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歷史

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演變大致分為史前文明時期、西周時期、秦時期、西漢時期、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陝西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

史前文明


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公社時期的文化遺存在陝西西安、臨潼渭南寶雞等地多有發現。屬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仰韶文化的有半坡人姜寨人和史家人等,以半坡人最為典型。半坡人生活的時代距今約6000年左右,主要經營農業,同時從事家畜飼養、捕魚打獵和採集等。生產工具主要為石器和骨器。石器有斧、錛、鑿、刀、鏟、敲砸器、磨棒、磨盤、箭頭、網墜紡輪等;骨器有骨針和魚鉤等。當時種植的穀物是粟,蔬菜有白菜、芥菜。農業和採集主要由婦女承擔,男子主要從事漁獵。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缽、盆、碗、壺、瓮、罐、瓶等。在一些陶器上有紅底黑花彩繪幾何圖紋和動、植物圖象,表現了半坡人對繪畫、彩塑藝術的了解和使用;有些陶器上還刻劃著筆劃簡單的符號,共22種113個,如×、+、I、K等,可能為記事記數的符號;特別是在遺址里發現的利用重心原理製作的便於從河中打水的尖底瓶,表明半坡人對物理知識已有了解和運用。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男女分葬和同性合葬墓表明,半坡人實行族外婚,本氏族不能結婚,死後夫妻各自埋在自己氏族的公共墓地里。屬於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的龍山文化在陝西以臨潼“康家文化”和長安“客省庄第二期文化”為代表,距今約4000年左右。這一時期的生產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進。石斧體形圓扁,磨製得非常光滑;石鏟大而薄,刃部鋒利;還發明了鐮刀。除石制工具外,還有了蚌器。畜牧業也繁盛起來,仰韶文化時期只有狗和豬,這時又有了馬、牛、雞。男女分工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男子的隨葬品中大多是勞動工具和工藝工具,而婦女多是紡輪、錐、針一類物品,這說明男子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工具製造,婦女則著重從事紡織、縫紉一類活動。

炎黃文明

• 炎帝
• 參見炎帝、炎帝陵、炎黃子孫
炎帝族所在的姜水渭水的一條支流,在今陝西寶雞市境內。所謂炎帝時代,主要貢獻在原始農業和原始文化方面。傳說炎帝神農氏尋求治病藥物時遍嘗百草,發明醫藥是那個時代的又一重大成就。炎黃結盟,華夏奠基。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 黃帝
• 參見黃帝、黃帝陵
• 軒轅黃帝部落由天水自西向東遷移,史載炎帝以姜水成,因有火德之瑞,故號炎帝;黃帝以姬水成,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黃帝葬於橋陵(今陝西延安黃帝陵)。

古代時期


西周時期

陝西從西周時期起,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周是陝西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族始祖名棄,“好耕農”,“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帝舜……封棄於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號日后稷,別姓姬氏。”棄傳了三代,到公劉做部落首領時,率族眾遷到邠(今陝西旬邑、彬縣一帶)。公劉以後經過九代,即古公亶父(約公元前12世紀)作首領時,周人渡過漆水,翻過梁山,來到渭河北岸岐山南麓一塊美麗富饒的黃土平原定居,並用自己的族名命名這塊土地叫“周原”(今陝西寶雞下轄的扶風縣岐山縣交界處)。古公亶父在這裡指揮族人開墾土地,挖渠排水,種植莊稼,發展農業;營建廟堂、宮殿、住宅,修築城牆,設置官吏,建立軍隊,並多次打退前來騷擾的戎、狄部落。正式定國號為“周”,表明周人跨進了階級社會——早期奴隸制。
古公亶父傳季歷,季歷姬昌周文王),這段時間周國力量有了很大的發展,全部佔有了關中平原。公元前1136年左右,周文王把國都從周原遷到了灃(今陝西長安縣馬王村一帶)。周文王死後,其子姬發周武王)繼立,於公元前1133年又遷都於鎬(今長安區斗門鎮一帶)。武王以岳父姜太公為師,弟周公旦為輔,繼續向東發展。約在公元前l027年(武王十年),經過牧野之戰,周滅商建立了西周王朝。
西周是在陝西境內建都的第一個全國性王朝。“陝”這個地名,是在西周初年出現的。周初分封,周公召公的封邑以陝(今河南省陝縣西南)為界,陝以東周公治之,陝以西召公治之。後人因此稱陝以西地區為“陝西”。西周時期,陝西經濟特別是農業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農具有了較大改進,出現了適宜於快耕和扒地除草的耜和鎛,休耕輪作制度逐漸推廣,開始使用綠肥和堆肥,並已有了完整的溝渠灌溉系統。《詩經》里描繪了當時的農田作業情況:許多人在土地上耦耕,結果獲得了大豐收。穀子象梳篦一樣密密麻麻地排列著,有城牆那麼高。在手工業方面,當時有冶鑄、陶瓷製造、玉石和骨角製作、製革、紡織等。青銅器的製作水平有了新的發展和創造,不僅凝重典雅大方,同類型器物有了成組配套產品。而且銘文字數增多,最多發現有近5000字的,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書法藝術珍品。
西周從周昭王之後,逐漸走了下坡路。特別是周幽王執政后,荒淫無道,國勢急遽衰微。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被幽王所廢的太子宜臼的外祖父)聯合犬戎攻破鎬京,殺幽王,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次年,周平王將京城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

