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郡國

西漢初實行的一種政治制度

所謂郡是指郡縣,國是指封國,而郡國制則為西漢初實行的一種政治制度。郡和封國同是漢初地方高級的行政區劃,郡直屬於中央,封國則由分封諸王統治。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國形成封國與郡國並存的郡國制度。但由於時間一久,封國勢力逐漸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中央難於駕馭。故文帝時,賈誼曾建議削弱諸侯;至景帝,晁錯更進一步提議削減諸王封地,由是諸王為求保障自身利益,起兵反對漢室,史稱「七國之亂」。及後景帝派周亞夫平定叛亂,諸王被殺。自此,景帝將王國軍政大權、官吏任免權全歸中央,分封王國名存實亡。

概述


漢初,劉邦鑒於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訓,廣建王侯。先封“異姓七國”(韓、趙、楚、淮南、燕、長沙、梁),繼而在消滅異姓六國(長沙除外)的過程中建立“同姓九國”(楚、荊、代、齊、趙、梁、淮陽、淮南、燕),實行了郡、國並存制。

漢郡國

漢初的王國不但統率侯國或數縣,而且常常兼數郡之地,嚴重地威脅和阻礙了中央的統治權。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高祖於秦郡外增置26郡(譚其驤《漢百三郡國建置始考》的考證較精,指出高祖實增為19郡),其中三分之二的郡是在諸侯王國內;且諸侯王國多“兼數郡之地,……吳王濞封有四郡五十餘城”,(17)“大者或五、六郡”,(18)因而漢初60郡中,同姓九個諸侯王國和異姓僅剩的長沙國共有40餘郡,漢帝自領的郡只有15個。
以後,文帝、景帝、武帝多次削藩,令諸王不得自治其國,所屬官吏皆由天子授予。景帝時,一諸侯國便只領一郡,王國和郡自此在行政區劃上才處於同一級別。(表2)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至西漢末年有郡國103,其中除三輔(沿京畿地區的三郡)外,有郡80、國20;大郡領縣三、五十個,大國領縣最多十餘個,小國僅領縣三、四個。可見,西漢末年郡和國級別雖相同,實際上是郡大國小。
王莽時,郡數增至125。東漢初,光武帝考慮到連年戰爭、國空民虛的情況,為減少官役,與民休息,對郡、縣曾大加併合。《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建武六年(30年)“並省四百餘縣”,約相當於當時縣數的四分之一;繼而累並郡、國13,占當時郡、國總數的十分之一強。以後,又遵西漢之制,至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共有郡、國105,並成為較穩定的行政區劃,直到東漢末。

漢縣

郡下統縣,戰國已然,秦王朝推行全國。漢承秦制,仍在郡下轄縣,並有所發展。《漢書·百官表》云:縣“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表明西漢的縣級行政區劃,已有縣、國、邑、道之別。據《漢書·地理志》載,西漢在元封年間有一百零三郡,下轄“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據錢大昕在《二十二史考異》中根據郡、國所轄的縣統計,西漢實有縣級行政單位1578個,其中:縣1344、侯國188、道30、邑16。王莽時,全國125郡,國下領縣、邑2203個。東漢永和五年時,全國105個郡,國下轄“縣、邑、道、侯國千一百八十”,(19)較西漢末幾乎少去三分之一。

