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是指日本日本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日本列島最早在20萬年前出現人類,已知最早的日本人類化石可追溯到約3萬年前。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西曆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日本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大和國,其後於大化革新后確立天皇體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嘗試創建一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進入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權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

12世紀末,日本開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時代,鎌倉幕府室町幕府相繼執政。期間曾經歷一個半世紀的戰國時代,以及由豐臣秀吉領導的文祿慶長之役。17世紀初,江戶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國內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號召,江戶幕府在輿論的壓力下,被迫將政權還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

1867年,明治天皇整頓內政,富國強兵,一戰後短暫經歷大正民主時期,到20世紀30年代落入軍部控制,實行軍國主義,但於1945年被盟國擊敗后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復主權后經濟高速增長,躋身先進國家之列,直至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日本進入長期的相對經濟不景氣狀態。2019年,日本頒布新年號“令和”,日本正式進入令和時代。

原始社會


舊石器時代

日本原來與大陸相連,大約在洪積世晚期至衝擊世初期,日本各地發生海進,出現了日本海。距今約1萬年前,成為今天的日本列島。日本人類在舊石器時代尾期才較大發展,在舊石器時代大部分時間(約十萬年前)發展緩慢,考古研究發現,在幾十萬年前來自中國北方的原始人類進入朝鮮半島上居住,其中少量人(大概十萬年前)才開始又遷徙到日本。
日本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在十萬年前,迄今日本舊石器時代的遺址發展近一千處,但有人骨化石出土的不滿十處,化石主要有明石人、葛生人、牛川人、三日人等。考古學人類學觀點認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東北亞游牧民族阿爾泰語系的人、古代中原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微量馬來人以及微量中南半島的印支人混合而來,逐漸遷移到日本混合衍變而來。也有學者認為是更新世中國華南的蒙古人種東擴到達日本。此外還有“單一人種說”、“人種更替說”、“混血說”、“變形說”等說法。
自從中國戰國後期,大量燕國人、齊國人、楚國人和越國人等為躲避戰亂逃到朝鮮半島和日本,以後到清朝時,在中國北方出現戰亂和災害時,陸續中國人移民朝鮮半島,後來又從這裡向東向南到了日本或直接到日本列島

繩文時代

繩文式陶器
繩文式陶器
約1萬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結束而開始急 劇溫暖化,使得人們的文化與生活產生極大變化。大約在衝擊世的初期(距今10000至8000年以前),全島進入繩文時代。繩紋時代分為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晩期這6期(另有五期、三期的說法)。
這個時候的人們製作繩文式陶器、早期以後邁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豎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獵、貝冢漁撈、採集植物等經營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骨角器等等。
另外,水稻也在這時傳入了日本。水稻傳入日本的路線主要有:其一是從華南、華中經海路直接傳入;二是由陸路(河北、遼寧)或海路(山東)到達朝鮮半島,再從朝鮮半島南部傳入。

彌生時代早期

前5世紀中期,以水稻耕種技術為主的生活體系從大陸及九州北部蔓延到九州、四國、本州。在最初位於九州北部的佐賀縣唐津市的菜畑遺跡、福岡縣的板付遺跡(今福岡市博多區)、福岡市博多區那珂、糟屋郡粕屋町江辻、絲島市曲田遺跡、野多目遺跡等稻田遺跡已經發現了大陸系磨製石器、碳化米等的存在。
公元前3世紀,彌生時代的開始。伴隨著渡來人的移入,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了陶器、鐵、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在彌生時代稻作才被大規模地推廣,特別是水田的種植,而且是在南部與西部。至公元1世紀左右,稻作從西南部相當迅速地傳播至本州中部,但進一步向北傳播較緩慢。雖然稻作、青銅及鐵從早期階段就已存在於北部,但並未被大規模採用,而北部直至8世紀或甚至更晚仍停留在繩文階段。
根據陶器的形式,彌生時代可分為前、中、后三期。前期從九州擴展到近畿一帶(東日本尚處於繩紋時代末期),中期波及到東北地方。扁平片刃石斧等磨製石器、青銅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類似於大陸文化。彌生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先進的農耕技術,通常認為它受到了來自朝鮮的移民的影響。中期以後灌溉技術進步,農業生產漸趨穩定。後期,鐵制農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銅鐸、銅劍、銅矛、銅戈等青銅祭器發達,出現制鐵和製鹽等社會分工。通過交易和戰爭等,形成了統一的政治性的地區集團。此時北海道尚不能種植水稻,仍處在繩文文化的殘餘階段。

奴隸社會


國家的產生

漢倭奴國王印
漢倭奴國王印
彌生時代中期,約公元一二世紀之際,日本有一個很大的女王國叫作“邪馬台國”,統治該國的女王就是“卑彌呼”。對於邪馬台國的位置,有的學者認為是在近畿大和(今奈良)地區,另一種說法認為在九州,兩說各有依據。此時已由中國傳入水稻 栽種和使用鐵器,居民種植禾稻、薴麻,養蠶栽桑,緝麻線,制絲錦、縑絹。武器用木弓鐵鏃。在交換上已經是“國國有市”。社會已有大人、下戶與奴婢、生口之別。大人皆四、五個妻子,是上層統治者,下戶則有二、三個妻子。兩者間的地位與尊卑差別明顯。但下戶並不是奴隸。而奴婢和生口則具有奴隸性質。
位於九州的奴國國王向漢朝朝貢,並獲賜金印。到了2世紀後半期,各小國內戰頻繁,直至3世紀中葉才出現較大的“大和國”,后經過長期的擴張,並且逐漸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領最初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
彌生時代中期,日本諸國中的奴國國王曾向漢朝朝貢,並為漢光武帝賜以金印。

古墳時代

古墳時代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從8世紀初開始,火葬流行,古墳逐漸式微,並開啟了佛教建築的時代,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也於此時相繼編成,從而進入日本的歷史時代。
5世紀,原始的所有制關係開始崩潰,大家族發展為生產單位和動產所有單位,原有部族內部發生利害矛盾。從五世紀中期起,畿內強大部族間的內戰激化。有些強大的部族與出現倭五王的百舌鳥古墳群和古市古墳群有關。古墳的分佈基本上遍及本州島南部,以奈良大阪的大和盆地為主,北海道則未發現,這一時期的墳墓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溝,“前方后圓”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墳的周遭圍繞著中空的黏土塑像,這些筒狀土製人偶可能是殉葬用的,稱之“埴輪”。建築這些墳墓需要花費大筆金錢,只有少數的統治階級能夠負擔,迄今發現有七十一座,鑰匙孔形的古墳最常見,古墳里通常有許多銅鏡、珠寶等物品,到了後期,古墳里還有兵器和盔甲。但大量小古墳群的出現,古墳作為統治者的建築物的性質逐漸減弱。因此,從6世紀末到7世紀初,倭王權在畿內儘力建造寺院,同時限制修築小古墳群,大王和強大的豪族則葬於源於中國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墳。這樣,古墳時代臨近結束。
奈良古墳
奈良古墳
4世紀後期,在近畿地方,大和國逐漸興起,經過長期的擴張,並且逐漸征服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領最初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