秦時期

秦代內史及周圍郡縣圖
秦代內史及周圍郡縣圖
據《史記·秦本記》記載,秦人的祖先是黃帝的孫子顓頊的後裔,曾“與禹平水土”,又“佐舜調馴鳥獸”,被舜賜姓贏氏。周在陝西關中崛起后,秦人與周親善,曾為周王室養馬,周孝王因其有功,封於秦(今甘肅省清水縣一帶),族號秦贏。周平王東遷,秦襄公率兵護送。周把岐(今寶雞岐山縣)以西之地賜封秦襄公。秦襄公受封后,開始了與戎狄爭奪關中的曠日持久的戰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終於鞏固了在關中的統治地位。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將國都從平陽(今寶雞岐山縣)遷往雍(今寶雞鳳翔縣),在此歷時近300年。秦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將都城向東遷往櫟陽(今陝西臨潼區)。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又遷都咸陽。公元前246年秦王贏政(秦始皇)即位后,在統一戰爭中,每滅一國,在咸陽北原上仿建其宮殿一處,號稱“六國宮殿”。統一後秦始皇又將全國富豪12萬戶遷到咸陽,從而使這裡人口激增到將近百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戰國時期魏國曾在洛河下游建上郡楚國漢江中游設漢中郡。秦統一后,分天下為36郡。陝西北部為上郡,治所在膚施(今榆林市南部);陝南為漢中郡,治所在南鄭(今漢中市);渭河流域設內史,主管京都附近的畿輔區域。秦朝建立前後,關中的農業已相當發達,土地大量開墾,牛耕普遍採用,已經出現了鐵犁,還修建了鄭國渠,灌田4萬頃。秦始皇陵西側出土的銅車馬和御俑及其它兵器,工藝水平很高,說明秦代手工業已有很大發展。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其子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省宿縣東南)起義,9月,劉邦項羽分別在沛縣(今屬江蘇省)和吳(今蘇州市)起義。公元前207年8月,趙高在咸陽殺秦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嬰,貶號為秦王。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率軍取道武關(今陝西省商南縣)、藍田(今陝西省藍田縣),到達霸上(今西安市東南),子嬰投降,秦朝滅亡。

西漢時期

公元前206年2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把陝西關中和陝北地區分封給秦朝的3名降將;章邯為雍王,轄咸陽以西地區,都廢丘(今陝西興平縣);司馬欣為塞王,轄咸陽以東地區,都櫟陽(今陝西臨潼區);董翳翟王,轄陝北地區,都高奴(今陝西延安市一帶)。陝西代稱“三秦”一詞由此得名。公元前206年8月,漢王劉邦軍偷渡陳倉(今寶雞),襲擊關中,章邯自殺,司馬欣、董翳投降,陝西遂為劉邦所佔。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以項羽失敗而告終。
西漢三輔及周圍郡縣圖
西漢三輔及周圍郡縣圖
劉邦建立西漢,2月即皇帝位於氾水(今山東曹縣附近);5月漢高祖劉邦接受婁敬張良建議將國都遷往關中。先都於櫟陽(今陝西臨潼區),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從櫟陽遷都長安,又稱西漢京師。
西漢時,將秦的內史管轄的渭河流域地區一分為三:即京兆尹,轄渭河以南地區;左馮翊,轄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區;右扶風,轄今咸陽以西地區。史稱為“三輔”,治所均在長安城
西漢京師長安,位於今西安城西北10公里處,是先有宮城,後有外郭。漢高祖劉邦五年(公元前202年),漢在原秦興樂宮的基礎上建了長樂宮。公元前200年,又始修未央宮,兩年後竣工。長安城的修建,據《漢書》記載,是從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正式開始的,於公元前l90年9月基本完工。據史料記載:漢長安城周長65里(約合今26公里),城牆高l2米以上,下寬l2—16米。周圍共有l2個城門,東邊為宣平門(又稱東都門)、清明門(又稱籍田門)、霸城門(又稱青門),南邊為復盎門(又稱杜門、端門)、安門(又稱鼎路門)、西安門(又稱平門),西邊為章城門(又稱光華門),直城門(又稱直門)、雍門(又稱西城門),北邊為橫門(又稱便門)、廚城門、洛城門(又稱高門)。每座城門各有3個門洞,寬約6米。城外有壕水環繞,寬3丈,深2丈。由於城牆建於長樂、未央兩宮之後,走向隨宮殿建築位置而變化。除東城牆為直線外,南、西、北處都有曲折,整個城呈一個不規則的方形,南像南斗星,北像北斗星,因此有“斗城”的稱號。城內總面積973頃,有8條大街,160個巷裡,分東市、西市等9個市區。城內中、南部為宮殿、官署和高官顯貴居住區,約佔全城面積的2/3以上;東部和西部為商業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公元2年,長安城內人口“為戶八萬八百,人口二十四萬六千二百”。有關專家認為,這個數字偏低,每戶以5口人計算,當在40萬人以上,50萬人左右。長安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的城市,當時世界上只有歐洲的羅馬城可以與之媲美。
西漢時期是陝西的興盛時期。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8年),西漢的國勢達到頂峰。據《漢書·食貨志》記載,“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史記·貨殖列傳》中也說:“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西漢時期陝西農業經濟發達,主要得益於水利事業的發展和農業技術的提高。關中先後開鑿了漕渠龍首渠、六輔渠、白渠、靈軹渠和成國渠等6條漕運和灌溉渠道,從而使關中平原形成了灌溉渠道網。漢武帝時期搜粟都尉趙過創造了代田法,還創製了耬車(一種三腿的播種工具)和耦犁(三人二牛的耕作方式,深耕、翻土、培壟一次進行)。這些新的耕作方法和農具的推廣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漢成帝年間議郎氾勝之寫了一部農學著作,後世稱為《氾勝之書》,系統地總結了陝西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當時鐵器已廣泛使用,並在全國產鐵和冶鐵之地設置有鐵官,在今陝西境內就設置有5處,即鄭縣(今華縣)、夏陽(今韓城市)、雍城(今鳳翔縣)、漆縣(今彬縣)、沔縣(今勉縣)。西漢時期紡織業也有很大發展,朝廷在長安設有東、西織室,集中了織工數幹人,專門為皇室生產高級絲綢綾絹。1957年5月在西安灞橋出土了西漢早期裹銅鏡用的紙張殘片,是用大麻和薴麻纖維製成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張,已被定名為“灞橋紙”。l956年在長安縣洪慶村西漢墓出土了一對人字紋齒輪,說明當時已經懂得了用齒輪傳動力。建築業在西漢時期達到了一個新水平。西漢建築遺址上遺留的漢磚,質密、體大、量重,分有長形、方形與空心磚多種,磚的正面多有裝飾圖案;漢瓦當質地優良,一般為圓形,面上裝飾有陽紋的圖案或文字。西漢時期長安城內有9個集中的市場,其中西部6個,東部3個。每個市場都有圍牆;市場中修建了高達5層的市樓,名叫旗亭。這說明西漢時期商業也有較大發展。
西漢時期,長安的文化教育事業也有發展。長安當時藏書很多。劉邦入關時,蕭何首先把秦丞相府的文書檔案收存保護起來。公元前l91年,漢惠帝劉盈解除了民間不準藏書的禁令。漢武帝“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漢書·藝文志》)。漢成帝劉驁“使謁者陳群求遺書於天下”(《漢書·藝文志》),並分類整理、收集到長安的書籍共596家、l3269卷,分藏在長安城內的石渠、延閣、廣內、蘭台、麒麟天祿等閣。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今陝西韓城市人)就曾參考這些藏書,在長安寫成了我國第一部歷史名著《史記》。劉歆在繼承其父劉向整理書籍的事業中,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目錄學著作《七略》。學校在漢初尚不發達。漢武帝在長安設立太學,起初僅為博士官置弟子50人,到漢成帝末年(公元前7年前後),學生增加到3000人,並且形成許多學派。全國各地都選送青年到長安留學。
西漢時期,長安同西方許多國家建立了友好往來的關係。公元前l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今陝西城固縣人)帶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13年後(公元前126年)張騫返回長安,報告了旅途經過和西方各國的地理、物產、風俗習慣等各種情況,使西漢王朝對西方各國有了正式了解。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派張騫率領300人,攜帶大量財物出使西域,到達烏孫(今伊犁河流域)后,張騫分遣副使去大宛(今中亞費爾干納)、康居(今中亞撒馬爾罕)、月氏(今阿姆河北)、大夏(今阿姆河南)等國。後來烏孫和這些國家都先後派代表隨漢使者來到長安,“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漢書·西域傳》)。張騫以後,長安形成了出使西方各國的熱潮。西漢王朝每年都要派出使團,多則十餘次,少則有五、六次,每次使團人數少則十餘人,多則一百餘人。張騫和他以後的使臣帶回了西域的葡萄、胡桃、石榴、胡豆、黃瓜、苜蓿、蔥、蒜、芝麻等植物種子,西方各國的使者和商人,帶來了駿馬、香料、寶石、火烷布石棉布)和許多珍禽異獸;我國的絲綢、漆器、竹器、黃金、白銀以及鑄鐵和農耕技術,也從長安傳往西方。9年,王莽廢孺子嬰,建立新朝。23年2月,綠林軍擁立劉玄為皇帝(年號更始),9月攻入長安,王莽被殺。24年2月,劉玄遷都長安。25年6月,赤眉軍華陰劉盆子為皇帝,9月攻入長安,推翻劉玄。赤眉軍后被劉秀所敗。

