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醫學
壯族醫學
壯族醫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有著獨特的理論和豐富的內容。壯醫藥不僅在歷史上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且至今仍是廣大壯族地區群眾賴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壯族地區重要的醫藥衛生資源。經過廣大壯醫藥工作者長期的不懈努力,壯醫藥在理論研究、診療方法以及壯葯的發掘整理及應用推廣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壯醫藥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壯族先民在長期的勞動及生活實踐中,逐漸認識藥物的性質和作用,並掌握簡單的治病方法。先秦時期,陶針、角療、骨刮等治療技術已經開始運用。進入唐宋以後,隨著壯漢文化的交流,壯醫藥吸收中醫藥的部分理論和方法等,得到迅速發展,壯葯使用品種範圍擴大,用藥經驗日益豐富,診療技術進一步提高,為壯醫理論體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壯醫藥的研究起初主要由個人撰寫論文和醫著,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1983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和科技廳將壯醫藥研究列為重點項目,對壯醫藥的研究、發掘與整理有計劃有規模地逐漸開展起來。研究人員從文獻收集、文物考察和實地調查等多方面對壯醫藥的歷史與現狀進行研究,包括民間壯醫的登記,驗方、秘方與單方的收集整理,歷史文物的搜尋,壯醫藥理論與醫療技術的總結等等,經過近20年的努力,在古醫籍的發掘整理,理論的探討,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的研究等不同領域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壯醫藥專著相繼出版,發表論文數百篇,完成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多項,豐富而零散的壯醫藥經驗得到了理論上的總結,壯醫藥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壯醫藥教育也開始走進中等、高等醫學院校。隨著21世紀的到來,壯醫藥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視,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已著手組織人員,對壯醫藥的理論與臨床體系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使壯醫藥的研究進一步深入,並得到更大的發展。
黃漢儒主編的《壯族醫學史》填補了壯醫史研究的空白,《中國壯醫學》奠定了壯醫學的理論基礎;黃瑾明主編的《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壯醫藥線點灸臨床治驗錄》是全國最早的壯醫教材;朱華等人編著、王乃平主審的《中國壯葯原色圖譜》、《常用壯葯生藥學質量標準研究》、《中國壯葯志》(第一卷)首次提出了壯葯範疇和壯葯生葯質量標準體系等等。
長期的生產、生活和醫療實踐,以及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壯漢文化的交流,使壯醫藥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