早期封建社會


飛鳥時代

聖德太子(中)
聖德太子(中)
飛鳥時代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這一時期 通過百濟傳來。587年,衣折戰役中,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對朝廷的控制權。592年,和蘇我氏有姻親關係的皇族女性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她提名聖德太子(馬廄門王子)為攝政進行了以加強皇權為核心的政治改革。603年,聖德太子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又於次年(604年)制訂十七條憲法。607年還派小野妹子遣隋使和留學生到隋朝學習。
聖德太子,蘇我馬子和推古天皇去世后二十年內,天皇家族越來越不滿蘇我氏的統治,直到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發動乙巳之變,蘇我氏統治走向終結,國家政權又回到天皇手中。
中臣鐮足
中臣鐮足
645年到649年的日本年號為大化,立中大兄為皇太子兼攝政,任命阿倍內麻呂蘇我石川麻呂為左右大臣,中臣鐮足為內臣。開始實行國政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執行了一系列關於社會的、財政的和行政的改革,構成了7世紀到10世紀日本使用的律令系統。“律”代表刑事的條例,而“令”則是行政的法令,兩者在一起,代表了日本從大化改新開始天皇基於法律保護世襲制度。大化改新參照中國的範例,實行班田收授法,廢 除豪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將原來的“私地私民”改為“公地公民”。土地不能夠繼承,死後必須歸還國家。對受田農民徵收穀物,同時也對絲綢,棉花,布匹等輕工業產品徵收稅收。開始要求農民服勞役或兵役。廢除了氏族族長的世襲頭銜。
中大兄皇子成為皇太子,中臣鐮足被賜姓藤原,藤原氏很快成為日本最有力的貴族。另外日本國從原來的改名為 日本。662年中大兄皇子臨朝稱制,並於668年成為天智天皇。672年,天智天皇駕崩,兒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與其爭位,爆發戰爭,史稱壬申之亂。壬申之亂后,大海人即位,是為天武天皇。他繼續天智的改革,並使天皇的中央集權更加鞏固。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飛鳥時代結束。

奈良時代

奈良時代即以奈良(平城京)為都的時代,自710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遷都長岡京,共計74年,是律令制社會的繁榮鼎盛時期,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關係、文化以及對外關係等方面。
此時的奈良朝受中國唐文化的影響,又通過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從而出現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遣唐使、派往中國的留學僧和留學生在日本文化和美術繁榮方面,起著極大的作用。全國大興造寺、造像,堂皇的繪畫、華麗的裝飾藝術,今天仍見於奈良的寺院和正倉院寶物中。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日本朱雀門
日本朱雀門
經濟上,為了鼓勵荒地 的開墾,增加收入,723年,政府制定了《三世一身法》。規定凡新修溝池開墾的土地,多少不限,允許開墾者三代佔有;凡利用原有溝池開墾的田地,只准一代佔有。由於農民倦怠,收效不大。但此法的實施卻成為國有土地私有化的契機。743年,政府又頒布了《墾田永世私財法》。規定按位階限定開墾土地面積。墾田永世歸開發者私有。有勢力的寺社、貴族、地方豪族均利用此令,大肆墾殖擴大領土,促進了莊園的發展。與班田制相適應,奈良朝的租稅實行租庸調製。租按田地面積徵收。除了交納租庸調之外,百姓還要負擔沉重的徭役。
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時期,朝廷力圖整頓混亂的政治形勢,縮減財政開支,改革兵制,向東北地區擴展疆域,謀求整形和重新加強律令制。

平安時代

藤原良房
藤原良房
平安時代即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 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1185年鎌倉幕府成立,歷經400年。莊園制度讓開墾耕地的人永久擁有耕地,他們結合成利益集團,更武力兼并莊園,漸成各地武家實力的來源。10世紀以後,有別於自墾地型莊園的寄進型莊園逐漸增多。這是指通過接受“寄進”(進獻)土地形成的莊園。原來地方開發領主為得到權力的庇護和藉助這種權力使自己的莊園不輸不入化,便往往把自己的莊園進獻給中央貴族和大寺社,奉之為領主,稱之為“領家”,分給莊園年貢的一部分,自己則保留“下司職”或“預所職”(均指庄官)留在原地,管理莊園。同時,農業同手工業的分工擴大了。
在公地公民制破壞的同時,天皇政治下律令制也危機四伏,其標誌之一就是藤原氏攝關政治的出現。早在奈良末期僧侶政權垮台後,貴族勢力復又膨脹,中臣鐮足因為功勞卓著,被天皇賜姓為藤原氏,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搖直上,至9世紀下半期,竟達到建立攝關政治,獨攬朝政的地步。作為最大的權門貴族,在經濟基礎上,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優厚賞賜,以接受“職分田”、“位田”、“職封”和臨時賞賜的名義,獲得大量土地、勞力和財富。這是藤原氏政治發家的經濟基礎,但能攫取最高權力,主要是靠不斷玩弄權術打擊他氏,以及同皇室聯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9世紀初,藤原冬嗣(775年-826年)在被任命藏人頭之後,立即將其女兒送進宮中作仁明天皇女徹,因其女生文德天皇(850年-857年在位)獲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804年-872年)如法炮製,也將其女送進宮中,從而成為清和天皇(858年-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過製造“承和之變”和“應天門之變”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壓倒政敵。結果先則於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當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個太政大臣,繼則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為幼小外孫清和天皇“總攝庶政”,進而於866年正式獲得“攝政”稱號,開始了名副其實的人臣(臣下)攝政。藤原良房之後,其養子藤原基經(836年-891年)任攝政,並於887年被剛即位的宇多天皇賦予總攬國政全權。詔書說:“其萬機巨細,己統百官,皆先關白太政大臣,然後奏下。”“關白”一詞取自中國歷史名著《漢書》,系“稟報”之意,在日本不久便變為官職之名,等同於丞相(宰相)。這樣,藤原氏便開創了日本史上“關白政治”這一特殊政體,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時作“攝政”,天皇成年後作“關白”的政體。
白河法皇
白河法皇
以藤原氏為代表的官僚貴族集團的 統治已完全失去進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墮落。他們追求的是富麗堂皇的宮殿、神社和當作別墅用的佛寺、盛大的節日儀式、游宴、裝潢貴族老爺身份的文學和音樂,對於滿足這種奢侈生活來說,來自國家的龐大收入猶感不夠,於是便大搞賣官政治。對於能夠出錢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錢多少賣給國司及其以下相應的官職。國司一職最有貪污發財的機會,許多官僚貴族紛紛通過賄賂藤原氏弄到兼任國司之職,身在京都,派代宮赴任,稱為“遙任”。國司毫不顧及生產,在國衙領內放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領”綽號。當時流行著“受領跌個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說法,形象地說明了國司的貪婪。
除了皇室同攝關家的矛盾外,在上皇(法皇)與天皇之間以及藤原氏內部也都存在著矛盾,並且這些矛盾又總是和新興的清和源氏、桓武平氏兩大武士集團之間,每一個武士集團內部的矛盾糾纏在一起。這種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的發展,終於導致1156年的“保元之亂”和1159年的“平治之亂”兩次大混戰。保元、平治之亂為平氏掌權鋪平了道路。