發展情況


西漢行政區劃制度,在西漢一代二百年間(前202~公元 8)的疆域和政區變化很大。初期的版圖小於秦代﹐北方的河套地區為匈奴所佔有﹐南方五嶺以南為趙佗所割據(見南越)﹐東南(今福建﹑浙南)地區和西南(今貴州﹑雲南﹑川西南)地區也脫離了中央政權的管轄。全境只有四十餘郡﹐其中大部分郡屬漢高祖劉邦所建立的諸侯王國所有。
漢初諸侯王國的地位遠在漢郡之上。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以後,諸侯王國支郡逐漸被削,諸侯王特權被奪﹐王國地位降格,與郡同為一級行政區劃。漢王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實行郡(國)縣兩級制,與秦代的單一郡縣制實質上沒有什麼差別。
文景兩代相繼執行的以親制疏和眾建諸侯之策﹐使王國數目增多,領域縮小;景帝悉收王國支郡以屬中央,又使漢郡數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共有王國二十五(西漢一代王國最高數),漢郡四十三。但是版圖仍與漢初一樣,並未擴大。
武帝時代,大力開廣三邊,不但恢復舊秦版圖,而且大有擴展。在河套地區﹑河西走廊﹑五嶺以南﹑西南夷地區﹑鴨綠江流域及朝鮮半島北部共辟置新郡二十多個,又將東南沿海的閩越東甌地區併入會稽郡。元封三年(前108)時,西漢王朝版圖已達極盛。同時,漢武帝劉徹又施行推恩法,進一步蠶食王國封域,增設新郡,故至太初元年(前104),全境共有一百零九個郡國,為西漢一代郡國最高數,其中郡九十一,王國十八。
武帝天漢年間以後,歷昭帝﹑宣帝至元帝初元三年(前46)間,陸續罷邊郡七,除王國一,置新郡二,郡國總數減至一百零三,但版圖變化不大。此後諸侯王國仍時有置廢,郡國名稱亦時有更改,但長期穩定在一百零三郡國之數。《漢書·地理志》所載一百零三郡國名目即是平帝元始二年(公元 2)時的行政區劃。
以下選取景帝中元六年﹑武帝太初元年及平帝元始二年三個特徵年代的郡國名目,列表以表示西漢中葉以後郡國的變動大勢。前無後有的郡國即為新辟或增設﹐前有后無的即為罷省,郡國名稱沿而未革者則以─表示﹐標有*號者為邊郡。
漢武帝以後分全國為司隸部一,刺史部十三﹐共十四個監察區。上述一百零三郡國即依地域分屬這十四部。
西漢末年,王莽秉政。平帝元始五年,王莽以經義更州名分界,凡十二州。始建國元年(公元 9),王莽建立新室,取代漢朝。取消劉氏諸侯王國,悉改為郡;又將西漢四郡予以析分,大郡至有分為五者,迄於天鳳元年(公元14),總共有郡一百二十五。其後郡名﹑郡境歲復變更,一郡至五易名而還復其故,十分混亂,未及數年,而新室已亡。東漢初年仍沿用西漢元始間郡國之名,至建武十三年(公元37),方有所並省。
初年仍沿用西漢元始間郡國之名,至建武十三年(公元37),方有所並省(見東漢郡國)。

郡國表


司隸部

京兆尹】治長安(今陝西西安)
下轄:奉明(今陝西),霸陵南陵杜陵藍田,新豐,下邽,鄭縣,華陰(駐京輔都尉),湖縣
【左馮翊】
下轄:陽陵長陵高陵(駐左轄都尉),萬年,櫟陽,池陽,谷口雲陵,雲陽,祋栩,頻陽,蓮勺,重泉,瀋陽,褒德,臨晉,征縣,郃陽,夏陽,粟縣,衙縣,鄜縣,翟道
【右扶風
下轄:安陵渭城平陵茂陵,槐里,鄠縣,盭厔,武功,郿縣(駐右輔都尉),美陽,好畤,虢縣,郁夷,陳倉,雍縣,杜陽,漆縣,陳麋,汧縣。
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下轄:安邑,大陽,垣縣,猗氏,蒲反,解縣,汾陰,皮氏,左邑,聞喜絳縣臨汾,長修,騏國,平陽,襄陵,楊縣,彘縣,北屈,蒲子,狐灄,端氏,河北。
弘農郡】治弘農(今河南靈寶北)
下轄:弘農,陝縣,黽池新安宜陽,陸渾,盧氏,析縣,丹水,商縣,上雒。
河南郡】治雒陽(今河南洛陽
下轄:雒陽,平縣,河南,谷城,平陰,新成,梁縣偃師,鞏縣,緱氏,成皋滎陽,故市,京縣,密縣,新鄭,苑陵,開封,中牟,陽武,卷縣,原武。
河內郡】治懷縣(今河南武陡)
下轄:懷縣,武德,平皋,州縣,溫縣,野王,波縣,河陽,軹縣,沁水修武獲嘉,汲縣,共縣,朝歌,盪陰,隆慮。