一、陰陽為本,三氣同步——壯醫的天人自然觀
壯族聚居和分佈地區處於亞熱帶,雖然平均氣溫較高,但四季仍較分明。日月穿梭,晝夜更替,寒暑消長,冬去春來,使壯族先民很早就產生了陰陽的概念。加上與中原漢族文化的交流和影響,陰陽概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就更為廣泛,自然也被壯醫作為解釋大自然和人體生理病理之間種種複雜關係的說理工具。《廣西通志卷十六》(明)稱:壯族民間“篤信陰陽”。著名壯醫羅家安在所著《痧症針方圖解》一書中,就明確以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陰盛陽盛對各種痧症進行分類,作為辨證的總綱。總之,壯醫認為大自然的各種變化,都是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陰陽平衡、陰陽轉化的反映和結果。陰盛陽盛的說法較為特殊,其形成是否與壯醫地區氣溫既偏高,同時雨量也充沛的自然現象以及某些痧症的特殊癥狀表現有關,有待深入探討。壯醫有時也引進中醫五行學說作為說明工具,但大抵停留在事物屬性上,很少涉及到五行五克傳變之類。因此總的來說,五行學說畢竟沒有成為壯醫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壯醫關於天地人三氣同步的學說,是柳州地區民族醫藥研究所名老壯醫蕈保霖先生在“壯醫學術體系綜論”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對河池、柳州、南寧、百色地區(均為壯族聚居地區)民間壯醫的實地調查中,也證實確有此說。天地人三氣同步,是根據壯語“人不得逆天地”或“人必須順天地”意譯過來的。其主要內涵為:①人稟天地之氣而生,為萬物之靈。②人的生長壯老死生命周期,受天地之氣涵養和制約,人氣與天地氣息息相通。③天地之氣為人體造就了生存和健康的一定“常度”,但天地之氣又是在不斷地變化。日夜小變化,四季大變化,是為正常變化;而地震、火山、颱風、洪水、隕石雨等則是異常變化,是為災變。人作為萬物之靈,對天地之氣的變化有一定的主動適應能力,如天黑了會引火照明,天熱了會出汗,天冷了會加衣被,洪水來臨會登高躲避等。甚至婦女月事也與月亮的盈虧周期有關。對於天地氣的這些變化,人如能主動適應,就可維持生存和健康的“常度”;如不能適應,就會受到傷害並導致疾病的發生。④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是一個有限的小宇宙單元。壯醫認為,整個人體可分為三部:上部天(壯語稱為“巧”),包括外延;下部地(壯語稱為“胴”),包涵內景;中部其象人(壯語稱為“廊”)。人體內三部之氣也是同步運行,制約化生,才能生生不息。形體與功能相一致,大體上天氣主降,地氣主升,人氣主和,升降適宜,中和涵養,則氣血調和,陰陽平衡,臟腑自安,並能適應大宇宙的變化。⑤人體的結構與功能,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共同形成了人體的適應與防衛能力,從而達到天地人三氣同步的健康境界。
二、臟腑氣血骨肉,穀道水道氣道,龍路火路——壯醫的生理病理觀
壯醫認為內臟氣血骨肉,構成人體的主要物質基礎。位於顱內和胸腔、腹腔內相對獨立的實體都稱之為臟腑,沒有很明確的“臟”和“腑”的區分觀念。顱內容物壯語稱為“塢”,含有統籌、思考和主宰精神活動的意思。如精神病出現精神癥狀,壯醫統稱為“塢亂”或“巧塢亂”,即總指揮部功能紊亂的意思。壯語稱心臟為“咪心頭”,有臟腑之首的意思。稱肺為“咪缽”,肝為“咪疊”,膽為“咪背”,腎為“咪腰”,胰為“咪曼”,脾為“咪隆”(意譯為被遺忘的器官),胃為“咪胴”,腸為“咪雖”,膀胱為“咪小肚”,婦女胞宮為“咪花腸”。這些內臟各有自己的功能共同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狀態,沒有什麼表裡之分。