平氏政權

平清盛在1156年的保元之亂中與源義朝聯合支持后白河天皇並獲得勝利,因而贏得后白河天皇的信賴。然而此後平清盛與信西入道(藤原通憲)聯手擴張其權力的企圖使藤原信賴與源義朝大為不滿,於是二人舉兵在京城發動了政變,是為平治之亂。最後平清盛取得勝利,源義朝被誅殺。自此,平清盛打下了建立政權的基礎。
武士政權的鼻祖平清盛
武士政權的鼻祖平清盛
賓士之 亂后,平清盛官位步步高升,1160年升任正三位參議,1165年升任兵部卿兼權大納言,次年1166年從正二位春宮大夫升任內大臣。1167年打破慣例,未經升任左大臣及右大臣的程序便直接升任為正一位太政大臣,這是律令官制中最高的官職,相當於宰相,平清盛也因此成為從一介武士到位極人臣的第一人。平清盛的勢力擴張達到永無止盡,將自己和正室所生的女兒平德子嫁給高倉天皇作為皇后,使自己成為天皇的外戚。平德子產下的皇子成為日後的安德天皇。另一個女兒平盛子則嫁給攝關家藤原忠通的兒子藤原基實,並且以此為始,讓許多子女和有權有勢的公家貴族階級聯姻,巧妙地透過政治婚姻的手段擴大自己的勢力。
然而,平清盛的擴張,使以後白河法皇為首的院政勢力感到不滿,也逐漸加深雙方之間的對立。之後平清盛剷除參與院政的院近臣,院政宣告中止,由平清盛獨攬大權的平氏政權掌控天下。1180年平清盛迫使女婿高倉天皇退位,擁立自己的外孫即位為安德天皇。這是平氏一族的全盛時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平氏領地已達到日本全國一半以上。
平清盛死後,平氏一族先是在壽永二年(1183年)的俱利伽羅峠之戰大敗於源義仲,平家大軍因而崩潰,無計可施之下平宗盛不得不挾持安德天皇撤離京都逃往西日本。之後平家又在一之谷之戰中敗給由源賴朝之弟源義經。隨後平家軍又在屋島之戰敗給源義經。元歷2年(1185年),平家在壇之浦之戰中敗亡,平氏政權覆滅。

中期封建社會


鎌倉時代

1181年初,源賴朝的政敵平清盛去世,源賴朝堂親源義仲於1182年7月入 洛(進駐京都),后白河天皇倚重源賴朝,引起源義仲不滿,源賴朝派其弟源義經討伐義仲。1184年,源賴朝消滅平氏一族於瀨戶內海。1185年10月,后白河法皇命令源義經討伐源賴朝,事情被源賴朝察覺,經過交戰源義經兵敗逃亡至奧州,並於1189年被殺害。1192年3月,后白河法皇去世,貴族勢力衰落。7月,后鳥羽天皇正式冊封源賴朝為“征夷大將軍”。
源賴朝平定平氏后,建立以鎌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1199年正月,源賴朝去世,其子源賴家即將軍位。由於源賴家缺乏統治御家人的能力,又依靠外戚比企氏,引起有力御家人北條氏的不滿。1203年,北條政子與北條時政共同廢黜了源賴家,擁立源實朝為將軍,北條氏自稱“執權”。1219年,北條義時唆使源賴家遺子源公曉暗殺源實朝,隨後藉此殺害源公曉,源氏家族絕嗣,北條政子成為最高統治者,並擁立與源氏有血緣關係的藤原賴經為將軍。1221年,朝廷集結武士和畿內寺院僧兵,討伐北條氏,史稱承久之亂,但以失敗告終。承久之亂后,公家政權開始衰落,武士階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北條時政去世后,政權逐步集中到北條泰時一人手中。1232年,北條氏制定了一部武士重要的法規《御成敗式目》,作為武士裁判的準則。幕府通過守護、地頭掌握全國軍、警權;朝廷(院)通過國司掌握全國一般行政權。起初勢均力敵。承久之亂后,鎌倉幕府在京都設置六波羅探題,監視朝廷與公卿,院政有名無實。
但是鎌倉幕府的穩定局面沒有維持多久,在北條家執權時宗(北條時宗)在位的時候,遭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兩次侵略,損失慘重。幕府與武士之間的關係日漸鬆懈,反抗幕府統治的實力逐漸形成。北條時賴執政時期,專制加強,家臣的“御內人”和被稱為“外樣”的一般御家人矛盾凸顯,北條時宗去世后,御內人代表平賴綱與外樣代表安達泰盛產生衝突,安達泰盛一族被全殲,史稱“霜月騷動”。此後,鎌倉幕府統治基礎御家人制度逐步瓦解,鎌倉幕府統治面臨崩潰。
北條時宗
北條時宗
1318年,后醍醐天皇即位,決心恢復皇室權 威,廢黜院政,開始親征。1331年,后醍醐天皇再次密謀倒幕,倒幕軍被幕府軍打敗,史稱“元弘之亂”,后醍醐天皇被流放,第二次倒幕運動失敗。1333年,各地豪族都開始倒幕,幕府派足利高氏(足利尊氏)前去平亂,足利高氏早已不滿北條氏專制政權,途中倒戈,攻下了鎌倉,最後一代執權北條高時自殺,鎌倉幕府滅亡。鎌倉時代被認為是日本封建時代的開始階段。
鎌倉時代初期,仍舊延續了平安時代的古代莊園制。一個莊園由數個“名田”組成,名主從莊園領主處獲得名田的私有權,進行自主經營。名主向莊園領主交納租稅,農民向名主交納“加地子”。這種體制稱為“名田經營”。鎌倉中期后,開始有了顯著變化。莊園內的大名主、土豪,成為了幕府的地頭。
鎌倉時代的文學,是從古代到中世的轉形期文學。這個過渡時期的文學,一方面承襲了平安時代以來的古代貴族遺風,無論是創作態度還是作品內容,都非常傳統和保守,但已趨沒落。隨著武士階級的成長壯大,出現了很多以武家社會為中心的文學作品,並逐漸成為鎌倉文學的主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軍記物語的興起。軍記物語是以武士為主題的小說,起源於平安時代的《將門記》、《陸奧話記》等漢文題材文學作品,其中《平家物語》是最傑出的一部作品。