豫州刺史部

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
下轄:陽翟,長社,潁陰,陽城,崇高,綸氏,周承休,成安,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新汲,許縣,鄢陵
汝南郡】治平輿(今河南平輿)
下轄:平輿,南頓,博陽,汝陽,陽城,西華長平,召陵,定陵,上蔡,灈陽,吳房西平陽安,安昌,郎陵,成陽,宜春,安成,慎陽,安陽,新息,弋陽,新蔡期思,富波,慎縣,汝陰,細陽,銅陽,宜祿,新陽,新郪,項縣。
沛郡】治相縣(今安徽蕭縣青龍集)
下轄:相縣,扶陽,蕭縣,沛縣,豐縣,芒縣,敬丘,建平,粟國,祁鄉,酇縣,譙縣,城父,建成,鄲縣,竹縣,銍縣,山桑,龍亢,平阿,下蔡,向縣,義成,蘄縣,谷陽,符離,虹縣,夏丘,廣戚。
梁國】治睢陽(今河南商丘)
下轄:睢陽,蒙縣,黃國,甾縣,已氏,虞縣,下邑,杼秋,碭縣。

徐州刺史部

【廣陵國】治廣陵(今江蘇揚州北部)下轄:廣陵,江都高郵,平安。
楚國】治彭城(今江蘇徐州)下轄:彭城,留縣,武原,傅陽,呂縣,梧縣,甾丘。【臨淮郡】治徐縣(今江蘇泗洪)下轄:徐縣,高平,僮縣,取慮,下相,旮猶,睢陵,淮陵,盱眙,東陽,高山,贅其,堂邑,輿縣,富陵,淮陰淮浦射陽,鹽瀆,海陵。
【泗水國】治凌縣(今江蘇泗陽西北)下轄:凌縣,泗陽
東海郡】治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北)下轄:郯縣,容丘,良成,下邳,建陵,司吾,厚丘,曲陽,海西,平曲,朐縣,東安,祝其,即丘,襄賁,開陽,臨沂蘭陵,繒縣,永縣,陰平,建陽,戚縣,新陽,昌慮,合鄉,南城,費縣
魯國】治魯縣(今山東曲阜)下轄:魯縣,汶陽,卞縣,騶縣,蕃縣,薛縣。
【琅邪郡】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下轄:東武,諸縣,折泉,高陽,廣陽,新山,魏其,高鄉,贛榆,海曲琅邪,崑山,機工山,箕國,東莞,靈門,平昌,梧成,朱虛,瓶國,臨原,房山,姑幕,祓國,黔陬,櫃縣,不其,皋虞,長廣。

青州刺史部

東萊郡】治掖縣(今山東萊州)下轄:掖縣,陽樂,當利,平度,盧鄉,陽石臨朐,曲成,徐鄉,黃縣,牟平育黎,東牟,昌陽,不夜。【膠東國】治即墨(今山東平度古峴鎮)下轄:即墨,郁秩,下密,壯武,鄒盧,挺縣,觀陽。
【高密國】治高密(今山東高密)下轄:高密,夷安,昌安,石泉。
北海郡】治營陵(今山東昌樂)下轄:營陵,安丘,平壽,柳泉,益縣,壽光,平望,饒國,都昌,密鄉,平城,斟縣,淳于,膠陽。
【甾川國】治劇縣(今山東壽光)下轄:劇縣。
齊郡】:治臨淄(今山東淄博)下轄:臨淄,昌國,廣縣,西安,利縣,巨定,台鄉。
【千乘郡】治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北)下轄:千乘,狄縣,東鄒,建信,漯沃,蓼城樂安,琅槐,博昌,被陽,高苑。
濟南郡】治東平陵(今山東章丘龍山)下轄:東平陵,台縣,歷城,著縣,宜城,朝陽,梁鄒,陽丘,土鼓,於陵,般陽,鄒平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東平原)下轄:平原,高唐,陽阿,羽國,瑗縣,楊虛,龍額,祝阿,漯陰,安德,重丘,鬲縣,安陵,般縣,平昌,朸縣,富平樂陵

