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姓

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

黎姓,中華姓氏,黎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漢族黎氏源於商代、西周時期的黎國。黎國位於今山西境,先建在今長治市西南,春秋時遷於今黎城縣東北,后其地入於晉。《尚書》中“西伯周文王姬昌)戡(戰勝)黎”,《史記·周本紀》商紂時西伯敗耆國,即此。

歷史發展


姓氏源流

● 源於高陽氏
出自遠古顓頊帝之孫重黎,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重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重黎氏、火正氏,后皆省文簡改為單姓黎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 源於九黎
出自遠古九黎族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九黎,古時為中國南方土著民族之一,相傳為遠古東夷首領少昊金天氏之時的諸侯黎,黎曾被少昊封為火正,負責掌管民事,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黎氏。
● 源於國名
1、商王朝時期有兩個稱“黎國”的諸侯國,皆為遠古“九黎之後”部落的後裔所建:一個在今山西省長治縣西南部,在商王朝晚期被周文王姬昌所滅;另一個在今山東省鄆城縣西部,在商末周初被周武王姬發所滅;兩個商黎國皆滅於姬氏父子之手。這兩個己姓黎國的子孫在滅國之後,皆以故國名為姓氏,稱黎氏,世代相傳至今。
2、出自遠古帝堯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西周初期,周文王、周武王滅己姓黎國之後,將其地分封給帝堯的後裔,爵位為侯爵,並且仍然沿用黎國的名稱,其後有黎侯豐舒。春秋初期,黎國遷都於黎邑(今山西黎城黎侯城)。其後曾多次與狄人發生爭戰,面對強大的北狄,黎侯無以抵抗,遂逃往衛國,之後在春秋中期的周定王尋求晉國的支持,晉景公姬孺出兵驅逐了侵佔黎國的狄人,將逃離在衛國的黎侯送回國都。在周簡王姬夷七年(公元前579年)爆發在隰地交剛邑(今山西臨汾隰縣)的晉、狄兩國“交剛之戰”中,狄軍大敗,晉厲公姬壽曼在回軍途中乘勢乾脆滅了積弱無力且老是成為晉國負擔的黎國,其地為晉國所吞併,成為後來士匄家族的封地。黎國滅亡后,其王族子孫以及部分國民以故國名為姓氏,稱黎氏、犁氏,史稱黎氏正宗。
3、源於商王族子姓分支黎侯國(今山西黎城縣)祖伊之後。商王武丁封其兒子於黎,以統治原祝融氏黎的黎人,侯爵國,古城在今山西長治西。商朝末,周武王滅黎國,黎人分散於各地。武王克商后,封商湯後裔於黎國,后被豐舒所滅,其子孫有黎氏、犁氏。
● 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邾國大夫鄰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大夫鄰子的後裔子孫中,有稱倪黎氏者,其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黎氏、朱氏倪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 源於己姓
出自春秋時期莒國君主黎比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黎比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稱黎比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黎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山東莒城黎氏。
● 源於姜姓
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黎彌之後,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在黎彌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黎彌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黎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山東臨淄黎氏。
● 源於地名
出自戰國時期魏國時期黎丘丈人之後,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在黎丘丈人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黎丘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黎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河南開封黎氏。
● 少數民族
江西樟樹市義成鎮黎氏祠堂內部
江西樟樹市義成鎮黎氏祠堂內部
1、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素黎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2、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京族黎族滿族壯族瑤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黎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黎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1)豐舒。豐舒系商湯後裔。商時有諸侯國——黎國,商末,西伯姬昌攻滅黎國,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湯後裔於黎國,賜為侯爵,其後有黎侯豐舒。豐舒之後,子孫有以國為氏者,稱黎氏,尊豐舒為得姓始祖。
(2)另一種意見認為,黎氏得姓始祖為黎侯,名待考。豐舒是魯國宰相,傷潞子之目,殺君主夫人,奪黎氏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晉侯誅滅豐舒。之所以被尊為祖,是由於斷句錯誤所致。《四庫全書路史》記載:“西伯戡黎武王復以封湯后黎侯豐舒奄之有黎氏犁氏”,正確斷句是”西伯戡黎武王復以封湯后黎侯,豐舒奄之。有黎氏、犁氏。”這樣才符合記載的。而不是“西伯戡黎,武王復以封湯后黎侯豐舒,奄之有黎氏、犁氏。”《左傳·宣公十五年》載:晉景公之姊適潞子嬰兒為夫人,豐舒為政(秦王)而殺之,又傷潞子之目。晉侯將伐之,諸大夫皆曰不可。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俊才雖多,何補焉?不死死一也;耆酒,二也;棄仲章而奪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傷其君目,五也。怙其俊才,而不以茂德,茲益罪也。“晉侯從之。