當內臟實體受損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功能失調時,就會引起疾病。由於壯醫沒有五行配五髒的理論,因此認為臟腑疾病也沒有什麼必然的生克傳變模式。骨(壯語稱為“奪”)和肉(壯語稱為“諾”)構成人體的框架和形態,並保護人體內的臟器在一般情況下不受傷害。骨肉還是人體的運動器官。而且人體內的穀道水道氣道以及龍路火路,都往返運行於骨肉之中。骨肉損傷,可導致上述通道受阻而引發其他的疾病。壯醫認為,血液(壯語稱為“勒”)是營養全身骨肉臟腑、四肢百骸的極為重要的物質。得天地之氣而化生,賴天地之氣以運行。血液的顏色、質量和數量有一定的常度,血液的變化可以反映出人體的許多生理和病理變化。刺血、放血、補血是壯醫治療多種疾病的常用方法。查驗血液顏色變化及粘稠度變化,是一些老壯醫對疾病預后的重要依據。壯醫對氣(壯語稱為“噓”)極為重視。這裡主要指人體之氣。氣為陽,血為陰。氣是動力,是功能,是人體生命活動力的表現。氣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可以感覺得到:活人氣息,一呼一吸,進出的都是氣。壯醫判斷一個病人是否已經死亡,主要依據三條:①“巧塢”(即頭腦)是否還清醒。人死了“巧塢”就停止活動,再不會清醒和思考了。②“咪心頭”(即心臟)是否還在跳動。人死了“咪心頭”就會停止跳動。③鼻孔還有否呼吸,即有無進出氣。人死了呼吸就會停止,自然不會有氣進出了。可見有氣無氣,是生與死的界限的標誌。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人體生命以氣為原,以氣為要,以氣為用,有了疾病則以氣為治。氣是壯醫臨床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
除了目診之外,壯醫還有不少頗具特色的診斷方法,而且多強調整體診察、數診合參,以其對疾病的本質獲得較為正確的認識。
(一)望診 即通過肉眼觀察而診察疾病。因人體有穀道、水道、氣道與自然相通,龍路、火路溝通體內,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於目,故通過觀察外部變化可測知內部的病變,壯醫望診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除望目(即目診外),還有望神、望面、望甲、望五官,望穀道、水道、氣道、排泄物(廢物)等。對面部望診,壯醫尤為重視,認為人體正氣的盛衰、病情的輕重,都可以從面部氣色中診察出來。許多臟腑病症,也在面部有所表現。如南寧地區一位善治“陰瘡”的老壯醫,從面部望診就可作出診斷,而且能判斷預后。一些民間壯醫還能從面部望診中診斷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痧症,如羊毛痧、螞蝗痧、七星痧等。
(二)脈診 已知壯醫有兩種脈診法。一種是流傳於柳州、河池地區一帶壯族民間的三指四肢脈診法;另一種是流傳於左、右江地區的單指脈診法。這兩種壯醫脈診法均不同於漢族中醫脈診。三指四肢脈診法主要在四肢分區脈診候內臟病變,不講寸關尺,多用於婦科疾病診斷。單指脈診法除診察脈象變化之外,比較注意脈診部位皮膚溫度,並以此為依據斷定冷脈或熱脈,以脈象的緩急候疾病之寒熱性質及病情之進退情況,尤其注意脈診與面部望診相結合。這種脈診法可對某些危急重症進行預后診斷,還可診察患者是否犯了食忌。