并州刺史部

上黨郡】治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下轄:長子,屯留壺關泫氏,高都,陽阿,谷遠,銅鞮,余吾,襄垣,潞縣,沾縣,涅縣。【太原郡】治晉陽(今山西太原晉源)下轄:晉陽,榆次,陽邑,上艾,祁縣,京陵,中都,鄔縣,界休,茲氏,平陶,大陵,狼孟,盂縣陽曲,慮虒,葰人,廣武【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下轄:善無,武州,中陵,馬邑,埒縣,樓煩,陰館,汪陶,劇陽,繁畤,崞縣,強陰,活陽,平城。【代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代王城)下轄:代縣,當城,桑乾,陽原,?氏,平舒,靈丘,廣昌,鹵城,班氏,平邑,道人,參合,高柳,延陵,馬城,且如,東安陽。【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下轄:成樂,武進,琥城,駱縣,桐過,定襄,安陶,武要,武皋。【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下轄:雲中,沙陵,陽壽,沙南,楨陵,咸陽,犢和,原陽,武泉,北輿,陶林。

朔方刺史部

北地郡】治馬領(今甘肅慶陽)下轄:馬領,郁郅,略畔道,義渠道,直路,泥陽,鶉孤,大要,弋居,歸德,富平,廉縣,靈武,方渠。【上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魚河堡)下轄:膚施,獨樂,陽周,平都,高奴,定陽,雕陰,漆垣,奢延,龜茲,白土,高望,楨林,平都,襄洛,淺水,雕陰道。
【河西郡】治平定(今陝西神木北)下轄:平定,谷羅,廣衍,富昌,圜陰,圜陽,鴻門,臨水,皋狼,藺縣,隰城離石,中陽,土軍,平周,陰山,虎猛,大成,增山。
五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達拉特西北)下轄:九原,臨沃,稒陽,武都,曼柏,南輿,河陰,宜梁,成宜,西安陽,河目,五原
朔方郡】治朔方(今內蒙古烏拉特旗南部)下轄:朔方,渠搜,呼遒,修都,廣牧,臨河,沃野,臨戎,三封,窳渾。

冀州刺史部

魏郡】治鄴縣(今河北磁縣南)
下轄:鄴縣,梁期,武始,武安涉縣,邯雲,即裴,斥丘,平恩,清淵,館陶,元城,魏縣,陰安,繁陽內黃黎陽,邯溝。
趙國】治邯鄲(今河北邯鄲)
下轄:邯鄲,易陽,襄國,柏人
廣平國】治廣(今河北雞澤舊城營)
下轄:廣平,曲周,南曲,斥章,列人,曲梁,廣年,南和,朝平,平鄉任縣張縣,廣鄉。
清河郡】治清陽(今河北清河)
下轄:清陽,信成,繚縣,棗強,復陽,東武城,東陽,繹幕,隃縣,靈縣,信鄉,厝縣,貝丘。
【信都國】治信都(今河北冀縣)
下轄:信都,辟陽,廣川,歷縣,修縣,高堤,觀津,武邑,東昌,下博,樂鄉,桃國,扶柳,昌成,西梁,南宮
河間國】治樂成(今河北獻縣)
下轄:樂成,侯井,弓張,武隧。
巨鹿郡】治巨鹿(今河北雞澤平鄉城)
西漢郡國表
西漢郡國表
下轄:巨鹿,新市,廣阿,象氏,柏鄉,廮陶,楊氏,歷鄉,堂陽,貰縣,敬武,宋子,臨平,安鄉,安定,樂信,深澤,下曲陽。
【真定國】治真定(今河北正定
下轄:真定,稿城,肥累,綿曼。
常山郡】治元氏(今河北元氏北部)
下轄:元氏,石邑,關縣,封期,平棘鄗縣,房子,中丘,桑中,井陘,蒲吾,樂陽,靈壽,上曲陽,南行唐,九門。
中山國】治盧奴(今河北定州)
下轄:盧奴,安險,陸成,安國,苦陘,毋極,新處,望都唐縣,曲逆,北平,北新城。