遷徙傳播

黎氏早期的發源地當是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一帶,即春秋時黎國都城所在地。
早在戰國時期,黎氏族人或因仕宦而處,或因避難而居,西入陝西,東向山東、河北,南徙江蘇、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另據史料記載,此期有梁國人(今陝西韓城)黎喁遷居江右(今江西)。
漢朝時期,有黎朱蒼任長沙相(今湖南長沙),其後代在湖南發展繁衍。
魏、晉、南北朝時期,迫於北方戰亂,黎氏族人大批南遷,南方黎氏隨之而昌盛起來,一直到後代各個時期。據《黎氏族譜》記載,南朝齊有黎僑因功封永樂侯,被奉為明州(今浙江寧波)始祖。
唐朝五代時期,黎氏族人更廣泛地分佈於南北方各個區域,其發展出現了些新特點。黎僑一支傳至黎干時,在京兆(今陝西西安)發展成為望族,於是此支黎氏以“京兆”為郡望堂號,尊京兆尹黎干為開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寧都)縣令,為寧都開基始祖。黎度之孫黎祚,後晉時任職河南太守(今河南洛陽)。
宋朝時期,黎氏族人有徙居福建上杭、寧化者。此時,史冊記載黎氏名人漸多起來,說明黎氏一族勢旺較之前代達到一個新的程度,黎氏族人繁茂於以往任何時期。
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遷居梅州程鄉(今廣東梅縣),被視為入粵始祖,其後子孫有遷居廣東豐順、陸豐等地者。
明朝時期,有山西大槐樹黎氏遷居於湖北、湖南、河南等省。
清朝乾隆年間,有廣東、福建籍黎氏族人入居台灣,進而徙於海外。
根據2006年數據,黎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103位姓氏,尤在粵、桂兩省最為注矚目當代黎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16%,總人口大約近200萬。
換言之,歷史上,黎氏是中國較典型的一個南方姓氏。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黎姓大約有9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二十六位。湖南為黎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黎姓總人口的40%。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江西,這三省黎姓占黎姓總人口的89%,其次分佈於廣東、福建和浙江等省。黎姓主要聚集於湘川贛地區。
明朝時期,黎姓大約有2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2%,闖入了明朝的百家姓,排在第八十八位。宋、元、明600年間,黎姓人人口的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江西為黎姓第一大省,約佔總黎姓人口的42%。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廣東,這兩省黎姓大約佔黎姓總人口的67%,其次分佈於湖南、四川、湖北,這三省的黎姓又集中了21%。宋、元、明600餘年,黎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遷移。
當代黎姓的人口已近200萬,排在第一百零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東。全國形成了以粵桂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分佈狀。黎姓分佈較廣,但不均衡。黎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黎姓在粵桂兩省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粵贛大部、湘桂瓊、四川西北、重慶中部、貴州大部、雲南東部、湖北南部、甘肅南端、青海東南、福建西端,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2%以上,中心地區可達1.5%以上,這部分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4.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6%的黎姓人群。在廣東東端、江西東北、福建中部、浙江西端、安徽南部、湖北大部、雲川渝大部、陝甘南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6%一0.32%,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5%,該地區居住了大約21%的黎姓人群。
當代黎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東、廣西兩省區,大約佔黎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佈於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貴州、重慶、湖北,這八省市又集中了44%。廣東居住了黎姓總人口的29%,為黎姓第一大省。
長期以來,學界多認為西周黎國是商代子姓黎國的延續。隨著山西黎城縣黎侯墓地青銅器的出土,諸家考釋銘文中其中有3個金文,當隸定為“榜”、“槽”,釋為“楷”,與“黎”相通,楷侯即黎侯。西周黎國與商代子姓黎國有別,西周黎國當為武王戡黎之後由周王分封而來的姬姓之國。西周黎國始封君乃伐黎主將畢公高之子。
黎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2位。2013年版《中國四百大姓》排名第82位。

姓氏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京兆郡: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職掌相當於郡太守,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西安市西北),相當於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地。三國魏轄區改稱京兆尹,改官名為太守。此支黎氏,開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紀末,南越趙佗置郡。公元前111年入漢,相當於今越南清化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黎氏很早以前,就南遷越南,並在九真形成望族。越南黎氏為全國第二大姓,歷史上曾建立過前黎朝后黎朝。越南前黎朝皇帝黎桓,本是京兆尹黎乾的後代。
宋城郡:隋時此地為雎陽,是宋朝的治所,宋時改雎陽為宋城,為今河南省商丘縣南。而商丘是子姓始祖閼伯的封地。其後代發展成商王朝子姓王族。到周朝時,又分支為宋國子姓王族,及山西黎侯國王族。黎侯豐舒後裔有一支以“宋郡”為堂號。
堂號
黎陽堂:後周黎景熙曾任黎陽郡太守十二年、拜任史官著作佐郎,其著作史稱“黎陽信史”,子孫以“黎陽堂”為堂號;
黎城堂:周朝黎侯國始祖祖伊,封地在今山西省黎城縣,其後裔有以“黎城堂”為堂號;
經術堂:黎錞,字希聲,北宋四川渠縣寶城區宋場鄉黎家山寨即狀元村人,慶曆三年癸未科即1403年狀元及第,精通經術。宋英宗曾問歐陽修:“蜀中有何名士?”對曰:“文學有蘇洵,經術有黎錞。”封之為“經術博士”。其後見載《荊楚黎氏族譜》,歷次重修,譜面均印“經術堂”;
巴郡堂:黎錞九代孫黎伯賢,由四川渠縣遷居重慶府巴縣西鄉大教場,今屬重慶市渝中區教場口,後裔以“巴郡堂”為堂號;
乾元堂:黎伯賢之孫黎命表,元朝皇慶二年癸丑即1313年探花及第,御賜名曰“命表”。其長子太銘公裔,以“乾元堂”為堂號;
載酒堂:“載酒堂”是北宋時代海南島儋縣文人黎子云的私宅。蘇東坡晩年被貶官到海南儋縣,聞當地人黎子云,家貧好學,躬耕農圃而侍母至孝,又聽說他家有《柳子厚文集》數卷,特往尋訪,成為至交好友,經常柱杖而至。某天,蘇東坡訪黎子云,遇雨,借路旁農家竹笠木屐穿戴。路人見此老頭,雖儒冠儒衣,卻打扮成農舍翁的怪模怪樣,皆笑,路旁籬犬群吠。後人據此描繪成種種“東坡笠屐圖”,流傳於世。蘇東坡苦心教學,當地士子王霄符林許鈺等,常聚集黎子云家,聆聽講學。當地民眾,包括黎族黎氏,爭相載酒攜肉相贈,表達對蘇東坡的尊敬。蘇東坡特書一匾“載酒堂”給黎子云及當地百姓留念。“載酒堂”現為海南島著名人文景觀,建築宏偉,位於距儋縣縣城四十公里的地方。
此外,黎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京兆堂”、“九真堂”、“宋城堂”、“新安堂”、“敦本堂”、“禮序堂”等。