(三)甲診 壯醫認為龍路、火路網路在爪甲部位分佈較多,爪甲的不同顏色、形狀變化可以反映人體臟腑病機的變化,具有重要診斷價值。其診法是:在自然光下,病人伸手俯掌,各指自然伸直,醫者於相距一尺處以目直接觀察(亦可藉助放大鏡以觀察)。診察時宜逐一檢查各指甲體、甲床、月痕、皺襞及脈絡,分辨其形狀。質地、顏色、澤度、動態等。一般診視兩手指甲互相對比,必要時可以診察兩足趾甲。已知的壯醫甲診辨證分類達28種,即本色甲、蔥管甲、蒜頭甲、魚鱗甲。癟螺甲、鷹爪甲、匙形甲、扭曲甲、嵴棱甲、橫溝甲、軟箔甲、粗厚甲、竹筍甲、脆裂甲、胬肉甲、萎縮甲。暴脫甲、白色甲、紅紫甲、紫紺甲、藍色甲、黃色甲、黑色甲、斑點甲、疰蝕甲、啃缺甲、瘤甲等。除本色甲外,每一種甲象都各有所指,提示一種或多種病證的存在及輕重緩急情況。(四)按診 通過對患者的肌膚、手足、胸腹或其他病變部位進行觸摸按壓,測知局部有無冷熱、軟硬、壓痛、瘀塊、結節等異常變化,以推斷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其中,以流傳於馬山縣的農氏腹診法(其傳人為著名女壯醫農秀香)比較具有民族特色。該法認為通過檢查臍部及腹部血脈的跳動情況,可以診斷許多疾病,特別是婦科疾病。因臍部在女性為花腸所在之處,又是龍路、火路的一個特殊網結,故人體先天后天之精氣盛衰,入侵毒邪之淺重,皆可通過臍周血脈的診察而得之。可以說,這是壯醫按診與脈診的結合形式。
(五)詢診 即問診。多數壯醫在臨床中十分重視詢診,並以患者的主訴作為癥狀診斷的重要依據。一般的詢診程序為:詢主症、詢伴隨症、詢發病及治療經過、詢一般情況、詢遠事、詢家事。詢診的主要內容可大致包括為:詢寒熱、詢汗、詢疼痛、詢飲食口味及二便情況、詢睡眠、詢專科情況等。詢診與其他診法所得含參,就更能正確把握疾病的本質及發展趨勢。(六)聞診 即通過嗅氣味來辨別疾病。人體三道排泄之廢物,如痰涎、嘔吐物、大小便以及汗液、膿液、白帶等,凡惡臭異常者,多系熱毒為患,或濕熱之毒內阻。如臭味不甚或無異味者,多為寒毒或陽虛。
(七)探病診法 這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診法。凡疾病比較錯綜複雜,一時難以作出明確診斷或病者,“巧塢”已亂,昏不知人,無法詢問的情況下可用此法輔助診斷。常用的有痧病探病法、跌打探病法、預后探病法、表裡反應診法等。以表裡反應法為例,其法多在藥線點灸療法施行前使用,主要的按壓患者體表龍路、火路網路上的某些特定穴位,再以這些穴位的反應及變化來推斷體內臟腑的某些病變。如壓食背穴(位於手前食指掌指關節的中點)有脹痛者,提示有婦科疾病;又如太淵、經渠穴有壓痛,提示肺(即“味缽”)有疾;大沖、中封穴有壓痛,提示肝(即“味疊”)有疾等等。痧病探病法也有多種多樣,如野芋頭探病法,生黃豆探病法,生煙油探病法,石灰水探病法等,均具有一定特色。
千百年的臨床實踐,使壯醫藥積累了大量的單方、復方、秘方、驗方。這些壯醫方葯,一部分是專病專方,一部分是根據壯醫的基礎理論指導而靈活組方選用。壯醫藥的治療原則是調氣解毒補虛,治法大體可分為外治法和內治法兩類。強調及時治療,並十分重視預防。壯醫認為人體的大多數疾病,主要是因正氣虛而受的痧、瘴、蠱、毒、風、濕等有形無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氣同步失調,或人體三道兩路運行不暢,功能失調。故在治療上十分強調祛毒或解毒,既重視內治,更重視外治。用藥比較簡便,貴在精專,組方一般不超過五味。補虛則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一)內治法 壯醫內治法是通過口服給葯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壯醫認為,藥物自口直接進入穀道,通過龍路、火路網路輸布而達病所,從而起治療作用。在遣方用藥上,以辨病論治和對因治療為主,也講究辨證和辨症論治,作一般治療和對症治療。如對瘴疾,針對瘴毒,選用青蒿、擯榔、薏仁等藥物;對痧病,選用救必應、金銀花、板藍根、三叉苦、山芝麻、黃皮果等方葯;對瘀病,選用田七、桃仁、赤芍、蘇木等藥物;對瘡腫,選用大青葉、蒲公英、地丁、七葉蓮、兩面針等藥物,是為對因治療。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兼症,結合對症治療的藥物,如外感熱毒痧症,咽痛甚者可加毛冬青、魚腥草、穿心蓮、玉葉金花之類;咳甚加瓜蔞根、十大功勞、百部、穿破石之類。