東漢魏晉南北朝

25年6月,劉秀在洛陽建立東漢王朝。關中仍保留“三輔”稱號,長安仍維持京兆府的名義,漢中郡由益州刺史轄(治所在成都),陝北屬并州刺史轄(治所在晉陽)。
東漢三輔及周圍郡縣圖
東漢三輔及周圍郡縣圖
東漢末年(190),關東軍閥推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董卓漢獻帝劉協西遷長安。l92年4月,王允呂布等謀殺董卓。6月,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樊稠等攻入長安,“放兵虜掠,死者萬餘人。”(《後漢書·董卓傳》)。195年,李傕、郭汜、樊稠又互相攻殺,陝西經歷了一次大浩劫,“長安城中,盜賊不禁,白日虜掠……人相食,白骨累積,臭穢滿路”(《後漢書·董卓傳》)。“二、三年間,關中無復人跡。”(《通鑒紀事本末》第八卷)。
三國時期,陝西關中屬魏的雍州所轄,治所在長安;今石泉以東陝南各縣,屬魏的荊州所轄(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野);陝南西部為蜀地益州所轄(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陝北各處,為羌胡各族的游牧地區。
313年,晉懷帝被殺,司馬鄴在長安即位,是為晉愍帝。316年8月,劉曜進兵關中,11月,晉愍帝出降,西晉從此滅亡。319年,劉曜改國號為趙,定都長安,史稱前趙。前趙時期,關中和商洛地區為其所轄。陝北由後趙佔據,漢江上游為成國佔據,今石泉以東地區為東晉轄地。328年,後趙羯人石勒在洛陽生俘劉曜,次年進軍關中,取長安,前趙亡。
曹魏雍司梁部分郡及蜀漢益州北部圖
曹魏雍司梁部分郡及蜀漢益州北部圖
350年,氐人苻洪乘後趙內亂進軍關中,次年其子苻健在長安稱帝,史稱前秦。357年,苻堅即位。370年,苻堅用謀士王猛的建議,遷燕地王公及鮮卑人4萬餘戶到長安;次年,又遷關東豪強和其他少數民族l5萬戶到長安和關中,關中經濟較前有所恢復。384年3月,鮮卑人慕容泓據華陰,自稱雍州牧、濟北王,4月建元燕興(史稱西燕)。385年,慕容沖率西燕兵戰敗前秦入長安。
386年4月,姚萇乘西燕內亂攻入長安,改國號大秦,史稱後秦。後秦時期,關中和陝北為其統治,陝南地區為東晉所佔。417年8月,東晉劉裕攻入關中,後秦亡。
413年3月,曾投奔後秦姚興的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年建立大夏國),在朔方之北、黑水之南,建國都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紅墩界鄉)。418年,赫連勃勃率大軍南下,攻陷咸陽,佔據長安,稱帝,改元昌武。419年,赫連勃勃還都統萬城,留太子守長安。425年,赫連勃勃死。次年,北魏攻佔了統萬城和長安。
535年,鮮卑人宇文泰立南陽王寶炬為帝,都長安,史稱西魏。西魏時期,陝西關中、漢江上游,均為其控制。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覺嗣爵。
557年,宇文覺稱天王,建立北周。581年,北周為隋所代。