宗祠楹聯

● 四言通用聯
修沙陽志;開孝義門。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永嘉黎靖德嘉祐年間任沙陽縣主簿,代理縣令處理政務,清廉謹慎,善於處理繁雜的事務,又博學能寫文章。曾主持修《沙陽縣誌》,另著有《朱子語類》。下聯指宋代東莞黎宿,為人敦厚而重禮義,鄉鄰都受他的影響而感化。曾割大腿肉為親人治病,受到朝廷旌表。
堂稱載酒;亭號眾香。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儋州人黎子云,兄弟都貧困而好學。文學家蘇軾被貶儋州時,曾拜訪過他們兄弟。他們對蘇軾也很敬重,常常載著酒去見蘇軾,請教學問。蘇軾題其別墅為“載酒堂”。下聯典指清代畫家、詩人黎簡,字簡民,號二樵,又號石鼎道士,廣東順德人,生員。他所住的地方叫百花村,有亭叫眾香亭,有閣叫葯煙閣。擅長畫山水,工詩詞而刻意鍊句,著有《五百四峰草堂詩鈔》、《葯煙閣詞鈔》、《芙蓉亭樂府》等。
蓉城世澤;京兆家聲。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黎氏宗祠“京兆堂”堂聯。
彝倫攸敘;明德惟馨
——佚名撰黎氏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歸義古城舊縣村黎氏家祠聯。
七言通用聯
經術傳家欽北宋;文章華國耀西川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黎氏祠堂聯。
文章惟讀周秦漢;儒術兼通天地人。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北洋軍閥政府總統黎元洪自題聯。
● 十言及以上通用聯
氣壓英雄,丕振狀元令譽;學通經史,堪稱直講才華。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狀元黎淳,字太朴,華容人。天順進士第一。官至禮部尚書致仕。下聯典指北宋朝議大夫黎的事典。黎錞,字希聲,文安人。慶曆進士,英宗以蜀士為問,歐陽修對曰:“文行蘇洵,經術黎錞。”嘗知眉州,蘇軾作《遠景樓記》,稱其“簡而文,剛而仁明,正而不阿”久而民益信之。
仗節三奏,遠景之登樓有賦;簪纓奕世,黎陽之信史堪傳。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前句)典指唐代諫議大夫黎干,戎州人。善星緯術。玄宗時待詔翰林。(后句)典指黎希聲有《登遠景樓賦》。下聯典指北周車騎大將軍黎景熙的事典。黎景熙,字季明,曾官著作佐郎,勤於所職,著述不怠。
誠可配天,此處儼如靖樂園;心能格聖,就中即是武當山。
——佚名撰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潢涌村黎氏宗祠聯
門對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環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長。
——清·翰林學士黎溢海撰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潢涌村黎氏宗祠聯
上苑笑看花,喜稱人物傑出;高堂題載酒,歡迎長者車來。
——佚名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名人黎治事典。下聯典指宋代學者黎子云的事典。黎子云,儋州人。昆弟貧而好學。蘇軾嘗造訪子云兄弟,執禮甚恭,每與弟載酒過從。軾因題其別墅曰“載酒堂”。
祖宗有靈,孰是孰非禍福終有報應;天地無私,為善為惡休咎總無負人。
——佚名撰江西省上猶縣黎氏宗祠聯
溯家學以紫陽白鹿為宗,若論顯揚,何必數東漢科中千八百室弟子;
登此堂發春露秋霜之感,是誰瞻拜,獨無慚南安遷后二十一傳賢孫。
——田東溪撰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黎氏祠堂聯。