由於壯醫強調辨病為主,因此在治療上大量使用專病專方。現已收集的數千個壯醫藥專病專方,廣泛應用於壯醫臨床各科,有的確實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從歷史上著名的陳家白葯、甘家白葯,至現代廣泛應用的百年樂、大力神、三金片、雞骨草丸等成藥,都是在驗方、秘方的基礎上研製而成。其他如胃病用山白虎膽、一枝箭、過江龍、金不換;癆病用不出林、鐵包金、石油茶、穿破石、黑吹風;紅白痢用鳳尾草、地桃花、金銀花藤;骨折用天青地紅、小葉榕、七葉蓮、澤蘭、接骨草、鐵板欄、兩面針等,不勝枚舉。對於以虛為主要表現的病症,壯醫治療以補虛為主,並主張多用動物葯。如婦女花腸虛冷無子者,以山羊肉、麻雀肉、鮮嫩益母草、黑豆互相配合作飲食治療;對氣血虛弱,兼有風濕,頸、腰、肢節疼痛,歷年不愈,每遇氣交之變而加劇者,壯醫主張多進各種蛇肉湯或穿山甲湯或烏猿酒;對陰傷乾咳者,喜用豬肉或老母鴨、水鴨、鷓鴣肉煲蓮藕,壯族地區動物葯十分豐富,因而運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補虛,成為壯醫用藥的特點之一。(二)外治法 壯醫外治法是通過外部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治療方法。壯醫認為,各種外治方法的治療作用,歸納起來一是調氣,二是祛毒。在內容上包括外病外治和內病外治兩個方面。如瘡癰療毒、水火燙傷用壯葯外敷,屬外病外治;痾嘔肚痛、遺尿泄瀉用藥線點灸,屬內病外治。在具體施治上,又分藥物外治和非藥物外治兩大類,或者兩者結合使用(如藥線點灸)。壯醫外治法內涵十分廣泛,方法豐富多采,療效顯著,在中國傳統治療方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重點發掘整理的民族醫藥科研課題。壯醫外治方法已知的就有數十種之多,茲簡介已經進行發掘整理並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藥線點灸療法、藥物竹筒拔罐療法和針挑等療法。
1.藥線點灸療法
本療法原流傳壯族聚居的柳州地區,其主要傳人為著名女壯醫龍蕈氏及其嫡孫龍玉乾壯醫副主任醫師。1986年經黃瑾明、黃漢儒、黃鼎堅三位教授加以發掘整理和規範,撰成《壯醫藥線點灸療法》一書問世。該療法現已在全國300多家醫療單位推廣應用,並傳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1992年通過專家技術鑒定並榮獲廣西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藥線點灸療法的治療機理是:通過以壯醫秘方浸泡過的薴麻線,點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體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疏調龍路、火路氣機,而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臨床實踐證明,本法具有通痹、止痛、止癢、祛風、消炎、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等作用。其應用範圍達100多種病症。例如:感冒發熱、痔瘡發炎、急性結膜炎、麥粒腫、蕁麻疹及其他皮膚瘙癢、痛經、軟組織損傷、乳腺小葉增生、小兒厭食、遺尿、泄瀉、風寒濕痹、多發性脂肪瘤等等,用壯醫藥線點灸療法,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對於畏寒、發熱、腫塊、疼痛、瘙癢、麻木不仁、身癢諸證,療效尤佳。藥線點灸療法所需設備僅一根線,一盞燈,點灸時略有蟻咬樣灼熱感,迅即消失,病人無痛苦,不留疤痕,安全可靠;藥線點燃后無煙霧形成,無環境污染;療效確切,費用低廉,容易學習及掌握使用,因而特別適合在廣大農村和邊遠山區推廣使用。