兗州刺史部

東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下轄:濮陽,白馬,燕縣,離瓜,頓丘,觀縣,樂昌,東武陽,陽平,清縣,發乾,聊城博平臨邑東阿,須昌,壽良,范縣廩丘,黎縣。
【濟陰郡】治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下轄:定陶,乘氏,成陽,句陽,葭密,呂都,冤句,鄄城
陳留郡】治陳留(今河南開封)下轄:陳留,浚儀,小黃,封丘酸棗長垣,長羅,濟陽,東?,外黃,成安,雍丘尉氏襄邑寧陵,傿縣,平丘。
【淮陽國】治陳縣(今河南淮陽)

幽州刺史部

渤海郡】治浮陽(今河北滄州)下轄:浮陽,中邑,章武,柳國,陽信,高成,定國,童鄉,千童,重合,重平,高樂,東光阜城,修市,南皮,景成,參戶,束州,東平舒,文安安次
涿郡】治涿縣(今河北涿州)下轄:涿縣,西鄉,良鄉,臨鄉,故安,范陽容城,新昌,益昌,阿陵,高陽,州鄉,武垣,廣望,蠡於,谷丘,安平。
【廣陽國】治薊縣(今北京西南城區)下轄:薊縣,廣陽,陰鄉,方城。
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大古城)下轄:沮陽,軍都,昌平,夷輿,居庸,泉上,且居,茹縣,下落,潘縣,涿鹿,廣寧,寧縣,汝祁。
漁陽郡】治漁陽(今北京懷柔統軍庄)下轄:漁陽,安樂,狐奴,平谷,路縣,雍奴,泉州,獷平,滑鹽,白檀,要陽。
西漢郡國
西漢郡國
【右北平郡】治平剛(今內蒙古寧城)下轄:平剛,石城,無終,俊靡,徐無,夕陽,昌城,廣城,土根。
遼西郡】治陽樂(今遼寧義縣西)下轄:陽樂,且慮,賓徒,徒河,狐蘇,交黎,臨渝,柳城,文成,肥如,海陽,新安平,令支。
遼東郡】治襄平(今遼寧瀋陽)下轄:襄平,居就,新昌,安市文縣,郭平,沓氏,西安平,番汁,武次,房縣,遼隊,險陵,遼陽,候城,高顯,望平,無慮。
玄菟郡】治高句麗(今遼寧新賓永陵)下轄:高句麗,上殷台,西蓋馬。
樂浪郡】治朝鮮(今朝鮮平壤)下轄:朝鮮,駟望,鏤方,遂成,黏蟬,列口,帶方,昭明,含資,夫租,屯有,不而,華麗,增地,渾彌,講邯,海冥,前莫,蠶台,長岑,吞列,東?,?水。