家譜文獻

族譜名稱編纂者編撰方式、年代現存地備註
江蘇句客黎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冊江蘇省句容縣春城鄉袁相大隊黎甲村首修於宋乾道年間
江蘇江都黎氏家乘二卷(民國)黎常壽、黎志驥續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蘭溪黎氏宗譜七卷(民國)黎平祉纂修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浙江省蘭溪縣游埠區祝家村
湖南黎氏四修家譜九卷首二卷末一卷黎鏡泉纂修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傳經堂木活字本上圖
湖南黎氏五修族譜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黎澤瀅等纂修1928年京兆堂木活字本上圖、湖南圖
湖南長沙黎氏族譜□□卷著者待考清乾隆間木活字本上圖(存卷1)始遷祖文廣,圭五世孫,明初遷居長沙托溪。
湖南長沙黎氏族譜□□卷清道光間隆德堂木活字本上圖(存卷2、22~24)始遷祖文廣,圭五世孫,元季卜居長沙。
湖南寧鄉魚潭黎氏五修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湖南省圖書館今僅存第二卷,另有一部存第二卷
湖南湘潭黎氏續修族譜(民國)黎靜山纂(序)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湖南省圖書館今僅存卷首,另有一部存卷首
湖南湘潭湘潭黎氏四修家譜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錦鑫纂修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黎氏緒周五修支譜六卷(民國)黎錦熙等纂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吉林大學圖書館
湖南湘潭湘潭黎氏三修家譜十二卷(清)黎世綬等纂修清咸豐九年(1859)敦本堂木活字本上圖、湖南圖、湖南社科院、美國猶他
湖南新化黎氏族譜三卷首一卷清嘉慶十三年(1808)經術堂木活字本。首都圖、上圖、尋源姓氏
湖南漢壽龍陽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湖南省圖書館今僅存卷首
廣東中山圖欖黎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五~六卷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南海黎氏家譜(清)黎斯元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南海黎氏族譜(民國)黎秉志、黎兆球重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順德黎桂澤堂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廣東省中山
廣東順德東岸房黎氏家譜四卷(清)黎鎮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上海市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順德黎民族譜(民國)黎景義纂修民國年間手抄本一冊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貴州遵義黎汝謙家乘(清)黎汝謙著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東北師範大學今僅存第一卷
黎氏五修宗譜三十卷,首一卷(清)黎佐禹等纂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中國國家圖書館
黎氏五修宗譜十三卷(民國)黎國楨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湖南省臨澧縣檔案館
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鉛印本海南省檔案館今僅存一卷
黎陽都氏四修宗譜二十卷(清)都其琛等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植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安徽石埭黎氏宗譜(清)黎民懷等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都黎氏家乘兩卷(民國)黎常壽、黎志驥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廣陽黎氏宗譜八卷(清)黎民懷、黎占元纂修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榜城黎氏八修族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間禮序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上雲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開繼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三~四卷
坪州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三卷
坪州黎氏族譜七卷,末一卷(民國)黎耀藻等纂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七卷、卷末
長沙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六~十卷、第十二~十六卷、第十八~二十六卷、第二十八~三十卷、第三十二~三十五卷、第三十八卷、第四十~四十二卷、第四十四卷
長沙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二卷、第二十二~二十四卷
長沙黎氏三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第七~九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十六卷、第十八~十九卷、第二十一~二十三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八卷、第三十~三十二卷、第三十四~四十卷、第四十三卷
長沙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五卷、第五十一卷、第五十三~五十九卷、第六十一~六十五卷、第六十七~六十八卷、第七十~七十一卷
魚潭黎氏五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課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八卷
著者待考民國年間課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四卷
順德大羅黎氏家譜兩卷(清)黎鎮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昌後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陰黎氏族譜八卷,附譜錄(清)黎光藻纂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一卷、第六卷
湘陰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
湘陰黑魚塘黎氏家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黎庶康纂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致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潭黎氏三修譜十二卷(清)黎世綬等纂修清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廣陽黎氏宗譜八卷,附抄補一卷(清)黎民懷等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85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為寧大田坊黎氏三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二卷、第七卷
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一~三卷
黎氏三修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九卷之2
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今僅存第二卷
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手抄本一冊,殘本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沅江黎氏六修家譜八卷(民國)黎世謙等主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尚絅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湖南瀏陽壕上黎氏:該族先世原籍四川錦竹縣,尊圭公為遷瀏一世祖,圭公字介之,號瑞齋,元至正丁亥科舉人,戊子科進士,初授武岡州錄事,歷官詹事府丞。勅建攀桂坊於瀏邑李家巷口。四世衍為朝祖、朝宗、朝富、朝用、朝憲朝儀、朝禮七房。明成化15年(1479)建宗祠於瀏陽西城下壕並始纂族譜,清同治11年(1872)七修,光緒29年(1903)八修時因爭族產,四、五房不與。1949年一、二、三、六房九修。至1995年族人約3000餘人,分佈於瀏陽縣城及南鄉金剛東泉村、大瑤、文家市,東鄉高平、范家嶺、大岸,西鄉三官沖、普跡、柏嘉山、棖沖等處。瀏陽黎氏兄弟三院士黎鰲黎介壽黎磊石為三房二十四世孫。字派:(自十八世始)志定宗先尚,書升懋善良,人之敦一本,萬毓如春芳。(十修續派)宏紀開新運,孝友振家光,賢才成國寶,奉祖自遠昌。瀏陽金剛東泉村黎氏宗祠於2016年開始新建(黎升佳——收集資料編輯)。