藥線的製備:甲薴麻搓成線,經特定壯藥水(已獲國家專利)浸泡加工即成,每條長約30公分。分一、二、三號線,一號線直徑1mm。適用於灸治皮膚較厚處的穴位和癬疾,以及冬天用;二號線直徑0.7mm,適用各種一般病症,使用範圍廣;3號線直徑0.25mm,適用於治療皮膚較薄處(如面部)的穴位及小兒灸治用。藥線點灸療法常用的穴位有幾種:一是壯醫特有的經驗穴位;二是龍路、火路的某些淺表反應點;三是引用部分漢族中醫針灸穴位。這裡簡要介紹一些較有特色的點穴位:梅花穴:即按照局部皮膚腫塊的形狀和大小,沿其周邊和中部選取一組穴位,組成梅花形。適用於壯醫外科病症及內科腫塊。
葵花穴:按照局部皮膚病損的形狀和大小,沿其周邊和病損部位取穴,組成葵花形狀,適用於治療比較頑固的癬類及皮疹類疾病。
臍周穴:以肚臍為中心,旁開1.5寸,上下左右各取一次,配合使用,主治穀道即腸胃病變。
關常穴:以各關節周圍作為常用穴位,主治痹症關節腫痛。
鼻通穴:於鼻樑兩側突出的高骨處取穴,適用於感冒鼻塞、鼻炎等病。
膀胱穴:位於水道尿閉而隆起的膀胱(壯語“咪小肚”)上緣左、中、右3點,主治尿瀦留症。
藥線點灸的取穴有一定規律性。根據龍玉乾壯醫副主任醫師及其祖母龍蕈氏的經驗,可概括為“寒手熱背腫在梅,痿肌痛沿麻絡央,唯有癢疾抓長子,各疾施治不離鄉”。即:寒手,指畏寒發冷癥狀重者,取手部穴位為主;“熱背”,指全身發熱,體溫升高者,以背部穴位為主;“腫在悔”,即對腫塊或皮損類疾病,沿腫塊及皮損邊緣及中心取一組穴位,五穴組成梅花形。“痿肌”指凡是肌肉萎縮者,在萎縮肌肉上選取主要穴位;“麻絡央”,指凡是麻木不仁者,選取該部位龍路、火路網路的中央點為主要穴位:“抓長子”指凡是皮疹類疾病引起瘙癢者,選取最先出現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作為主要穴位。僅此數條還不夠,每一種疾病還需根據實際需要,循龍路、火路取穴,以提高治療效果。
藥線點灸療法的操作規範如下:
持線:以右拇指、食指挾持藥線的一端,並露出線頭約1~2公分。
點火:將露出的線端在煤油燈或其他燈火上點燃,然後吹滅明火,只留線珠火即可。
施灸:將線端珠火對準穴位,順應手腕和拇指屈曲動作,拇指指腹穩健而敏捷地將帶有珠火的線頭直接點按在預先選好的穴位上,一按火滅即起為一壯。一般一個穴位只灸一灶(梅花、蓮花、葵花穴等除外)。
操作時必須掌握火候,以線頭呈“珠火”時效果最佳,切忌明火點灸。手法一般是“以輕對輕”、“以慢對重”。灸後有蟻咬感或灼熱感,不要用手抓,以防感染。施灸時點一次火灸一壯,再點再灸。一般每天點灸一次,依據病情確定療程長短。
2.藥物竹罐療法
本療法流傳於壯族聚居的百色地區,其主要傳人為來自該地區樂業縣的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老壯醫岑利族主治醫師。經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科研人員的發掘整理和臨床研究規範,1993年通過專家技術鑒定,並榮獲廣西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三等獎。其治療機理是:通過用煮沸的壯藥液加熱特製之竹罐,吸拔於治療部位上,疏調龍路、火路之氣機,達到祛風除濕,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腫等治療效果。適用於風濕痹痛,各種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損傷、頭痛、骨折愈后瘀積等。藥罐選取壯族地區特有之金竹製作,以近根部正直者為佳,口徑一般為1.5~4厘米,去掉外皮,罐壁厚度適中,口邊磨光,平滑,長度為10厘米左右。常用的浸泡藥罐的藥物有杜仲藤、三線三、五爪風、三角風、八角風、抽筋草、臭牡丹、五加皮、雞矢藤、石菖蒲等,上藥各適量加水煎熬成藥液,熱浸竹筒備用。拔罐操作方法:將適量的壯葯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約5分鐘后即可取出備用。邊拔連撈,甩凈水珠,趁熱迅速扣於選定的拔罐皮膚上,每次拔5~10分鐘,第一次拔的時間可短些,拔出后即用鋒利的三棱針在罐印部重刺3~4針,又迅速取熱罐在針刺部位繼續拔罐。如此反覆2~3次。每次均須用消毒棉球將拔吸取出來的血液拭擦乾淨。最後用消毒毛巾輕敷於所吸拔的部位,涼了再換熱毛巾,亦反覆2~3次。