室町時代

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
建立室町幕府的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鎌倉幕府 將軍源賴朝同族。鎌倉幕府後期,幕府內部勢力動搖,天皇暗中決定推翻幕府的統治。1324年,后醍醐天皇的倒幕計劃被察覺從而失敗。1331年,天皇再次起兵,但又一次遭到失敗,並被流放到隱岐(現在日本島根縣隱岐島),光嚴天皇作為傀儡被幕府擁立。此時,擁護流亡后醍醐天皇的勢力,如皇子護良親王和武士楠木正成等,與幕府的軍隊展開了戰鬥。幕府內部北條氏的御家人也開始反對幕府。足利尊氏就是其中較有實力的一方,他最初開始帶領幕府軍與倒幕軍戰鬥,後來才倒戈支持天皇。1333年,鎌倉幕府滅亡。后醍醐天皇迫使光嚴天皇退位,廢止攝政、關白的制度,自己準備開始親政,是為建武新政。然而,這些舉措觸動了武士階級的利益,造成了他們的不滿。足利尊氏借討伐幕府殘餘勢力,出兵關東,平定了這次叛亂之後,以討伐新田義貞為名義,於次年攻入京都。足利尊氏在與保皇派楠木正成等人的戰鬥中一度失敗,但1336年又再度攻陷京都,擁立光明天皇、幽閉了后醍醐天皇。不久,后醍醐天皇從京都逃到吉野(今奈良縣吉野町),宣稱自己的正統。這時,日本出現了兩位天皇,南北朝時代開始。1338年,足利尊氏被北朝任命為征夷大將軍,於京都開設幕府。
統一南北朝的三代將軍足利義滿
統一南北朝的三代將軍足利義滿
1367年,10歲的足利義滿繼任為三代將軍,因北朝內亂之 故,南朝再次興盛。十二年間,北朝亂事被三代將軍義滿一一平定,並策劃了對南朝的反攻。1379年至1384年,北朝奪回四國和南朝在畿內的大片領土,1385年奪回九州。1392年,北朝包圍奈良,南朝后龜山天皇將三神器交給北朝后小松天皇,歷時56年的南北朝時代於焉結束。南北朝的統一是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進行的,他統一了以後,曾企圖篡奪皇位。由於當初足利氏為了對付南朝,必須於京都開設幕府,而在鎌倉設公方府,引來了關東大亂。
長期動亂中,廣大的下層農民受害最深,反抗官府和統治者的鬥爭不斷發生,被稱為“一揆’(通稱百姓起兵反抗統治者的行為)。1428年9月18日,近江國醍醐鄉的農民以德政為口號發動起義,史稱“德政一揆”,起義得到廣泛響應。1441年8月,德政一揆規模擴大,幕府不得不頒布“德政令”,宣布取消農民一切債務。9月14日,進一步發布“一國平均德政令”,不論身份貴賤、地位高低,一切債務全部廢除。
在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位的時候,因繼承權問題爆發了應仁之亂,自此幕府的權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於各地的守護大名,有的漸漸被守護代(副官)、家臣、國人篡奪政權,有的可以保持政權至戰國時代,從應仁之亂開始,至足利幕府滅亡,稱為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

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的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時期,被稱之為戰國時代。應仁之亂后,雖然室町幕府的影響力大大降低,可是當時的各任幕府將軍仍試圖改變整個局面。將軍不但多次下令討伐鄰近的細川氏、六角氏等守護大名,還屢屢頒布征討令,令諸國大名對抗那些對京都當局造成威脅的勢力。然而,將軍的權威已經大不如前,將軍的詔令除了作為大名奪權的工具外,幾乎無人願意服從。
除了伊勢長氏崛起於關東地方,成為新時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開始出現以下克上,甚至成為一方之雄的新強權。在中國地方,出雲守護代尼子氏篡奪守護京極氏的實權,後來的尼子經久更是取代京極氏,成為出雲守護。在雙雄爭霸過程中,安藝國人毛利元就在尼子、大內兩家之間夾縫求生,逐漸擴張自身力量,後來抓住大內氏內亂的機會,在嚴島之戰中擊倒大內氏權臣陶晴賢,成為中國地區的新霸主。美濃守護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長井規秀的驅逐而衰敗。長井規秀日後繼承了齋藤氏,也稱齋藤道三
1518年,大內義興返回所屬領國,失去庇祐的足利義稙不敵管領細川氏,再次辭去將軍一職,由前將軍義澄長子足利義晴接任。然而,義晴因與管領細川晴元長期失和,在1546年辭退將軍一職,由長子足利義輝接任第十四代將軍。足利義輝立志重振幕府聲威,不但多次積極調停諸大名之間的紛爭,更邀請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有實力的大名上洛謁見將軍。此時管領細川氏遭到權臣三好長慶奪權,後者掌握實權,而把幕府當作傀儡,成為當時有實力的大名之一。三好長慶死後,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決定罷黜將軍足利義輝。1565年,三好三人眾及松永久秀率領的叛軍包圍義輝所在之二條御所,雖然足利義輝得到當時著名劍客上泉信綱與冢原卜傳等人傳授的劍術,有劍豪將軍的美名,但依舊因寡不敵眾而被弒。足利義維之子足利義榮被擁立為第十四代將軍。足利義輝死後,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實權,也失去中興的機會,直到1573年滅亡。
關東方面,今川氏、武田氏、上杉氏、后北條氏等相互爭霸。其中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在川中島進行了多年的爭霸,但終無結果。東海方面,清洲織田氏旗下重臣織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後取得實權,成為尾張一國之主。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三千軍擊敗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率領約兩萬五千大軍的大名今川義元,是為桶狹間之戰。1567年9月,信長在稻葉山城之戰中取勝,攻陷美濃的稻葉山城,將它改名為岐阜城,並製作了天下布武朱印,展開統一日本之路。第二年,信長擁立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並在盟友淺井長政的幫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標。1573年,織田信長與將軍足利義昭正式決裂,信長強攻幕府所在的二條御所,逮捕義昭,將其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並建立安土城。室町幕府宣告滅亡。日本戰國時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時代在此劃下句點,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戰國時代代表武將
毛利元就齋藤道三武田信玄織田信長
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
日本歷史