長沙托溪黎氏:始祖圭公,字介之,號瑞齋,原籍四川,元進士,任武岡州錄事,后升詹事府丞,勅建攀桂坊於瀏陽李家巷口,為遷瀏始祖。四世朝禮公,明洪武間由瀏陽遷長沙榔梨市,五世文廣公,又遷長沙托溪,八世達庵公,生六子,衍為六房。1917年三修族譜。行派:(自十八世始)志定承先尚,書升懋秀良,人之敦一本,英毓如春芳。
川渝黔黎氏字輩表:從一代全忠祖至九十代均是照老族譜編輯,
九十黎筆、周氏(分業鑼鍋壩)——九十一美廷——九十二仲富——九十三述中——九十四彥柱——九十五永相——九十六應倫——九十七天之作文毓——正大光明——世永開元太(志)。新編字輩省略。後裔主要居住在,貴州遵義市桐梓縣楚米元田壩與貴州緩陽、興義興仁晴隆小廠、遵義城區五地字輩同宗主
九十黎洪、支氏(分業楊貓坪)、九十一美德——九十二仲雲——九十三儉中——九十四彥邦——九十五仕蘊——九十六、正宗文——偉子仕國——正文星應——朝廷大啟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兩路口、綦江縣三江鎮古劍,黑石山(後山)、北渡、盤龍、黎家半坡、橋河下壩、廣興、西山、扶歡、下石壩、陳家岩、新莊、木瓜龍塘、新莊、陽福、青杠溝、德龍庄、新房子。
九十黎臉、秦氏(分業後台)、——九十一美倫——九十二仲仁——九十三偉高,位高——九十四彥閣,秧閣——九十五榮茂,榮梯——九十六應魁,明星——九十七、鸞(世)——思——子(仲)一百子——仕國正文——一百零五心(昌)(人)——盛(世)——家(永)(宗)——祥(開)(和)——福(元)——瑞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綦江縣石角鎮、干壩子、贏坪後台、唐家灣、浦河。
九十黎浩、李氏(分業大沖窩)、——九十一美相——九十二仲貴——九十三意中——九十四彥儒——九十五榮魁——九十六三樂,三仕,三進——九十七、為思仲子(潘)一一仕(邦)一一國(世)(延)一一正(天)一一國(世)(廷)一一正一一文(廷)(榮)一一昌(心)(星)——世(盛)(定)(順)——永(家)(均)—一開(成)(長)一—元(財)(賢)(先)一一太(增)(載)(學)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綦江縣石角鎮、三江鎮、桐梓縣木瓜鎮龍塘村、元田壩、湄潭縣
八十六榮文、袁氏。——八十七覺民、袁氏(民國舉人,富順縣訓導),覺院、錢氏(後裔待查)。——八十八元紹——八十九明文——九十黎燦、——九十一美植——九十二仲倫——九十三位中——九十四彥融——九十五榮高——九十六汝孝——九十七、正仕之尚——正文星榮昌(貢)——定(享)——均(太)——長(平)一一先(春)一—學(聲)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桐梓縣松坎、金竹子園、小河、大彎、樂坪、桐梓紅花園、綦江趕水,東溪陳家彎黎家崗。
八十四才明——八十五興華——八十六萬一郎——八十七千十郎——八十八天佑——八十九仁信——九十義達——九十一禮倨——九十二、智信文才——必仲朝以(廷)——良承世德——應祚永隆——昌宗功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大足縣江津、綦江縣、內江
八十四才明——八十五興華——八十六萬一郎——八十七千十郎——八十八天祿——八十九廷湖——九十一享、——九十一朝正——九十二國棟——九十三安瓊——九十四邦敬——九十五萬章——九十六世桂——九十七祥世——九十八國有——九十九正譽——一百永學——一百零一世琳——一百零二昌壽——一百零三雲榮——一百零四、仍繼馨香——容成祿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大足縣、江津、綦江縣、內江。
七十八黎寬——七十九長壽——八十黎銀——八十一太霖——八十二黎融——八十三億俐——八十四萬全——八十五仲福——八十六高楊——八十七聯海——八十八黎鴻——八十九孟全——九十志忠——九十一樂進——九十二財福——九十三高平——九十四書筆——九十五黎富——九十六一棟——九十七黎應——九十八正永——九十九思金正文——星順官清——民治安家
七十五黎啟——七十六興廣——七十七賢良,賢才——七十八黎輔,黎輯——七十九君卿,君佑,君佐——八十主元——八十一鴻志,鴻鵠——八十二陛毅,陛榮——八十三維智,維常,維禮——八十四常澈,常溯——八十五敬緒,敬續,敬剛——八十六宗鈺,宗釗——八十七蒼楠——八十八元復——八十九錫銘,錫剛——九十黎鰲、——九十一穗中——九十二應試——九十三代芝——九十四、永浚正榮——燦元斌秀——載國泰官——清民治安家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遵義、綏陽縣縣城、大足縣、彭水縣、綏陽黎家彎、團山、黎家堡。
八十四才明——八十五興華——八十六萬三郎(字繼欽)——八十七竇一郎——八十八——八十九——九十應天文思——受萬仲湖——正壽光志——大基榮華——迪告京兆裔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大足縣、綦江縣、內江、永川、王坪。
七十八黎寬——七十九長壽——八十黎銀——八十一太霖——八十二黎融——八十三億俐——八十四萬全——八十五仲福——八十六高楊——八十七聯海——八十八黎鴻——八十九孟剛——九十志永——九十一賢才——九十二第思——九十三昆季——九十四國恩——九十五肇——九十六國——九十七昌——九十八祖壽——九十九景懷——一百萬隆——一百零一希聖——一百零二、仁大君文——光昭世澤遠。
、平壩田彎、桐梓松坎、楓香壩、毛獅田。
六十二世沛——六十三照仁,照義,照智——六十四貴栗,貴裕——六十五咸宇,咸寧——六十六重德——六十七承修——六十八謹瑞,謹然——六十九靖柬,靖豐——七十壽——七十一向義,向覺——七十二源智——七十三敬錫、仲錫——七十四高毅,高發,高進——七十五尚廉,尚睿,尚宗——七十六乾毓、乾光——七十七隆興——七十八經武——七十九耀祖——八十時品——八十一恭順——八十二東明——八十三棟——八十四文良——八十五、埃玉潼成——民應臣念——佰九正明——登高成自——令光宗耀——祖顯親楊——名克
八十四才明——八十五興華——八十六萬二郎——中間字輩不詳——一百零二、承文開君——懷從今必昌
該宗主要住居做在,大足縣、綦江縣、內江、巴中
八十四才明——八十五興華——八十六萬一郎——八十七千五郎——八十八天(祖)——中間字輩不詳——九十五、遠魁朝廷——有承繼大——榮華德澤——隆萬世文該宗主要住居做在,大足縣、綦江縣、內江、永川。
以上數據來源於(《黎氏春秋》貴州筆祖宗之),該譜書來源於《黎氏春秋》是由川、渝、黔三地宗親經各種渠道查詢、聯繫多次修訂后在兩千零七年修訂完成。
注備:本次編輯均是照老族譜和新修(《黎氏春秋》貴州筆祖宗之)編輯,在傳承等方面都存在疑問等。每一代得第一位祖名是直系祖第二位是弟兄關係,如第二的位有後代就在下面另有支表,但不是很全,
以上各宗都用新編字輩:一百一十一、京——一百一十二、兆、、、后三十八代字輩省略
四川仁壽黎氏字輩:“萬千天仁義禮智信文才必仲朝廷良承世徳雲礽繼馨香鴻儒豋甲第經術與年芳耕讀傳家寶倫常啟後生詒謀昭遠澤琣養萃群英”。
四川儀隴黎氏字輩:“天合戰朝臣祥光萬家生”
四川忠縣黎氏字輩:“洪文世忠大道永克萬幫維正長發其祥”。
四川蓬安黎氏字輩:“國天元明清安長治德春”。
四川遂寧黎氏字輩:“天庭彥相孝暮再發星文茂仁國正永世應成繼馨香容源陸秩長鴻儒登甲第經術與年芳”。
廣東東莞黎氏字輩:“世篤忠貞聲和韻遠家傳孝友澤浚源長”。
廣東陽春黎氏字輩:“達仕興新運清揚佩勝經”。
廣東高州黎氏字輩:“啟汝伯福載”。
廣東信宜黎氏字輩:“國日富貴……”
湖南寶慶黎氏字輩:
六公房支派:“千應添文嗣志朝興正民大佐錫有光榮華迪吉昌”;
八公房支派:“千應添文嗣受望仲丹正祥光志大基榮華迪吉昌”;
九公房支派:“千應添文嗣受望仲心正祥光志大基榮華迪吉昌”;
十公房支派:“千應添文嗣正資秀勝顯宗紹繼有光榮華迪吉昌”;
益陽房支派:“千應添文嗣孟廷正楚尚國泰民安樂緒雲仍久長”;
合族新續派:“忠孝傳家寶崇先裕后良鴻儒登甲第經術世流芳”。
湖南沅江黎氏字輩:“添聞土源德肯夢道發撫行傅泰岳國文進仕生遇昌明世經綸治澤洪振家承祖緒上達步青中東漢貽謀永南湘枝葉榮箕裘宏祖業耕讀振家聲”。
湖南湘潭黎氏字輩:“良希祚大光培錦澤模烈均鑒湘東烻基錫永懋燦”。
湖南郴州桂陽黎氏字輩:“富貴安邦定,民理現人間”。
廣西桂平黎氏字輩:“道升昌和發士允先聚懷文輝彩仲應遠定才陽兆全孔德昌興澤進榮華區朝延”。
廣西天等黎氏字輩:“太仕文成明光德大發展”。
廣西賀州黎氏字輩:“三達慶益永遠”。
江西樟樹市義成鎮(古稱清江)版城黎氏祠堂
江西樟樹市義成鎮(古稱清江)版城黎氏祠堂
江西省:清江版城黎氏八修族譜不分卷
江西崇義黎氏字輩:“土士高正興陳明祖宗日純良道學人家福字長發達千秋招賢德仁華富貴永四方”。
河南內鄉黎氏字輩:“宗天德國兆尚世開今朝”。
貴州遵義黎氏字輩:“朝懷民焻忠如正天心應官清明治安”。
貴州遵義正安市坪鄉黎氏字輩:國正三字守,世金太廷忠,興旺家聲大,永紹相仁風,祥臣須仔細,啟勇普昌隆,桂蘭登孝友,明德遠遵崇
貴州興義黎氏字輩:"顯庭甘士英國正天興順官清明志安"。
貴州畢節黎氏字輩:“祖代萬世興,朝庭廣恩澤”。
湖北武漢黎氏字輩:“家齊世祖澤成”。
湖北漢川黎氏字輩:“正大光明宜修積成”
重慶黎氏一支字輩:“關清明志安守成思俊德”。
黎氏一支字輩:“仁義禮信文才必仲朝廷永承世智德應作紹隆昌國泰天時順家和地利興宗源培正達祖本積光明”。
黎氏一支字輩:“聲名傳萬世德業范源新”。
黎氏一支字輩:“光培錦澤穆列均干”。
黎氏一支字輩:“時忠朝應元正文明興龍世太富貴遠昌”。
黎氏一支字輩:“明元同生化大道貴怡忠”。
四川巴中黎氏字輩:“從經修譜,忠孝碧昌;天維顯思,載錫之光。”
湖北荊州一支字輩:“樹國高陽應,枝封洪維先祖徳。”
湖北荊楚黎氏字輩:“洪維先祖徳,業肇經書庭。”
湖北通城黎氏字輩:景運喜時逢,作育英雄廣。
湖南湘陰夢魁公黎氏字輩:夢,思瓛百紋明,友伯聞興大,應正逢以宗,本朝文開顯,榮新裕世賢,先培裔永茂,名遠兆長年,道德經綸偉,詩書啟后昆,箕裘恢事業,忠厚振家聲。
湖北鶴峰黎氏字輩:“啟景忠志齊,承德雲祖宗,維善永安樂,繼世長吉豐