隋唐時期

隋關中朔方漢川諸郡圖
隋關中朔方漢川諸郡圖
581年2月,北周相國楊堅廢周建隋,是為隋文帝。隋初仍都漢長安城。582年,由太子左庶子宇文愷設計,開始在龍首原南邊(漢長安城在龍首原北)營建新城大興城(因楊堅在北周時曾被封為大興公,故用此名)。大興城先建宮城,583年遷都於此。隋煬帝楊廣大業九年(613)修建了外郭城。大興城平面布局十分規整。外郭城近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556米,周長36.7公里,總面積84平方公里。外郭城的東、西、南三邊共設9座城門:西牆由北往南為開遠門、金光門延平門;南牆由西往東為安化門、明德門、啟夏門;東牆由南向北為延興門春明門通化門。除了正南門明德門設5個門洞外,其餘的門均開3個門洞。外郭城以北是大興苑。《長安志》六卷記載,大興苑“東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隋煬帝在營築外郭城的同時,並開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引滻河、交水、潏水入城。城內靠北牆中央為宮城,正殿稱大興宮。宮城正南為皇城。城內還有l4條東西向街道和11條南北向街道,以朱雀大街為南北中軸線,兩側主相對稱。全城有109坊。
隋代,文帝廢郡存州,煬帝改州為郡。陝西分由17個郡(州)管轄。其轄地全在陝西境內的有9個郡(州):京兆(雍州,治所在今西安市),馮翊(同州,治所在今大荔縣)、扶鳳(岐州,今寶雞鳳翔縣)、上郡(敷州、今富縣)、雕陰(上州,今綏德縣)、延安延州,今延安市)、上洛商州,今商州市)、漢中梁州,今漢中市)、西城(金州、今安康市);其轄地部分在陝西境內的8個郡(州):榆林勝州,治所在今內蒙古准格爾旗)、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靖邊縣北)、鹽川(鹽州,治所在今定邊縣)、弘化(慶州,治所在今甘肅慶陽)、北地(豳州,治所在今甘肅寧縣),河池(鳳州,治所在今寶雞鳳縣),順政(興州,治所在今略陽縣)、義城(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廣元)。
604年楊廣弒父殺兄奪取帝位后,施行暴政,激起民變。617年9月,從太原起兵李淵渡過黃河,攻佔朝邑(今陝西大荔縣東),11月佔領長安,立代王楊侑恭帝,自為大丞相。618年5月,李淵逼恭帝禪位,正式稱帝,定都長安,建立了唐王朝。
唐代京畿關內山南諸道圖
唐代京畿關內山南諸道圖
唐長安城沿用隋大興城的舊制,不斷修建。唐高宗永徽五年(654)3月和ll月,工部尚書閻立德率人重修外郭城。據今實測,唐長安外郭城東西寬9500米,南北長8470米,周長35.5公里。城內由宮城、皇城、市民居住區組成。宮城位於全城正中的北部,唐初只有太極宮一處(原隋大興宮),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居住三十多年。貞觀八年(634),李世民在宮城東北角禁苑內的龍首原上修永安宮,讓其父李淵居住,次年改名大明宮。唐高宗李治龍朔二年(662)開始對其加以擴建,次年唐高宗從太極宮搬到大明宮居住和處理朝政。此後,唐歷代皇帝都住在大明宮。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唐玄宗將原來的舊居改成興慶宮,並幾度擴建。皇城在宮城的南面,東西與宮城相等,北和宮城的承天門、南和外郭城的明德門相對。城內南北7街,東西5街,其間並列尚書省太僕寺御史台鴻臚寺、都水監等百官辦公的衙署。市民居住區以承天門大街為中軸,分為東西相等的兩部,有南北大街11條,東西大街l4條,供老百姓居住和商賈之用的坊市共114坊。整個長安城中,宮城約佔全城總面積的3.7%,皇城約佔6.3%,居民區114坊約佔63.8%,其餘為道路、河渠等設施所佔。
唐代的行政設置,在州(郡)之上加設道一級。唐初全國為l0道,今陝西的關中和陝北屬關內道管轄,陝南屆山南道。唐中葉,全國分l5道,陝西屬4個道管轄:從關內道分出京畿道,轄今長武韓城一線以南,寶雞、鳳翔以東地區,治所在長安;關內道由京官遙領;今安康市以東屬山南東道,治所在今湖北襄樊;今安康市以西為山南西道,治所在今漢中市。唐代還在陝西境內設了三個府:京兆府(治所在長安)、鳳翔府(治所在今風翔縣)和興元府(治所在今漢中市)。
唐代是中國古代的鼎盛時期,也是古代陝西最繁榮的時期。唐代長安人口最多時超過1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長安城內手工業很發達。如唐玄宗時“宮供貴妃院織錦刺繡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造,又數百人。”(《舊唐書·楊貴妃傳》)“少府監有綾錦坊巧兒三百六十五人,內作使綾匠八十三人,掖庭綾匠一百五十人,內作巧兒四十二人。”(《舊唐書·百官志》)1970年10月,在西安市何家村發現了兩瓮窖藏文物計千餘件,其中金銀器270件,製作十分精美。唐代的瓷器製作,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唐三彩是陶瓷工業的新品種,耀州青瓷也很有名,今在唐代皇陵和貴族墓葬中多有出土。
唐代長安是全國的商業貿易中心。城內的東市和西市,是專門經營商業的地方,朝廷設有東西市局、平準局進行管理。西市有衣肆、墳典肆、藥材肆、波斯邸、絹行、秤行、麩行、帛行、寄附鋪等各種行業,還有專為大商人存放錢幣的櫃坊。商業分工很細,有以專賣穿錢繩為生的商人。東西市之外,在興道、務本、長興靖安、宗仁、永樂、宣平、布政等坊內都有旅舍、寄舍,頒政坊有餛飩曲,勝業坊有賣餅的,長樂坊出酒,宗仁坊多樂器店。唐代一般使用銅錢,攜帶不便,在唐憲宗時,長安出現“飛錢”(亦稱便換),類似轉帳支票,為商品交易提供了很大方便。