近世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

1573年,織田信長放逐了末代將軍足利義昭,足利幕府宣告滅亡,開創了安土桃山時代。后逐漸成為全國最強大的軍事首領,並開始積極拓展統治版圖,繼續消滅了淺井、朝倉兩家,迫使伊勢國司北田具房將家督讓給信長次子織田信雄。他還平定了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勢力。直到1582年消滅甲斐大名武田氏為止,已幾乎完全控制近畿東海地方,並將勢力延伸至中國地方、甲信越地方四國地方以及北陸地方,此時的全國實際政治中心也轉移到織田氏手上。不久之後,織田信長在近江興建安土城,作為織田政權的象徵。1577年,織田信長派他的主要戰將羽柴秀吉去攻佔西本州中國地方的十二個國(州)。1582年,當信長帶領少數隨從從安土出發前往救援秀吉的時候,當到達京都並借宿歇息在本能寺一晚時,被信長先派去本應該去支援秀吉的明智光秀髮動叛亂,突襲信長歇息的本能寺,信長被迫於本能寺縱火自焚而亡,史稱本能寺之變。
羽柴秀吉在山崎之戰擊敗明智光秀后,成為信長未成年後嗣的保護者之一。1584年,秀吉擊敗了其他三個保護者,完全控制了京都,成為信長無可爭議的繼承人。羽柴秀吉出身沒有姓氏的平民,原名木下藤吉郎,他曾被藤原家收為養子,後來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得到了關白的職位,這意味著全日本的內政和軍事都為他所控制。之後的一年中,他維持了與九個主要大名中三個的同盟,並繼續在四國和北九州的統一戰爭。1590年,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之戰,戰勝了控制東本州關東地區的最後一個敵手,剩下的大名都投降了,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就此結束。第二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閣。政治上通過太閣檢地、兵農分離、惣無事令等政策,為之後江戶幕府的發展做了一定的鋪墊。
1592年,豐臣秀吉為了平 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秀吉決定先并吞朝鮮,再入侵明朝。同年4月,秀吉派遣16萬軍人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只花一個月便攻陷朝鮮首都京城(今韓國首爾)、驅逐朝鮮國王李昖。1593年1月,明朝、朝鮮聯軍以提督李如松為首擊退日軍將領小西行長,收復平壤。雖在碧蹄館之戰因寡不敵眾被日本將領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擊退,但後來日軍因為宇喜多秀家為首轉攻幸州山城時遭遇朝鮮將領權栗的抵抗。1595年,文祿之役在兩方議和下結束。
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鮮,慶長之役開始。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鮮,首以明末名將麻貴,與日軍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戰。朝鮮水軍在開戰初期被日軍擊潰,迫使朝鮮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軍。1598年7月,秀吉在京都伏見城病逝。日軍在五大老的決議下開始撤退。文祿·慶長之役中,豐臣氏及參與戰鬥的大名消耗了極大的財力,而德川家康由於留守日本本土,並未參戰,因此實力得以保存,為之後取代豐臣氏奠定了基礎。

江戶時代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1603年至1867年間被稱為江戶時代。1600年關原合戰奠定了德川氏 的天下,1603年,德川家康於江戶開設幕府、受封征夷大將軍,當時,天皇雖然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並沒有實權,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將軍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著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許多重要城市,全國其他地區分成大大小小兩百多個“藩”,藩的首領大名享有藩的世襲統治權,但必須聽命於將軍。將軍與大名都養著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從將軍或大名那裡得到封地和祿米,但必須效忠將軍或大名,這些武士一般是職業軍人,擁有佩刀的特權,他們構成了幕府統治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構成的封建統治制度即幕藩體制。德川幕府為了從思想意識上培養武士這個支柱,大力宣揚武士應具有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為其效力和賣命。
在德川時代的日本,全體居民都被嚴格的等級制度分為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日本政府發覺西班牙及教會往往會帶來的威脅,為免日本被殖民、防止西方思想傳入以保障國內政治穩定及意圖壟斷對外貿易,於1624年與西班牙絕交,亦禁止船隻往來日本及菲律賓,1633年正式頒布鎖國令,不準已出國之日本人回國,並於1638年島原之亂后,在1639年頒行最後一次鎖國令,禁止與葡萄牙貿易,今後只容許荷蘭人及中國人在長崎出島進行貿易。
政治一安定,經濟也跟著發展,在德川綱吉時代發展良好,商人與町人盛行元祿文化。江戶時代中葉,幕府財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實行享保改革后暫時恢復財政,之後卻又再度惡化,在其後由松平定信推動的寬政改革水野忠邦推動的天保改革等企圖改善,但卻未解決根本。伴隨著貨商經濟的發展,化政文化等的町人文化盛行的另一邊,以往以米的年貢為基本收入的大名旗本轉為貧窮化。大名實行藩政改革,土佐藩長州藩薩摩藩等在靠此改革成功后被稱呼為雄藩。
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18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的萌芽產生,新的 生產方式的出現,從根本上動搖了幕府統治基礎。德川幕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德川幕府統治前,日本對外貿易比較發達,商船遠航到中國、朝鮮及東南亞各國。16世紀下半期,西方商人和傳教士開始到日本活動,以傳教士為先導的歐洲殖民勢力迅速向日本滲透,全國天主教徒從30萬猛增到70萬人。一些藩國通過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壯大了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德川幕府建立后,為鞏固統治,防止外部勢力對日本的侵入開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從1633年起曾多次發布“鎖國令”,即寬永鎖國。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禁止日本與海外交往,把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驅逐出境,只許同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准在長崎一地進行。
幕府末年被歐美各國逼迫開國,經由馬修·培里來航而簽下了日美神奈川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使得鎖國崩裂,隨著開國與尊王攘夷思想強盛,幕府大老遇刺身亡與薩英戰爭都令幕府的權威一落千丈,最終德川慶喜先後把政權與領地交還朝廷。