文物保護

● 東莞市中堂鎮潢涌村黎氏大宗祠
潢涌黎氏大宗祠2002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入選“東莞文物八景”。

姓氏名望


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黎姓歷代名人52名,佔總名人數的0.11%,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四十九位;黎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1%,排在並列第一百四十二位;黎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07%,排在並列第一百七十六位;黎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07%,排在並列第一百七十六位。
黎干公、字體存、謚號“忠貞”,四川戎州(今南溪縣)人,生於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五年丁巳【717年】,唐肅宗上元二年辛丑【761年】擢升為諫議大夫,因故告老終養歸戎州。唐代宗大曆元年丙午【766年】舉孝廉,二月釋奠國子監,授祭酒,旋復官諫議大夫。大曆十年乙卯【775年】拜任京兆府尹。大曆十二年丁巳【777年】晉陞兵部侍郎,后蒙冤慘遭誅殺。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780年】評反,追贈兵部侍郎、太傅、京兆郡侯,謚號“忠貞”,賜葬祭,命有司送柩回原籍葬,於戎州城西。因他是第一個官任京兆府尹、並被宮追封為京兆郡侯的黎氏名賢,故史書、族譜均載“黎氏望岀京兆,自黎干公始”。妣唐氏夫人,誥封“渭陽郡君”,生一子:黎廣。
商王族子姓黎侯國祖伊後裔黎斡【民間族譜多誤作黎干】諱垣夫,777年九月後接任京兆尹多年,後任兵部侍郎,與郭子儀楊綰崔寬為同朝密友,妣朱氏生五子黎烑、黎燧、黎炬、黎焻、黎煟。【《廣東省化州《黃竹黎氏族譜·黎氏源流跡考》“……唐(朝)興,星緯之學重,戎州黎斡通其術,玄宗時待詔翰林,擢諫議大夫,遷京兆尹,其子烑、燧、炬、焻、煟,及孫植,世守家傳,歷為右散騎常侍。】
姬姓黎國後裔黎文魁,在西周穆王時代任天官之職。他的後代黎干於唐武宗李炎會昌四年甲子【844年】舉孝廉、釋奠國子監祭酒,授京兆尹,升兵部侍郎,封京兆侯,葬蓮塘水口邊象形。生子黎度即江西省寧都縣黎氏始祖。黎度下傳六代為黎襯,生於北宋開寶元年【968年】戊辰,封京兆郡侯,為福建汀州府上杭縣黎氏始祖。
姬姓黎國亡國國君靖遠侯黎恭公的後裔黎玄勝,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代【712年至756年在位四十五年】任御史大夫。玄勝公第三子黎致統公,在唐肅宗時代任翰林院侍講,晉封右僕射(右丞相)。黎致統公次子黎輝武公,為唐德宗時駙馬。
黎錞:字希聲,北宋四川渠縣寶城區宋場鄉黎家山寨即狀元村人,慶曆三年癸未科即1403年狀元及第,精通經術。宋英宗曾問歐陽修:“蜀中有何名士?”對曰:“文學有蘇洵,經術有黎錞。”封之為“經術博士”。其後見載《荊楚黎氏族譜》,歷次重修,譜面均印“經術堂”;
黎明:宋代長沙(今屬湖南省)人,以孝友信義之高品受人讚賞。
黎宿:宋代東莞縣人,為人敦厚,重禮義。其割股為親人療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為世人傳頌。
黎貫:明代從化人,正德年間進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傳閩稿》等文集。
黎淳:湖南省華容人,明朝天順年間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吏部右侍郎和工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黎淳博學多才,尤以經史著稱,除參與修撰了《大明一統志》《英宗實錄》《續資治通鑒綱目》外,著有《龍峰集》、《明試錄》、《黎文僖集》等傳世。明朝著名宰相楊廷和楊一清都是其學生,並深受其影響。
黎恂:貴州遵義人,清代文學家。清心淡泊,用心治學,尤長於詩。
黎簡:清代廣東省順德縣人,著名書畫家,擅畫山水,畫法得元代四大家之妙。
黎景熙:北周河間郡莫阝縣(今河北省任丘)人,善書法,知玄象,以雅好讀書,著述不怠見稱,官至車騎大將軍。
黎靖德:宋代永嘉縣(今屬浙江省)人,曾任沙陽主簿。其博學能文,主持編修過《沙陽縣誌》,著有《朱子語類》。
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廣東省儋縣)人,家貧好學,常與弟載酒見蘇軾,軾題其別墅名曰:“載酒堂”。
黎公真:元代時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擁戴,時民畫其像於學舍,以表思念。
黎遂球:番禺(今廣東廣州市)人,明代詩人,亦擅繪山水。
黎民懷:從化(今屬廣東省)人,明代著名詩畫家,擅長詩、書、畫,時稱“三絕”。
黎維柞:四川江津人,明末官員。
黎姓
黎姓
黎庶昌:貴州省遵義人,清末外交家、散文家。歷任駐英、法、德、日四國參贊,又為出使日本大臣。著有《拙尊園叢稿》,編有《續古文辭類纂》。
黎元洪:湖北省黃陂人,歷任湖北軍政府鄂軍大都督、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北洋軍閥政府總統等職。
(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漢族,是湖北黃陂人。人稱“黎黃陂”,中華民國第一任副總統、第2任大總統。世居湖北黃陂西鄉、縣城、東鄉與北鄉,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1906年擢升暫編陸二十一軍統領。武昌起義時,任革命軍湖北軍政府都督。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當選為副總統。袁世凱死後,繼任大總統。后段祺瑞利用張勳將其驅走,由馮國璋代理大總統。晚年投資實業。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都督,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
黎民偉:祖籍廣東新會。早年開拓香港及國內電影市場。譽為中國電影之父。
黎姓
黎姓
黎民偉[2-3]原籍廣東新會,生於日本。自幼喜愛攝影與戲劇,熱心於國民革命,曾利用戲箱偷運槍支支援黃花崗起義。從事電影工作後主張電影救國。1913年與美籍俄國人布拉斯基及其兄黎北海合作創辦了華美影片公司。在黎北海執導的《莊子試妻》1913中反串女角莊子之妻。1921年再與兄黎北海、黎海山合作創辦了香港歷史上第一家全部華資的新世界戲院。1922年在香港銀幕街創建民新製造影畫公司任廠長。1923年5月14日在香港銅鑼灣威菲路創辦民新影片公司,出任付經理兼攝影師。拍攝了北伐紀錄片、梅蘭芳舞台藝術紀錄片,並開始拍故事片《胭脂》Lipstick1925,同年在自己的新世界戲劇上映。1926年他將民新公司遷往上海,與李應生合股,聘歐陽予倩卜萬蒼侯曜等執導故事片。1927年侯曜執導的《西廂記》與他的《莊子試妻》被商人先後攜往歐美公映,成為最早介紹到歐美的中國電影。
他為把中國的“超邁之思想,純潔之道德,敦厚之風俗”介紹給歐美作了不懈努力。1929年與北京真光戲院老闆羅明佑合拍了由孫瑜執導,阮玲玉主演的《野花閑草》WildGrass1929,這部嚴肅的社會生活題材作品徹底改變了粗製濫造的武俠片的影潮,使30年代電影走上了新的方向。他提出“復興國片、改造國片”的口號。1928年親自執導兩部有鮮明平明反帝內容的故事片《蔡公時》和《祖國山河淚》,1930年創建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與上海印刷商黃漪磋合作組建聯華影業製片印刷有限公司,提倡藝術、宣揚文化、啟發民智、挽救影業。拍出了一系列中國電影史上的不朽傑作:《城市之夜》、《母性之光》、《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1933年《大路》、《神女》、《漁光曲》,1934年《新女性》,1935年《迷途的羔羊》,1936年《慈母曲》、《聯合交響曲》1937年等。1952年將民新製片廠遷往上海營業。1994年第十三屆香港金像獎授予他最高榮譽獎。1953年10月26日,黎民偉病逝香港,享年60歲。在他的追悼會上,掛著“國片之父”的橫額。
黎錦暉:湖南省湘潭人,現代著名音樂家,首創了兒童歌舞和兒童歌舞表演曲這兩種嶄新藝術形式,曾創辦“中華歌舞專修學校”。主要作品有兒童音樂《好朋友來了》、《老虎叫門》等。
黎錦熙:語言文字學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黎雄才:中國現代中國畫家。廣東省肇慶市。黎雄才是當代畫壇的重要畫家,也是嶺南畫派最有影響的傳人之一。
黎朝倫:重慶市大足人,優秀平面設計師,語言文學學家,為鄉鎮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黎耀祥(WayneLai),1964年5月4日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演員。
黎氏三兄弟:在中國醫學界,提起“黎氏三兄弟”,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個中國工程院院士——黎鰲、黎介壽、黎磊石三個同胞兄弟!黎氏三兄弟的老家在湖南省瀏陽市。
黎鰲生於1917年,比二弟長7歲,比三弟長9歲,都是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學部院士。老大黎鰲於1995年當選,1998年被國務院授予“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稱號;老二黎介壽於1996年當選;老三黎磊石於1994年當選,還是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黎鰲是著名的燒傷外科專家,曾任第七軍醫大教授、普通外科教研室主任,第三軍醫大副校長,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主任,1999年病故,享年83歲。
黎介壽是普通外科著名專家,現任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解放軍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
黎磊石是國內外著名的腎病專家,現任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所長
黎明:中國北京1966年12月11日
1966年12月11日生於北京,歌手、演員、導演、商人、慈善事業工作者。
1985年獲得碧泉新星大賽冠軍,並由此進入演藝圈。1986年獲得新秀歌唱大賽季軍。1990年發行首張專輯《相逢在雨中》。1993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94年憑藉歌曲《那有一天不想你》獲得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1995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1996年起連續三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1998年憑藉《今生不再》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1999年宣布退出香港樂壇頒獎典禮。
1987年出演首部電視劇《男兒本色》。1990年主演的電視劇《人在邊緣》獲得香港年度收視冠軍。1996年因在愛情片《甜蜜蜜》中飾演黎小軍一角而獲得關注。2002年憑藉恐怖片《三更之回家》獲得第3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03年主演演警匪片《無間道3》。2005年憑藉愛情片《大城小事》獲得第7屆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08年主演劇情片《梅蘭芳》。2009年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傑出貢獻獎。2012年獲得哈爾濱冰雪電影節獲傑出貢獻獎。2015年主演愛情片《王朝的女人·楊貴妃》。
演藝事業外,黎明熱衷公益慈善以及幕後工作,身兼香港公益金董事、名譽副會長、香港深圳社團總會名譽會長、華菁會名譽主席、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形象大使等職務。1991年創立百仕活娛樂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獲得UNICEF總部頒發的特使級聯合國護照。2003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頒發的榮譽勳章。2004年創立AMUSIC東亞唱片公司。2009年獲頒銅紫荊星章