唐代長安的科技文化也十分發達。岐州雍縣(今寶雞鳳翔縣)人李淳風主持編修了新曆法《麟德歷》,創製了新型銅製渾天儀,並同他人一起整理註釋了《九章算經》、《周髀算經》、《綴術》等l0部有名的算經。著名地理學家賈耽,繪製了《海內夷圖》,編纂了《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李吉甫編纂了《元和郡縣誌》。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京兆華原,即今陝西耀縣人),收集了許多散在民間的秘方、單方,著有《急備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這是我國最早的兩部醫學巨著,對後世醫學影響極大。唐代設有史館編纂史書,開創了官修史書的制度。二十四史中的《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等都是唐初在長安編成的。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縣)人杜佑編纂的《通典》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論述典章制度的史書。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在長安竭力推行“古文運動”,千古名篇《師說》就是他803年在長安寫成的。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唐代的大多數詩人在長安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李白初到長安,以《蜀道難》被譽為“謫仙人”。他在陝西創作了許多不朽的詩篇。“詩聖”杜甫詩歌流傳下來的共有1400餘首,其中在長安創作的有200多首,《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塞蘆子》、《留花門》等輝煌詩篇都是在長安一帶寫成的。白居易的《新樂府》、《秦中吟》等數十首詩寫於長安及其附近,著名的《長恨歌》是806年其任周至縣尉時寫下的。京兆萬年人杜牧,著有千古名篇《阿房宮賦》和《過華清宮》等七絕。大詩人王維在長安居住數十年,膾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就寫於長安。王維晚年在藍田輞川居住,把自己的田園詩彙集成冊,題名《輞川集》。
唐長安城內集中了全國著名的畫家和畫工。唐初的閻立德、閻立本,盛唐時期的吳道子李思訓、韓干、張萱中唐時期的周昉、韓晃,都在長安留下了不朽之作。唐代壁畫水平十分高超。關中地區發掘、整理的諸唐墓中,有大批精美的壁畫。
唐代書法藝術是我國古代書法史上的一個高峰,名家輩出,各具特色。今西安碑林里保留了歐陽詢書的《皇甫誕碑》,歐陽通書的《道因法師碑》,褚遂良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顏真卿書的《郭家廟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徐浩書的《不空和尚碑》,柳公權書的《玄秘塔碑》、《馮宿碑》,懷素書的《東陵聖母帖》、《藏真律公帖》、《千字文》和以篆書著名的李陽冰、以隸書著名的韓擇木等書法大家的筆跡。歐陽詢晚年精心之作《九成宮醴泉銘》,現存陝西麟游縣九成宮遺址。
唐代長安的教育也十分發達。唐代在長安城設立的國子監為最高教育機構,下轄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前三學主學儒家經典及時務策論,律學學律令,書學學書法及《說文解字》等文字學,算學學《九章》《綴術》等算術。門下省還設弘文館東宮設崇文館。太醫署、太僕寺等朝廷機構也設專業學校。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將《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孝經》、《論語》、《爾雅》等十二經,刻石成碑,共用114石,表裡刻字,共228面,立於國子監之內,作為範本。因作於開成年間,史稱開成石經,現存西安碑林。
唐代的長安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唐六典》記載,唐王朝曾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人通過陸路或海路前來長安。長安設有鴻臚寺、禮賓院等機構,專門負責接待。大明宮內的麟德殿是唐代宮廷接見外國使臣的重要場所之一。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前的61座王賓使臣雕像和章懷太子墓道東壁的禮賓圖,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唐代中外友好往來的場面。同唐朝關係較為密切的主要有波斯(伊朗)、日本、印度等國。當時在長安西市有許多波斯商人經商,設有波斯邸。在西安出土的多枚波斯錢幣,就是證明。據史書記載,唐代200多年間,日本派遣唐使達19次之多;唐代長安的外國學生中,以日本學生為最多。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6月,安祿山軍攻破潼關,唐玄宗等倉皇逃出長安。叛軍在長安大肆燒殺搶劫3天,長安城被掠奪一空。757年9月,唐代名將郭子儀(華州鄭縣,即今陝西華縣人)收復長安。“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國勢逐漸衰敗。881年,黃巢率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在大明宮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883年2月,沙陀貴族李克用帶兵進入關中,4月黃巢率軍退出長安。904年,朱溫強迫昭宗遷都洛陽,長安城被徹底破壞。