益州刺史部

漢中郡】治西城(今陝西安康)
下轄:西城,旬陽,長利,錫縣,武陵,上庸,房陵,成固,南鄭,沔陽,安陽,褒中。
武都郡】治武都(今甘肅西和)
下轄:武都,上祿,平樂道,下辨道,修成道,河池,嘉陵道,故道,沮縣。
廣漢郡】治梓潼(今四川梓潼)
下轄:梓潼,葭明,白水,剛氏道,陰平道,旬氐道,涪縣廣漢,什方,雒縣,綿竹,新都,郪縣。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下轄:成都,郫縣繁縣,江源,臨邛,汶江道,蠶陵,湔氐道,青衣,徙縣,嚴道,旄牛。
巴郡】治江州(今重慶)
下轄:江州,枳縣,涪陵,臨江,朐忍,魯復,墊江,安漢,宕渠,充國閬中
犍為郡】治僰道(今四川宜賓)
下轄:僰道,江陽,符縣,資中,武陽,南安,南廣朱提,堂琅,??,漢江
越巂郡】治邛都(今四川西昌)
下轄:邛都,蘇示,卑水,台登,莋秦,闌縣,靈關道,定莋,會無,三絳,姑復,遂久,青蛉。
益州郡】治滇池(今雲南呈貢)
下轄:滇池,勝休,俞元,同勞,昆澤,谷昌,連然,味縣,毋棳,賁古,來唯,律高,雙柏,秦臧,弄棟,雲南,葉榆,比蘇,不韋。
牂牁郡】治蘭且(今貴州貴定東)
下轄:蘭且,平夷,毋斂,夜郎,談稿,談指,漏卧,漏江,同並,句町,宛溫,都夢,進桑。

涼州刺史部

安定郡】治高平(今寧夏固原)
下轄:高平,烏氏,涇陽,安武,彭陽臨涇,安定,陰盤,陰密,三水,祖厲
天水郡】治平壤(今甘肅通渭)下轄:平壤,陽阿,成紀,略陽道,街泉,隴縣,清水,戎邑道,綿諸道,望垣,冀縣,勇士。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下轄:狄道,大夏,首陽,襄武,西縣上邽臨洮,安故。
【城金郡】治允吾(今甘肅蘭州西)下轄:允吾,金城,枝陽,榆中枹罕,白石,允街,令居,破羌,安夷,臨羌。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肅武威)下轄:姑臧,休屠,武威宣城鸞鳥,蒼松,張掖,媼圍。
【張掖郡】治觻得(今甘肅張掖靖安)下轄:觻得,昭武,屋蘭,刪丹,日勒,氐池,番和,居延。
【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下轄:祿福,樂涫,表是,會水,玉門,池頭。
【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肅敦煌)下轄:敦煌,龍勒,效谷,廣至,冥安,淵泉。

荊州刺史部

【南陽郡】治宛縣(今河南南陽)下轄:宛縣,西鄂,博望,雉縣,魯陽,犨縣,葉縣,堵陽,舞陰,比陽,平氏,復陽,隋縣,章陵,襄鄉,蔡陽,鄧縣,湖陽,朝陽,新野,棘陽,涅陽,穰縣,安眾,酈國,析縣,丹水,順陽,南鄉,冠軍,酇縣,陰縣,筑陽,山都,武當。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下轄:西陵,邾縣,鄂縣,沙羨,下雉,蘄春,西陽,黽縣,平春,安陸,南新市,雲社,竟陵。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下轄:江陵,華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當陽,宜城,中盧,襄陽,編縣,臨沮秭歸巫縣
武陵郡】治臨沅(今湖南常德)下轄:臨沅,沅南,漢壽,零陽,孱陵,充縣,酉陽,遷陵,沅陵,辰陽。
西漢郡國
西漢郡國
長沙郡】治臨湘(今湖南長沙)下轄:臨湘,益陽,羅縣,下 雋,醴陵,湘南,攸縣,容陵,茶陵,安城,連道,昭陵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下轄:泉陵,重安,湘鄉,昭陽,烝陽,夫夷,都梁,洮陽,零陵,始安,營浦,營道,泠道。
桂陽郡】治郴縣(今湖南郴州)下轄:郴縣,漢寧,便縣,耒陽,陰山,南平,臨武桂陽曲江,湞陽。