黎光少將

黎光(1914-——),四川省南部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1軍特務營排長,第91師276團副連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冀中軍區第3軍分區26大隊營政治教導員、營長,第25大隊大隊長,冀中軍區第8軍分區30團團長,第10軍分區29團團長,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20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2縱隊40旅11團團長,第6旅副旅長,華北軍區第7縱隊21旅旅長,第20兵團66軍198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同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202師師長,率部參加了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回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8軍副軍長,連雲港要塞司令員,上海吳淞口守備15師師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司令部顧問。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黎光大校

黎光(1917-2005),安徽省霍邱縣人,1930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戰士、團委書記、科長、團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鬥爭和紅軍長征,參加了七里坪、潘家河、郭家河、長嶺崗獨樹鎮、勞山、榆林橋、直羅鎮、東渡黃河等戰役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任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分校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加了保衛黨中央、保衛陝甘寧邊區的鬥爭和大生產運動,參加了建立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和進軍桐柏山的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3縱隊37旅副政治委員,第18兵團第61軍182師副師長、師副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原突圍、保衛兩淮、轉戰山東、華北攻堅和進軍西北、西南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1軍182師政治委員兼地委書記,川北軍區劍閣軍分區政治委員,後轉業到地方,任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局長兼黨委書記,武漢鐵路局黨委書記,鐵道部政治部副主任,鐵道部政治部主任,鐵道部副部長,西南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等職。為新中國鐵路交通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后無晉陞,轉業地方)。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5年5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黎原少將

黎原(1917-——),原名關俊彥,河南省息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教導營參謀長、副營長、教導大隊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吉林軍區警衛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29師85團團長,第四野戰軍第47軍140師團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140師參謀長、副師長,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140師師長。回國后,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副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第47軍軍長,湖南省革委會主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基本建設工程兵副主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黎化南少將

黎化南(1909-1978),湖北省長陽縣人。1928年參加長陽縣游擊隊。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任長陽縣游擊隊中隊長。所部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3軍7師后,任特務大隊任排長。1932年任紅3軍7師司令部副官、管理科科長,參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反“圍剿”和創建黔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4年7月任紅3軍軍部通信連連長。後任湘鄂川黔省軍區司令部第四科科長,獨立第1團團長。1935年11月參加長征,後任紅二軍團司令部參謀。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8旅副官主任、供給部部長。1941年4月任晉西北行政公署糧食局局長。1942年任晉綏行政公署財政處副處長、處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行政公署財政處處長兼銀行行長,貿易總公司經理。1949年1月任第一野戰軍後勤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軍委防空軍後勤部代部長。1957年任鐵道兵後勤部部長。1961年任國防部辦公廳副主任兼管理局局長。1965年後任總參謀部管理局局長、顧問。1978年3月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78年11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9歲。