3.針挑療法
本法廣泛傳布使用於壯族地區,可謂源遠流長。其法是運用大號縫衣針或三棱針等作為針具,通過挑刺體表一定部位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方法。其著名傳人是廣西德保縣已故著名老壯醫羅家安及其大徒弟農大豐壯醫。著有《痧症針方圖解》一書。針挑治療的機理是:通過針挑龍路。火路的體表網結,疏調氣機,調和陰陽,逐毒外出而達到治療效果。適用於多種病症,尤以痧症、痹症、風濕關節疼痛或僵直、腰痛、跌打損傷、肌膚麻木不仁等,療效頗為顯著。挑點選擇:多為龍路、火路網路在體表的反應穴(網結,又稱壓痛點或敏感點),或龍路、火路的皮下反應點。挑點主治的一般規律是:天部(即頭額部)針挑點常用於治療頭面部疾病、發、熱性疾病;背部挑點主要用於胸痛、感冒及一切熱性病;腹部挑’點主要用於腹部疾病、痛經等;上下肢挑點主要用於風濕痛。羅家安老壯醫還創造了一種比較獨特的挑點選擇方法:即以疾病所在部位為依據,施術者先用右手中指用力划壓患部皮膚肌肉,然後在隆起線兩端或中間取穴。壯醫針挑操作方法較多,就基本手法來說有淺挑、深挑、疾挑、慢挑、重挑、躍挑、搖挑等。就針挑方式來說,有點挑、引挑、叢挑、環挑、散挑、排挑等。不管採用何種挑法,均以疾進疾出(慢挑除外)挑斷表皮或皮下組織,針孔能擠出少許血液為第一要義。具體操作步驟是:選好挑點,常規消毒挑點及針具,左手拇指繃緊挑點皮膚,右手拇、食,中三指合攏握緊針具,對準挑點迅速入針並挑起,然後在挑點擠出少許血液,再塗以少許生薑或其他消毒液即可。據報道,壯醫針挑療法治療的病症達80多種,尤其對痧症有良效,如羊毛痧、七星痧、五梅痧等,均可首選針挑方法進行治療。除針挑治療痧症外,壯醫對痔瘡、疳積等專科疾病,還有一套獨特的針挑方法,在此不再贅述。
4.陶針療法
陶針療法是用陶瓷片敲擊或磨製成針狀醫療工具,然後在人體體表的相應穴位按壓,或刺割至皮下出血以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陶針療法是古代壯醫傳統的醫療技術之一,至今仍在壯族地區流傳不衰。1949年後,壯醫專家蕈保霖副主任醫師對這種療法進行了發掘整理和規範,1959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陶針療法》一書。適用範圍:民間常用於治療小兒夜啼、中風、中暑、小兒急慢驚風等病症。操作方法:按刺激方式分,有點刺、排刺、行刺、環刺、叢刺、散刺、集中刺和擴散刺等;按刺激的強弱分,有重刺、輕刺、中刺、放血刺、挑疳刺等類別。凡天部疾病、熱症、陽證,多用重天(上)輕地(下)的手法;對地部疾病、寒症、陰證,多用重地輕天手法。對寒熱交錯、虛實相兼的病症,則用人部平刺、兩脅輕刺之手法。施術前後宜用碘酒、酒精或生薑汁局部消毒。操作時應注意將陶針清洗乾淨,最好進行消毒。刺激手法和刺激強度,視病情狀況及患者能忍耐為度。對局部有爛瘡。過敏和皮膚病者,不宜用此法。除了上述外治方法外,壯醫還有許多種其他的外治方法,如火針療法、麝香針療法、跖針療法、掌針療法、油針療法以及皮膚針、微型刀針、溫刮縛扎刺法。耳針療法、四方木熱叩療法、無藥棉紗灸療法、藥棉燒灼灸法、燈花灸法。水火吹灸法、竹筒灸療法、艾灸療法、火功療法,鮮花葉透穴療法、骨弓刮法,藥物薰蒸、佩葯、墊葯、葯捶、敷貼、滾蛋療法、熱熨療法、浴足療法等等。這些外治法都具有相當的特色和療效,值得進一步發掘整理和規範提高,以便在更大範圍內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