近代時期


開啟近代

• 國門大開
佩里來航
佩里來航
19世紀中葉,日本仍處在小 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天皇並無權威,大權掌握在第三個封建軍事政權德川幕府手中。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馬休·佩里率領四條蒸汽船闖進日本的江戶灣,迫使日本打開國門,對外通商,日本上下驚慌失措。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將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門死死關上。外國人中僅有中國和荷蘭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開放口岸--長崎從事商業活動,國民沒有信仰自由。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
• 倒幕運動
在當時所發生的抗議和反對運動中,有一些暴動竟有四千農民參與,而且採取了各種各樣的形式。在武士里也有大量的思想改革運動”。很快,“倒幕”陣營就壯大起來,不僅有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小市民、中下層武士,也包括力主發展實業的資本家和新興地主中的改革派。
大政奉還
大政奉還
1867年1 1月8日,與幕府將軍矛盾深重的日本明治天皇睦仁(1852年-1912年),下旨組織倒幕軍,討伐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十月十四日(11月9日),德川慶喜假稱還政於天皇,卻在大阪並著手組織兵力,圖謀反叛。
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日本明治天皇頒布了“王政復古大號令”的諭令,表示准許德川將軍的辭退。當晚,天皇即主持召開了由“倒幕派”的皇族公卿,大臣和武士列席的御前會議。會上宣布:廢除幕府,責成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交出領地以及財產;重新賦予天皇以權威,親主朝政;建立新的中央政府。
1868年1月27日,倒幕軍連戰連捷,最終在京都附近的鳥羽、伏見之戰中擊敗了3倍於己的幕府軍隊,德川慶喜逃往江戶。倒幕軍繼續高歌猛進,德川慶喜宣布交出幕府和軍隊的控制權,倒幕派攻陷幕府殘餘在北海道的最後據點,取得了內戰的最終勝利。以明治天皇為首日本新政府成立了。

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
重掌朝政的明治天皇,勵精圖治,銳意改革,決心使日本 走上富強之路。新政府積極引入歐美各種制度及廢藩置縣等等,這些改革被統稱為明治維新。一方面,新政府確立國家制度,如設立帝國議會及制定大日本帝國憲法;一方面,又以培植產業及加強軍力(富國強兵)為國策推進,急速地發展成近代國家。
1868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1868年4月,朝廷頒布《五條誓約》,作為施政改革的綱領。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這些重大變革,在日本國內迅速推開,成效顯著。為消滅國內的封建割據勢力,他採取“奉還版籍”政策,廢藩置縣,將全國劃為3個府72個縣,終於建立起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他還廢除舊的“士、農、工、商”階層制度,將所謂公卿諸侯之類的貴族改稱“華族”,將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大膽廢除了封建俸祿。此外,他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在全國改革軍警制度,建立新式軍隊,創辦軍工產業;學習西方文明,引進西方科技與管理;發展現代教育,培養現代人才,整體提高國民素質,建立起帝國大學系統。
1873年,日本開始實行新的兵役制度,在全國徵召義務兵,同時改革農業稅,統一貨幣。在國民“萬事決於公論”的呼籲下,明治天皇決定於1885年實行立憲,建立了內閣制度,並於1889年正式頒布憲法,次年召開了首屆國會。
政治改革日新月異,以軍事工業、交通運輸業為代表的經濟變革籌劃也迅速變為現實。繼1872年建成第一條鐵路后,又於1882年成立新式銀行,西方的科學技術得到大力提倡。到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本基本鋪平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完成了部分預定的改革目標,成為中國周邊迅速崛起的強邦,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

侵略擴張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很快就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於1879年 染指清朝朝貢國琉球國,並改設為沖繩縣。二十世紀初,大日本帝國逐漸形成,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在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及日俄戰爭中殲滅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為帝國主義列強其中的一角。
1900年,俄國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單獨出兵佔據中國東北,但各國與清廷議和后俄國拒不撤兵,遂與日英等國交惡,最終在1904年爆發日俄戰爭,日本獲勝,取得庫頁島(日本稱樺太)北緯50度以南的部分。
日本於1910年並大韓帝國入版圖,是為日韓合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不斷染指中國,企圖將中國變為其獨佔殖民地。並出兵中國山東,佔領了德國佔領的青島,而且逼迫袁世凱政府與之簽訂“二十一條”。一戰結束后,在巴黎和會上企圖攫取德國佔領的中國山東。為牽制其海上力量,美國召開華盛頓會議,以壓制日本海軍力量的擴張。但日本在一戰中獲利甚豐,躋身於世界大國之列。
19世紀末20世紀初,文化上,日本從歐美傳入了新的學問。藝術上,帶有未曾在日本出現過的個人主義小說,文學開始出現,與江戶時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開了角逐。宗教上,改變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現象(神佛分離),出現了打壓佛教(廢佛毀釋)等運動。

大正時代

1912年到1926年稱為大正時代。明治天皇於1912年駕崩,子嘉仁繼位,改元大正,是為大正時代。1912年,因為陸軍倒閣而引起了第一次護憲運動(大正民主運動),開始出現政黨政治。
大正天皇嘉仁
大正天皇嘉仁
大正時代前期,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最高峰的盛世。但國內也是動蕩不安,1918年爆發了全國性的大暴動,這次革命暴動最初是從漁村婦女搶米開端,各地一般也以搶米形式爆發,所以在日本歷史上習 慣地稱為“米騷動”。由於地租高昂,加上生產技術落後,日本農民通常只能向地主租入小塊土地進行耕種。其結果是日本農業生產力得不到發展,廣大農民群眾不能不長期掙扎於飢餓線上。1918年7月23日,暴動首先在富山縣魚津附近的小漁村中開始,事態很快升級為暴亂、罷工、搶劫、蓄意襲擊警局和政府機關乃至武裝衝突。1918年9月中旬,在日本全國共38座城市,153個鄉鎮及177個村中出現了超過623起騷亂,參與者逾200萬人。事後約有25000人被逮捕,其中8200人被以不同的罪名判刑,輕則罰款,重則死刑。由於對騷動爆發負有責任,首相寺內正毅及其內閣成員於1918年9月29日辭職,之後,原敬組織了首屆政黨內閣。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攝政,數年後發生關東大地震,以及在國際會議中節節敗退,使日本社會日漸艱難。
權貴與政黨不斷抗爭,發生了第二次護憲運動,實行了全民普選(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園寺公望推薦首相,提倡“憲政之常道”。與明治時代取得社會發展成就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昭和初期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27年4月田中義一組成政友會內閣,推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在中國,日本一直扶植奉系軍閥張作霖,對滿蒙進行殖民活動,因為張作霖反對日本的侵略,導致1928年6月被日本關東軍皇姑屯炸死。1931年,日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扶植傀儡國家滿洲國;再於1932年,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1936年2月26日,發生了二二六事件,廣田弘毅組閣,創建以天皇及軍部為本的法西斯體制。
1937年7月7日,日軍策動盧溝橋事變,正式入侵中國,引發中日戰爭。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從局部侵華到全面侵華的轉折。戰時日軍佔領華東平原,包括首都南京,並試圖以南京大屠殺逼中國軍民屈服,遇難人數超過三十萬人,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革命軍退守中國西南一帶。但其後戰情僵持不下,令日軍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消耗了日軍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加上歐美對日本禁運,石油和鋼鐵等不得運往日本。因此軍方孤注一擲,發動“大東亞戰爭”,向南亞繼續擴張,史稱太平洋戰爭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
1941年 12月,日軍偷襲夏威夷的美軍基地珍珠港,並正式向美國、英國和荷蘭宣戰,同時開始進軍東南亞等太平洋地區。日軍起初連戰皆捷,然而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戰役大敗,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1938年以來,日軍以“掃蕩”、“三光作戰”,試圖穩定中國的日佔區,但仍無法扭轉整體局勢。戰爭後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接連攻下硫磺島沖繩島,美軍B-29轟炸機隨即密集轟炸日本本土,許多城市遇襲,市民傷亡慘重、工業設施盡毀,日本的飛機工廠和機場受到重創。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依次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同時蘇聯亦於8月8日對日本宣戰,出兵佔領中國東北。8月15日,裕仁天皇以電台廣播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在東京簽署投降文書,向盟軍投降,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並將領土範圍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指定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戰後時期