黎東漢少將

黎東漢(1914——?),湖南省瀏陽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軍區電台見習報務員,紅2方面軍司令部電台隊隊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電台隊長、區隊長,旅司令部通信科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司令部通信處處長,中央前委通信科科長,西北軍區通信處處長,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兼通信科科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軍委通信部幹部處副處長、業務處副處長,1950年被評為模範通信工作者並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1952年就讀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1955年畢業,任通信學院副院長,軍事電信工程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副主任,總參通信部副主任、顧問。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黎有章少將

黎有章(1915-1958),江西省吉安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
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福建軍區獨立1團排長,瑞金紅軍學校機槍連連長,特科學校機槍營營長,幹部團特務連連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後任陝北紅軍大學特科團副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隊長、支隊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1分校大隊長,濱海軍區第1軍分區參謀長,第1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濱海軍區濱北軍分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13縱參謀長,第三野戰軍第31軍參謀長。參加了濟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軍副軍長參謀長,兵團副參謀長,福建軍區軍區參謀長,福州軍區參謀長。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會議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6月2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終年僅43歲。

黎同新少將

黎同新(1910-1993),江西省新昌(今宜豐)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1方面軍第3軍7師政治部青年科科長兼青年大隊大隊長,連政治指導員,紅1軍團衛生部政治處總支書記,幹部團指揮科3隊支部書記,紅15軍團政治部電台總隊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補充第1團團長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6支隊3總隊政治部主任,新四軍第4師11旅政治部主任兼32團政治委員,第4騎兵團團長兼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軍區警衛團團長,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第7師政治委員,第9兵團後勤部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軍第9兵團後勤部政治委員。回國后,任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江蘇省計劃委員會主任,1970年任江蘇省革命委員會70辦公室主任,後任南京軍區後勤部顧問。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3年6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83歲。

黎錫福少將

黎錫福(1909-1976),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4軍1師1團排長,第12師34團連指導員,第34團副營長,紅30軍88師264團營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介休游擊第5支隊副支隊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縱57團團長,太岳軍區第3軍分區副司令員。他在作戰中身先士卒,英勇殺敵,身體9處負傷。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4縱13旅副旅長,南陽軍分區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13軍39師師長。參加了上黨、渡江、上海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雲南寧洱邊防區司令員,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任副軍長、昆明軍區副參謀長,1960年至1975年任雲南省軍區司令員,1960年11月5日,為指揮跨越中緬邊界作戰,任昆明軍區前方指揮所指揮,雲南省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1968年任雲南省革命委員會常務委員。1975年任山東省軍區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76年5月29日因病逝世,終年67歲。

黎新民少將

黎新民(1910-1980),江西省萍鄉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3軍7師21團文書,紅3軍兵站站長,紅5軍團後勤部沒收委員會主任,第13師39團連政治指導員,紅1軍團隨營學校副中隊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晉西獨立支隊1團1營教導員,教導2旅供給部政治委員,濱海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山東軍區2師5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1縱2師5團政治委員,松江軍區哈南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松江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四野戰軍第54軍160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臨江、宜沙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湖南軍區沅陵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海軍基地政治委員,萬山要塞區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0年5月19日因病逝世,終年70歲。
黎四龍:湖北通城人,無黨派,1998年7月參加工作,1998年7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工程師。現任南寧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業聯合會主席。

排名


2021年2月,在2020年的“百家姓”中排名第82位。

研究考證


● 據《元和姓纂》等所載,商時有諸侯國--黎國,一個在今山西長治縣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滅;另一個在今山東鄆城縣西。這兩個黎國的子孫,后以國為氏,姓黎。
● 據《元和姓纂》等所載,商末為周文王所滅的黎國,在周武王分封諸侯時,被封給帝堯的後裔,賜爵為侯,並且仍然沿用黎國的名稱。春秋時黎國遷都於山西黎城縣東北的黎侯城,後為晉國(在今山西西南部)所滅,其子孫后以國為氏而姓黎。
● 據《路史》所載,黎國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湯後裔於黎國,后被豐舒所滅,其子孫有黎氏、犁氏。
● 據漢代民俗著作《風俗通義》等所載,商代兩個黎國均為古部落“九黎之後”。另一說,顓頊時期,“黎”曾被封為北正(一說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後裔有以字為氏,稱黎氏。
●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後魏有代北鮮卑族複姓素黎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改為漢字單姓黎氏,是為河南洛陽黎氏。
● 《通志·氏族略二》:"黎氏,子姓,侯爵,商時諸侯。《風俗通》云:九黎之後。《尚書》:西北戡黎。亦見毛詩。今潞州黎城縣有黎侯故城是其地。又齊有大夫黎彌、黎且者,即齊之黎邑也。此以邑命氏者。又有素黎氏改為黎,魏姓也。宋朝黎威為安南節度。嘉祐登科。黎上行,益州人,黎仲,吉州人。今嶺南多此姓。"
● 《中國姓氏大全》稱:“古有黎國(今山西黎城。一說在今山西長治西南),曾為錫伯族(史稱‘西伯’)平定,其子孫以國為氏。”
● 《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西伯戡黎,武王復以封湯后,黎侯豐舒之後有黎氏、犁氏。”可知“西伯”,即周文王,何可與錫伯族相通?依《路史》所說,則此當系齣子姓。
● 《中國古今姓氏辭典》引《元和姓纂》云:“黎侯,殷周時國。周初為西伯所平,后武王封帝堯之後於此,因氏。”此與《路史》所載不同。此當系出自陶唐氏或伊祁氏。
文獻多謂商朝黎國在上黨壺關(上黨東北),殷諸侯國,且與東夷有關。
李學勤先生結合楷(黎)侯諸器及清華簡《夜》篇,進一步論說畢公高在周人伐黎戰爭中為主將並取得勝利,功績卓著,畢公高一子被分封到其曾征服過的黎國。此說得到學界呼應,並就西周黎國是在武王伐黎之後由周王分封而來的觀點達成基本共識,西周黎國是為姬姓,其地望在今山西省黎城縣。《左傳·宣公十五年》所述晉侯“以略狄土,立黎侯而還”中的“黎侯”應為該黎國之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