映襯,生動地反映了清時終南鎮的自然風光和民情風俗。
10、英勇抗日——王直
王直,原名尚兆甲,生於民國1901年,終南鎮豆村人,出身書香之家,14歲到西安上中學,畢業后考入上海高中,后投身革命,去綏遠參加了抗日義勇軍。義勇軍抗戰失敗后,王直回周至任民主中學教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參加了榆林保衛戰、延安保衛戰、西府出擊、解放西安、扶眉戰役等。關中解放后,王直率部隊進入蘭州,后隨軍進藏。后在財政部工作。1957年任陝西省機械局副局長,1963年任省農機局局長。於1972年春節去世。
11、中將參軍路孝忱
路孝忱(1888-1932)周至縣終南毓秀堡人。路孝忱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求學,是陝西最早赴日留學者之一。在日期間加入了孫中山和黃興先生主辦的同盟會,積極宣傳鼓動,堅持擁護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的政治主張。宣統元年(1909年)回國,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歷任雲南第一師參謀長、大部統府待衛武官、武漢衛戍司令部參謀長、江西省政府委員、江西省保安處長等職務,1922年被孫中山任命為元帥府中將參軍。路孝忱一直跟隨孫中山參加北伐戰爭,先後擔任新編陸軍第十三師師長,陸軍第七十九師師長、陸軍第三十六軍軍長等職重要職務。1932年因輪船沉沒而不幸逝世。
2、周至縣最早的共產黨員——王雪亭
王雪亭竹園頭村人,生於1902年,1919年前在本村私塾上學,1920年至1924年在西安聖公中學上學,192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1924年冬季在渭南赤水中學任教時,由王尚德,張浩如二位共產黨員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周至縣最早的共產黨員。1925年春,與方仲如、王尚德等同志在華縣發動組織了“陝東國民會議促進會”。4月創造了周至縣第一個中共黨的支部,他任黨支部書記。周至縣黨組織在王支亭同志的領導下,組建了周至縣農民自衛軍,收繳了當地軍閥的長短槍五百餘支,在全縣建立了十多個武裝據點。同時,各級組織區鄉農民協會。5月,正式成立了周至縣農民協會,同時在終南鎮東十字西北角處,建立了終南農民協會,組織農民清算土豪劣紳的剝削罪行,打擊土匪惡棍的搶劫活動,驅逐了長期盤踞周至半軍的張萬勝部隊,保護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1929年後,王雪亭先後在周至。興平、旬邑等地任小學教員,1946年以後回鄉務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後在渭南咸陽等地任中學教師,於1960年在周至病故。
六、終南方言
由於今周至縣終南鎮長期設縣,所以其方言具有較為突出的特點。然而周至境內方言比較複雜,可分為二曲方言,實為狹義的周至方言,接近武功方言。因唐時黑水以西曾為武功縣城所在地。還有啞柏方言、終南方言(含戶縣澇河以西地區方言),故終南方言是關中方言的母語。
周至分南區和北區平原方言。北區平原方言又以黑河為界,分東鄉話即終南方言和西鄉話,東鄉話屬東府話,西鄉話屬西府話,北區歸東府話即西安/咸陽語言。這些地區管轄的朝代和時期是:周/秦/漢初屬西府話,北區歸東府話即西安/咸陽語言。這些地區管轄的朝代和時期是:周/秦/漢初至太初元年(前104年),隋/唐有(756——907年)年間,無明清/民國/建國后的1950年——1953年)間,1961年至今。北區在北周/唐/北宋/金等朝代,數次以黑河為界析置過縣治,所以,東西鄉話以黑河為界。北區方言的東鄉話,以終南鎮為代表,有26.2萬餘人。
七、終南古城與盩山厔水
《元和郡縣誌》載:盩厔,古縣名,“西漢時舊縣,縣治在今終南鎮西南300米的終南故城”,因建縣時,終南故城南依秦嶺,城南塬地蘚原逶迤,連接秦嶺主峰終南山,北有黑、謂二水,西有黑河、田河,東有東河、赤峪、澇河,特別是金牛河,由斑竹園向北,彙集十多處泉水,在城東形成九曲十八彎,流經城東部而過,形成六水繞終南勝景,以終南周圍自然地理環境而得名,故山巒重疊而為“盩”,流水多而曲折而為“厔”,故以盩山厔水而得縣名《三秦勝跡圖》載:盩厔為漢時舊縣,縣治設在古終南故城,有山而為“盩”“厔”為水流曲折迂迴的假借字,因以“盩厔”而得縣名。因周至古時盛產金礦而譽為“金周至”。因此可見,“盩山厔水”的典故出自終南無可非議。
縱觀盩山厔水,至今還透著終南故城的靈秀,周山厔水猶在,終南故城已舊貌換新顏,古恆州十景的動人傳說還在終南流傳,盩山的雄渾,厔水的柔美,古老文化的遺韻,悠久的終南文化,“終南周至古縣城,盩山厔水出終南”還縈繞在終南人的耳畔,激勵著終南人乃至周至人不斷向前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