戰後初期

• 日本投降后初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 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實君立憲製為虛君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日本投降詔書發出的同時,昭和天皇所信任的鈴木貫太郎內閣總辭,授意與皇族東久邇宮稔彥王組閣。東久彌宮內閣,是日本歷史上唯一的皇族內閣。當時,東久邇宮內閣中,有前首相近衛文麿國務大臣重光葵外務大臣。後來重光葵因故辭職,由前奉天總領事,元老牧野伸顯的女婿吉田茂繼任。此時,盟軍送來一位太上皇,那就是麥克阿瑟,盟軍總司令部要求罷免禁制不利皇室言論的內務大臣山崎巖,東久彌宮內閣於是總辭。成為日本史上最短命的內閣,壽命五十四日。東久彌宮內閣倒台後,昭和天皇任命親美英派的幣原喜重郎組閣,1945年10月9日,幣原內閣成立。幣原令人熟悉的就是20世紀20年代的幣原外交
• 民主政體改革
戰後的政黨如雨後春筍一樣大量成立,包括日本自由黨(總裁鳩山一郎)、日本社會黨(片山哲書記長)、日本進步黨(總裁町田忠治)、日本協同黨(委員長山本實彥)、日本共產黨(書記長德田球一)也恢復活動。翌年一月,盟軍總部公布公職追放令,所謂公職追放令,就是要禁止戰犯出任公職。
吉田茂
吉田茂
戰後在盟軍的佔領下,根據日本國憲法,天皇成為國家的象徵,國民主權與和平主義也在憲法中得到確立。日本國憲法下第一次國會大選,吉田的政黨大敗,以日本社會黨為首的在野政黨勝出,組成以日本社會黨及民主黨為首的聯合內閣,社會黨的片山哲、民主黨的蘆田均相繼出任首相,可惜當時社會黨內部左右派嚴重對立,而且又爆發昭電疑獄事件,這一個“中道政權”就這樣倒台了。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連續四次組閣。鳩山一郎復出后,與吉田茂對立,最後吉田茂在內外交困下,不得不下台,鳩山一郎以上台後立即解散國會為條件與在野黨妥協組閣,大選以後再次組閣,時已經分裂了的左右社會黨合併,再次結成日本社會黨。鳩山一郎再次結合他的民主黨及自由黨,結成自由民主黨,時稱為保守合同。1955年的選舉,自由民主黨得到過半議席,日本社會黨成為最大在野黨,這一個政治生態一直持續到1993年,稱為“五五年體制”。

后昭和時代

• 日本經濟的崛起
戰爭後期,由於美軍的空襲,以東京為首,全國119個城市嚴重被炸被毀,到處都變成一片廢墟和焦土。尤其是廣島和長崎,更遭到了原子彈的毀滅性破壞。1955年開始,日本經濟在高速發展階段有過三大景氣時期,分別是神武景氣岩戶景氣和伊奘諾景氣。如此長時間的持續的高速經濟增長,不僅在日本歷史上是罕見的,而且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由於伊奘諾景氣的出現,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就達到了光輝的頂點。
• 政黨政治的勃興
鳩山一郎在促成日蘇建交後退下來,由石橋湛山繼任,然而石橋組閣不久,身體出現重大問題,又不得不辭職,最後由曾被指為戰犯的外務大臣岸信介繼任。岸信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要修改日美安保條約,為此,革新與保守兩大勢力進行最終對決,爆發日本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安保鬥爭”。其後,日美安保條約修訂自然生效后,岸信介退任,由池田勇人繼任。池田勇人提出“寬容與忍耐”口號。池田連續三次組閣,甚至與同屬吉田茂門下的佐藤榮作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競爭,最後因患上喉癌不得不辭職。佐藤榮作繼任。佐藤組閣后,把沖澠縣回歸日本。
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
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
佐藤榮作連續四次當選自民黨總裁,並 連續三次組閣,任期也超過了恩師吉田茂及明治時代的桂太郎。他宣布引退後,自民黨有五人參選黨總裁,分別是佐藤派的田中角榮、大平派的大平正芳、福田派的福田赳夫、三木派的三木武夫,四人參與總裁選舉。結果只有田中與福田二人出線,世稱為角福戰爭,田中角榮成功拉攏大平、三木以及中曾根康弘結果以擊敗福田當選總裁組閣。
田中角榮最重要政績是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及日本列島改造計劃。同時田中被指責的是金權政治,自此自民黨走入一連串的弊案之中,1974年11月宣布辭職。自民黨副總裁椎名悅三郎召見大平正芳、福田赳夫、三木武夫、中曾根康弘,指定由三木武夫繼任總裁。三木武夫組閣后,美國白水門事件所引發的餘波,揭發了洛瓦希德事件,田中涉及貪污醜聞,三木武夫企圖拿此事向田中角榮開刀,引來黨內大派系組成舉黨協,推舉福田赳夫為繼任總裁,結果在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大敗、三木辭職,由福田赳夫繼任。
1975年眾議院選舉,自民黨由於一連串的醜聞落敗。福田、三木、中曾根三派要求大平辭職,大平得到田中派支持而拒絕,引發四十日抗爭。1979年11月,自民黨創黨以來,首次在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自民黨黨總裁與黨員同時參與選舉,大平在田中派以及小黨新自由俱樂部支持下,在決選投票中擊敗福田赳夫組閣。
• 經濟放緩與國際地位的提高
昭和天皇(右一)訪美
昭和天皇(右一)訪美
經過第一次石油衝擊和戰後第一次負增長,日本經濟就由高速增長轉為了 低速增長。1976年、1977年和1978年度各為4.0%、4.4%和5.3%,與高速增長時期比,還不及1965年經濟危機時5.7%的水平。儘管如此,但1978年後已擺脫了蕭條的影子,景氣確實是處於上升階段,企業的收益也增加了。中速增長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末。這一期間,除個別年份外,日本實際經濟增長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動不大,而且與其他發達國家比仍屬於增長最快的國家,所以這一時期又被稱為穩定增長時期。
在經濟穩定發展特別是在重化學工業迅速發展的基礎上,日本的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從1983年貿易黑字超過西德、資本輸出超過英國以來,日本就一直是世界第一的貿易黑字大國、經常收支黑字大國和資本輸出大國。另外,從1985年起,日本就取代英國,成了世界第一海外債權大國,而美國則開始淪為世界最大的海外債務大國。由此,日本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不僅進一步鞏固了,而且還開始被稱為“世界第二超級經濟大國”。這樣,日本經濟就達到了戰後的頂點。