宋元時期

北宋建立后,行政設置改道為路。宋初設陝西路。之後,行政區劃變化,陝西的大部分歸興軍路(治所在今西安市)管轄;今麟游、周至以西,南至鳳縣、留壩、屬秦鳳路(治所在今甘肅省天水市);今佛坪、鎮巴以西屬利州路(治所在今漢中市);今寧陝、石泉以東屬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今神木、府谷、佳縣屬河東路(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今榆林、橫山、靖邊、定邊等縣為西夏據有。
北宋永興軍秦鳳利州京西南諸路部分圖
北宋永興軍秦鳳利州京西南諸路部分圖
1038年,黨項人李元昊建立大夏,陝北部分地區為其控制。宋夏之間時戰時和幾十年,陝北是主要戰場之一。1040年至l042年,范仲淹知永興軍、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今延安市嘉嶺山下留有范仲淹手書石刻和“范公井”等遺跡。從l078年開始,沈括知延州4年,經營陝北邊防。1127年,金滅北宋。當年12月,金將洛索率軍進攻關中,大掠後退走。1128年8月,金軍再攻關中,陝北大部和關中東部均為金佔有。金在今陝西境內設有京兆府路(轄今銅川、韓城以南,乾縣、武功以東,鎮安、山陽以北,治所在今西安市)、鄜延路(轄京兆府路以北至米脂、保安,治所在今延安市)、還有鳳翔路(京兆以西,治所在今鳳翔縣)、慶原路(今陝西淳化、永壽諸縣西北屬之,治所在今甘肅省慶陽市)、河東北路(今神木、佳縣、吳堡諸縣屬之,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利州西路(今鳳縣、留壩、略陽諸縣屬之,治所在今略陽縣)、利州東路(利州西路以東、京兆府路以南諸縣屬之,治所在今漢中市)。今榆林、橫山、靖邊、定邊諸縣仍為西夏所佔。
元代陝西行省全圖
元代陝西行省全圖
1206年,蒙古汗國建立。1222年11月,蒙古將領木華黎率軍先後佔領同州(今陝西大荔縣)、蒲城。l230年6月,蒙古軍破金京兆(今西安市);10月佔領同(今大荔縣)、華(今華縣)等陝西東部;次年4月佔領鳳翔,8月破鳳州(今寶雞西南),占興元(今漢中)、洋州(今洋縣)。1234年,金滅。l253年,蒙古大汗分封諸王,關中成為忽必烈的封地。l271年,忽必烈遷都燕京(后改為大都),國號為“元”。1272年,忽必烈封第三子忙哥剌為安西王,建藩於陝西。元代在路之上設行中書省。陝西行省(治所在今西安市)的轄地包括今陝西全境,還有甘肅蘭州以東和內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元代中葉,安西王府被廢除,安西路改名奉元路。
宋元時期,陝西經濟特別是農業經濟有較大的恢復和發展,以水利事業較為突出。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陝西灌田面積由宋初2000頃擴大到6000頃,回升到唐中期的水平。北宋中期,陝西糧食連年豐收。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陝西轉運使包拯上奏云:“陝西累歲豐熟,今秋又大稔”。(《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71)耀州瓷的生產在北宋達到鼎盛時期。石油的使用和開採也始於宋元。沈括在陝期間,對陝北石油進行了詳細考察,斷定:“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此物后必大行於世”(《夢溪筆談》)。范仲淹經略西北時,已以石油作軍中照明與燃料之用。沈括還親自試驗以石油燃燒產生的煙黑制墨,獲得成功。到了元代,陝北石油的開發與利用又有新的發展。當時已在延長、延川鑿井採油。石油除用於照明、制墨、軍用之外,還用於治療牲畜疥癬等皮膚病,政府已把石油納入正式貢賦之中。

明清時期

1368年1月,朱元璋稱帝,國號明。l369年3月,明軍徐達部進入陝西。4月佔領奉元城,遂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同月克鳳翔。5月克延安。8月陝西平。
明代陝西省全圖
明代陝西省全圖
明代在元的行省基礎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國設13個布政使司。陝西布政使司轄今陝西全境和甘肅嘉峪關以東、今寧夏和內蒙古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東部分地區。明代實行封王建藩,陝西布政使司境內有7個藩王,其中3個封在今陝西境內:洪武十年(1378)封於西安的秦王、宣德九年(1429)封於鳳翔的鄭王、天啟七年(1627)封於漢中的瑞王。
明代對西安城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唐末昭宗遷往洛陽后,公元904年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京兆尹韓建,放棄了被朱溫徹底破壞的外郭城和宮城,僅將原來官署所在的皇城加以整修,封閉了皇城的朱雀(南城中門)、安福(西城北門)、延禧(東城北門)三座城門,北開玄武門,整修的新城區面積大大縮小。1374—1378年間,都督濮英主持擴建了西安城垣,西、南兩面城牆在韓建時的基礎上增高加固,東、北兩面城牆在原城郭之外新建,使西安城的長、寬均比元代奉元路城擴大了30%,城區面積擴大了80%。1526年,巡撫王藎重修了城樓。1568年,巡撫張祉給城牆(原是土牆)外面砌了一層青磚。崇禎年間,陝西巡撫孫傳庭加修了4座關城。明代還在西安城內修建了兩座醒目的建築——鐘樓和鼓樓。
1556年1月23日午夜,陝西華縣發生了八級(據當今科學家估算地震烈度達11度)大地震。關中東部的華州、渭南一帶頃刻間變成一片廢墟,90多個縣(除陝西外,還有今甘肅、山西、河南等省)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直接死亡人數83萬。
清代陝西省政區圖
清代陝西省政區圖
1628年11月,陝西府谷縣人王嘉胤率農民起義,白水縣農民王二率眾與之會合。同時,陝西清澗縣人王佐掛在陝西宜川、陝西安塞縣人高迎祥、漢南王大梁先後響應。1636年高迎祥犧牲,李自成(陝西米脂人)被推為闖王。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當年10月,李自成兵分兩路進軍關中,破西安,11月佔領關中、陝北。1644年1月,李自成改西安為長安,號為西京,正式建國,國號大順。1644年3月,李自成攻佔北京。1644年6月,李自成從北京退返西安。1644年12月,清軍攻入陝北,1645年1月攻破潼關,李自成率軍經藍田、商州、退往湖廣。1645年2月,清軍佔據陝西全境。
清代廢去明布政使司的稱號,仍稱行省或省。清初陝西省轄今陝西全部,今甘肅、寧夏和青海東部。康熙二年(1663),以陝西右政使駐鞏昌(今甘肅省隴西縣),五年(1666)改為甘肅布政使,移駐蘭州;左布政使仍駐西安,管理西安、延安、鳳翔、漢中四府及興安州。從此陝甘分治,陝西的區域最後確定。明清兩代陝西省治均在西安。清順治六年(1649),將明西安城東北部划作駐防城,通稱滿城。
1900年,在義和團運動影響下,陝西也發生了反洋教鬥爭,燕子砭(屬寧強縣)教案、三邊(靖邊、定邊、安邊)教案是其中兩次規模較大的反教會鬥爭。
1900年8月,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西逃,於l0月26日到達西安。《辛丑條約》簽訂后,慈禧等於l901年10月6日由西安起程回京。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10月22日,陝西革命黨人領導新軍在西安起義響應,是北方第一個響應起義的省份。23日下午,起義軍攻破滿城,西安光復。10月27日,陝西軍政府成立。西安光復后,除漢中(1912年4月光復)外,全省大部於11月底光復。

民國時期


北京政府時期

(1921——1927年)
中華民國的疆域是繼承清朝政府而來,地方行政建置仍以省為主。民國元年(1912)廢除道制,以府、州、廳直隸行省,2年2月廢除府、州、廳制,將州、廳改為縣,3年元月設立道,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全國分為22省,蒙古、西藏兩個地方及熱河、綏遠、察哈爾、川邊4個特別區。

南京政府時期

(1928——1949年)
民國陝西政區圖
民國陝西政區圖
南京政府時期,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過兩次大的變動,一次是民國17年(1928)廢除道制,改為省、縣2級制;另一次是民國20年(1931)以後,為了強化反動統治,鎮壓革命力量,又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區”,專員兼保安司令。全國分設28個省和西藏、蒙古兩個地方。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共有35個省、一個地方(西藏)、13個直隸市和海南特別行政區。在今陝西省境內當時設有兩個省級行政機構。
•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9月——1945年8月)
陝甘寧邊區地圖
陝甘寧邊區地圖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陝甘地區的勞苦大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了清澗、渭華、栒邑和耀縣等數次武裝起義,組織工農紅軍,進行游擊戰爭,開展土地革命,先後創建了陝甘邊和陝北兩塊革命根據地。1933年4月5日,中共陝甘邊特委在照金薛家寨成立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臨時政權),10月照金根據地失陷。
1934年2月25日,在南梁革命根據地的四合台(今屬華池縣南梁鎮)召開群眾大會,重新成立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11月7日又在荔園堡(今名南梁鎮)召開軍民大會,正式成立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政府機關駐寨子灣。1935年4月下旬,陝甘邊蘇維埃政府遷駐安塞縣閻家溝(今屬甘泉縣橋鎮鄉),9月遷駐義子溝(今屬甘泉縣下寺灣鄉),轄有華池、慶北、赤安、定邊、安邊、靖邊、安塞、膚施、紅泉、宜川、鄜縣、中宜、永紅、新正、寧縣、赤水、淳耀等17縣。
1935年1月29日,中共陝北特委在白廟岔(今屬安塞縣坪橋鄉)召開陝北革命根據地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陝北省蘇維埃政府。政府機關駐周家嶮(今屬子長縣李家岔鄉),7月3日遷駐永坪鎮(今屬延川縣),10月5日遷駐瓦窯堡(今屬子長縣),轄瓦窯堡市及赤源、子長、秀延、延川、延水、延長、延安、綏德、米西、靖邊、葭縣、吳堡、清澗等13縣。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到
達陝北,為了統一和加強西北各省蘇維埃運動的領導,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瓦窯堡設立了駐西北辦事處(以下簡稱西北辦事處,1936年7月遷駐志丹縣),將陝甘邊和陝北兩個蘇區劃分為陝甘、陝北兩個省和關中、神府、三邊三個特區(由於形勢變化,三邊特區蘇維埃政府未成立)。陝甘省蘇維埃政府駐下寺灣,轄甘洛、赤安、安塞、華池、慶北、定邊、安邊、紅泉、宜川、膚施、鄜縣、中宜12縣。1936年5月,為配合紅軍西征,開闢陝甘寧三省交界新蘇區,西北辦事處決定將陝甘省改設為陝甘寧省,省蘇維埃政府初駐赤安縣劉渠子(今屬吳旗縣洛源鄉),7月遷駐環縣河連灣,12月又遷駐曲子鎮(今屬甘肅省環縣)。1937年春,轄曲子、環縣、定環、定邊、安邊、鹽池、赤安、赤慶、華池、固北、合水、預海12縣。陝北省蘇維埃政府初駐瓦窯堡,1936年7月遷駐子長縣譚家營(今屬安塞縣),1937年1月又遷駐蟠龍鎮(今屬延安市),轄蟠龍直屬區及安定、秀延、子長、安塞、志丹、橫山、靖邊、新城、延川、延水、延長、延安、清澗、綏德、吳堡、甘洛、紅泉、宜川、膚施、鄜縣、中宜21縣。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駐新正縣馬家堡(今屬旬邑縣職田鎮),轄新正、寧縣、永紅、赤水、淳耀5縣;神府特區蘇維埃政府初駐神木縣楊家溝(今屬賀家川鎮),1937年1月遷駐溫家川(亦屬賀家川鎮),轄神木、府谷、葭蘆、葭北、榆林、赤綏6縣及神城區。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和幫助下,蔣介石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條件,事變和平解決,國共第二次合作,全國出現了一個抗日新高潮。1937年2月,為了進一步團結全國各族各階層人民共同抗日,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取消兩個政權的對峙局面,並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國民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改善人民生活;迅速完成抗日準備,共同抗日救國的五項要求和共產黨保證在全國範圍內停止使用武力推翻國民政府的政策;將工農民主共和國政府改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將工農紅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和軍事委員會指導;將蘇維埃民主制改為抗日民主制,實行普遍的民主政治,在特區內停止沒收地主的土地等四項保證。3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駐西北辦事處正式宣布改蘇維埃民主製為抗日民主制,並改名陝甘寧特區政府,5月又改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公布了《陝甘寧邊區議會及行政組織綱要》和《陝甘寧邊區選舉條例》。7月15日,以周恩來、博古、林伯渠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和以蔣介白、張沖、邵力子為代表的國民黨代表團在廬山舉行會議,會上國民黨承認陝甘寧邊區。是月,邊區內普遍開展了民主選舉,建立各縣區抗日民主政府。9月6日,陝甘寧邊區政府正式成立。10月12日,國民政府行政院第333次行政會通過決議,確認陝甘寧邊區為行政院直屬行政區。
為了行政方便,陝甘寧邊區政府先後將陝甘寧、陝北兩省及神府、關中兩特區撤銷,設立慶環、三邊、關中3個分區,分區專署轄9縣,邊區政府直轄1市11縣,共21縣市。1945年,邊區政府共轄5個分區,31縣(市、區)。
•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9月——1950年1月)
1945年9月6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但是,國民黨反動派又發動內戰,調集80萬軍隊進攻解放區,於是陝甘寧邊區政府脫離國民政府,各縣抗日民主政府均改名縣政府。1947年2月中旬,蔣介石從陝南、豫西、山西等地調集胡宗南等部7個旅13個團進攻陝甘寧邊區;3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總部及陝甘寧邊區等黨政機關撤離延安,轉戰陝北;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1948年4月22日收復延安,陝甘寧邊區政府又遷回延安城。
1946年到1949年,榆橫、神府及關中地區相繼解放。1949年2月下旬增設黃龍分區,3月增設榆林、大荔2分區,將晉綏邊區行政公署撤銷,另設晉南和晉西北(后併入晉南行政區)2個行政公署,來隸陝甘寧邊區政府;4月增設西府分區(后改名邠縣分區);5月又增設渭南、咸陽、寶雞3分區及西安市,並撤銷延屬分區,設立陝北行政公署;6月14日邊區政府遷駐西安新城;7月增領伊盟自治區;8月增領甘肅行政區;9月增領寧夏、新疆、青海3省;10月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所轄之陝南行政區來屬。1950年1月1日晉南行政區往屬山西省,伊盟自治區往屬綏遠省;1月8日甘肅行政區改為甘肅省,成立省政府;1月10日成立陝西省人民政府;1月19日西北軍政委員會成立,陝甘寧邊區政府完成使命,宣告結束。