平成時代

明仁
明仁
昭和天皇於1989年1月7日駕崩,子明仁繼位,駕崩次日(1月8日)起改元平成,稱為平成時代。1985年,日本已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1986年底海外凈資產一千八百零四億美元。1993年日本海外資產上升到六千八百五十億美元,估計到2000年可上升到一萬億美元以上。日本成了世界最大的供應國,東京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正在擴大。
自民黨受到瑞克魯特弊案所影響,竹下登內閣受到嚴重衝擊。竹下登被迫辭職。由外相宇野宗佑繼任。但由於宇野宗佑上任后被爆出與藝姬桃色醜聞,加上民眾不滿瑞克魯特弊案及自民黨政府施行消費稅,三大問題嚴重衝擊,結果在當年七月參議院選舉大敗。自民黨當選席次創歷史性新低。結果宇野內閣倒台。由海部俊樹繼任。
1991年末,海部俊樹放棄連任,由宮澤喜一繼任首相。翌年末,自民黨竹下派的會長金丸信因案辭去竹下派會長之職,為了繼任人的人選而分裂成為小淵派及羽田派。1996年,村山富市下台,由自民黨新總裁橋本龍太郎繼任。社會黨改名為社民黨,改為於閣外合作。兩年後,橋本內閣因為參議院選舉大敗而倒台,由小淵惠三繼任。小淵惠三拉攏以前同一派系的小澤一郎(此時小澤已經建立自由黨)與新公明黨合作。

新世紀以來


經濟不景氣

泡沫經濟崩潰以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資產價格的嚴重縮水。泡沫經濟崩潰后,日本的土地資產和股票資產約縮水1300萬億日元。
2007年,日本政府的債務已經超過GDP的1.7倍,在整個經合國家表現的最差,2011年《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債務將首次超過2倍,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到2014年,日本政府債務可能達到2.3倍,到時候日本恐怕將步入希臘政府的後塵。
安倍晉三再上台後,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推動日元貶值、實行量化寬鬆等,被稱為“安倍經濟學”。縱使當中調高消費稅的措施可能會令部分國民的薪資追不上物價升幅,但由於日元兌美元貶值,帶動日本產業出口量和國內消費需求攀升,使日本能夠擺脫長達15年之久的通縮陰影。

首相更迭頻繁

小泉純一郎
小泉純一郎
2000年,自由黨脫離執政聯盟,同時分裂出保守 黨繼續留在執政聯盟。小淵惠三中風入院未幾去世,由幹事長森喜朗在黨內高層協議下繼任。森喜郎任內形象低落,時常失言。宣布不再連任,小泉純一郎與橋本龍太郎爭奪自民黨總裁,結果小泉勝出,開始了五年多的小泉時代。
2003年,小澤一郎的自由黨與民主黨合併,在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奪得過半選票,而合併后的民主黨在選舉大有斬獲。翌年的參議院選舉中,民主黨更越過自民黨成為第一黨,顯示小泉純一郎的改革受到挑戰。但2005年小泉純一郎的郵政改革案未被參議院通過後,解散眾議院,成功把所有反對者打成反改革,自民黨加上公明黨奪得議會三分之二席次,穩奪國會的控制權(儘管參議院否決法案,但眾議院三分之二再通過即為國會之決議)。
2006年,小泉純一郎不再連任,由官房長官安倍晉三當選新首相。2007年不得不下台。
2007年9月,福田赳夫之子、前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當選自民黨總裁,以老成持重舉黨一致執政,但執政一年,內閣仍無法提振民意支持度,來屆眾議院選舉只餘下一年不到,宣告倒台。
2008年9月,由四次參選黨總裁選舉、曾在安倍及福田時代出任幹事長的麻生太郎以在國民的人氣得到黨內支持而當選組閣。
2009年,執政自民黨在第45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慘敗,再次下台,更首次失去共計長達54年眾議院第一大黨的地位。2009年9月16日,鳩山由紀夫當選日本第60位日本首相。
2010年5月28日,由於未能兌現將普天間遷到沖繩縣外承諾,鳩山政權面臨瓦解危機。2010年6月2日,鳩山由紀夫辭職。
2010年6月4日,菅直人參眾兩院各自的全體會議上,戰勝了自民黨黨首谷垣禎一,繼任首相。2011年8月26日,因日本發生九級地震引發的海嘯和核事故,菅直人救災指揮不利,國會兩院對抗嚴重等原因,菅直人引咎辭職,執政時間共15個月。
2011年9月2日,野田佳彥就任首相。2012年12月26日宣布內閣總辭職,正式辭去日本首相一職。
由於民主黨施政失當和在東日本大震災中救災不力,內閣總理大臣更換頻繁,加上福島核災使日本的經濟再次陷入困境,造就自民黨再次上台的機會。
2012年12月,自民黨獲取壓制性勝利,黨總裁安倍晉三在上台後倡議修改憲法,取消當中否定的集體自衛權以允許自衛隊到海外參與聯合國的維和反恐行動,通過自主制定的新憲法使日本成為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然而由於新憲法的部分字眼具爭議性,引發部分亞洲鄰國不安。

歷史分期


斷代劃分時期起止年份與中國相當的時代
上古先土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
古代繩文時代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300年約先秦時期
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年 - 公元250年約兩漢
古墳時代3世紀後半、4世紀初 - 7世紀前半、8世紀初魏晉南北朝
飛鳥時代6世紀終末 - 710年約隋、唐前期
奈良時代710年 - 794年唐代
平安時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
中世鎌倉時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時代1334年 - 1392年元、明
室町時代前期1392年 - 1467年
戰國時代1467年 - 1573年
近世安土桃山時代1573年 - 1598年
江戶時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
近現代明治時代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緒朝、宣統朝
大正時代1911年 - 1926年北洋軍閥時期
昭和時代1926年 - 1989年國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
平成時代1989年 -2019年4月30日 第三代領導人
令和時代2019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