現代


1950年2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

第一期

(1950——1957年)
1950年在今陝西省境內設有兩個省級行政機構,一個是陝西省,一個是西安市,均屬西北軍政委員會(后改為西北行政委員會)管轄。陝西省人民政府駐西安市。1950年5月全省整編為榆林、延安、綏德、渭南、咸陽、寶雞、商雒、安康、南鄭(當時未成立專員公署,由陝南行政公署代行職權,1951年2月正式改為南鄭專署)9個專區及長安1個直屬縣,專區轄96個縣、市。1953年1月撤銷咸陽專區;3月西安市改為中央直轄市;6月寶雞、南鄭2市改為省轄市。1954年6月,西安市劃歸陝西省領導。1955年5月將陝西省人民政府改稱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各縣人民政府亦改稱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10月撤銷綏德、寶雞、渭南3個專區。全省設有5個專區,1個地級市,3個省轄縣級市,41個直屬縣。專區轄54個縣和2個中心區,地級市轄9個區。縣以下設置區和鄉。

第二期

(1958——1960年)
1958年12月撤銷府谷等49縣(區),合省合併為5個專區,1個地級市,3個省轄縣級市,11個直轄縣。專區轄32個縣和1個縣級市,地級市轄7個區4個縣。1960年12月省人民委員會仍駐西安市,領5個專區,3個地級市,1個省轄縣級市,5個直轄縣。專區轄31個縣和1個縣級市,地級市轄4個區11個縣。縣以下設有公社。

第三期

1961年9月恢復43個縣的建制,新設太白縣,復設寶雞、咸陽、渭南3個專署。全省共有8個專區,1個地級市。專區轄90個縣、4個縣級市,地級市轄4區1縣。1966年全省共有8個專區,1個地級市,2個省轄縣級市。專區轄92縣,地級市轄5區1縣和1個縣級市。1968年5月1日成立陝西省革命委員會,取代了陝西省人民委員會的行政職權。1969年10月全省將專區改稱地區,成立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為省縣之間的一級地方行政機構。同時各縣亦相繼成立縣革命委員會。1979年10月,根據新憲法的規定,將各級革命委員會一律改為人民政府,撤銷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地區行政公署,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1982年省政府仍駐西安市,領7個地區,3個地級市。地區轄3個縣級市、90個縣,地級市轄12個區、13個縣。縣以下設有區和公社。
1980年6月20日,中共陝西省委決定(陝發69號),撤銷寶雞行政公署和中共寶雞地委,寶雞市領導渭濱、金台2區及寶雞等11個縣,8月1日起正式對外辦公。同年7月8日,國務院批複(國發187號),同意撤銷漢中縣,復設漢中市。
1983年10月5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部分地改市及調整行政區劃的通知》(陝政發174號),經國務院批准:1、撤銷咸陽地區,設立地級咸陽市,原咸陽市改為秦都區;原咸陽地區的興平、三原、涇陽、乾、禮泉、永壽、彬、長武、旬邑、淳化10縣和寶雞市的楊陵區、武功縣改隸咸陽市。2、將渭南地區的臨潼、藍田2縣和咸陽地區的周至、戶、高陵3縣劃歸西安市管轄。3、將延安地區的宜君縣劃歸銅川市管轄。4、撤銷渭南、韓城2縣,設立渭南、韓城2市(縣級)。
1984年3月至8月,在全省範圍內進行政社分設工作,重建區、鄉人民政府。
1988年5月24日,民政部通知(民行批3號),國務院批准將榆林縣、安康縣、商縣,分別改為榆林市、安康市和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