揚州刺史部

九江郡】治陰陵(今安徽鳳陽宋集附近)下轄:陰陵,鍾離,義成,當塗,平阿,下蔡,西曲陽,壽春,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歷陽。
廬江郡】治舒縣(今安徽廬江)下轄:舒縣,臨湖,襄安,居巢,皖縣,尋陽龍舒六安,安風,雩婁,安豐,陽泉,蓼縣。
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下轄:宛陵,春谷,蕪湖溧陽丹陽,石城,秣陵,湖熟,句容,江乘,涇縣,陵陽,黟縣歙縣,於潛,故鄣。
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下轄:吳縣,婁縣,無錫,毗陵,曲阿,丹徒,陽羨,烏程餘杭,錢唐,富春,由拳,海鹽。
【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下轄:山陰,余暨,上虞餘姚,句章,鄮縣,鄞縣,剡縣,諸暨烏傷,大末,章安,永寧,東治。
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下轄:南昌,余汗,鄱陽,鷍陽,海錯,歷陵,彭澤柴桑,建昌,宜春,新淦,建城,臨汝,南城,石陽,平都,廬陵,南野,鄠都,贛縣,艾縣。

交州刺史部

南海郡】治番禺(今廣東廣州)下轄:番禺,四會,中宿,增城博羅龍川揭陽
蒼梧郡】治廣信(今廣西梧州)下轄:廣信,邽陽,臨賀,富川,馮乘,謝沭,猛陵,荔浦,端溪,高要。
合浦郡】治合浦(今廣西合浦)下轄:合浦,高涼,臨允,徐聞
郁林郡】治布山(今廣西桂平)下轄:布山,阿林,中溜,桂林,潭中,定周,領方,安廣,增食,臨塵,廣郁。
交趾郡】治龍編(今越南河內西北)下轄:龍編,望海,西於,封溪,苟漏,?泠,嬴?,北帶,曲陽,稽徐,定安。
【九真郡】治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下轄:胥浦,居風,無編,無功,咸懽。
日南郡】治西卷(今越南廣治)下轄:西卷,盧容,朱吾,比景。

郡國制


郡國制內容

西漢郡國
西漢郡國
朝承襲了秦朝“郡縣制”這種行政區劃管理制度,與秦行政區劃不同的是,在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推行封國制,封國包括王國和侯國,這種兩種并行制又稱“郡國制”,兩漢時 期雖郡國并行,但仍以“郡縣制”為主。漢朝初期,劉邦面對拼湊起來的諸侯勢力和亡秦后的六國背景,首要任務是:勉力維持穩定局面,剷除異姓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調和異姓諸侯王與郡國制的兩極偏差,劉邦與項羽相爭時,先後分封七個異姓王。稱帝
后,又分封同姓九王,使後來中央政府及封國之間的對立,延續了很長的時間。漢初恢復封建制,同時又施行郡縣制,使郡國雜處,以相牽制,對維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起到積極作用。西漢實行郡國制,西漢初年設有60多個郡,至公元2年共103郡、國(封國);自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了13“行部”,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
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最初稱“郡守”,漢景帝時改稱“太守”。

郡國制的目的

實際上郡國制並不能加強中央集權,當初實行封國制的是漢高祖劉邦,他無非是想給跟他打下江山的臣子和劉姓家族一個交代,沒有想過這樣做會影響後來的大漢政權的穩定. 所以才有後來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推行推恩令和附益法,讓諸侯名存實亡,跟一般的富室沒有什麼兩樣,這才真正解決了王國和侯國的問題。主要還是加強中央集權但實行郡國并行制恐怕並非中央的本意實行封國制是歷史的殘留,早晚有一天是要削藩的。原本得意思是籠絡人心,加強中央集權,可是後來就不好控制了,這也是導致7國之亂得禍根!
郡設郡守、太守;王國則是皇室宗親,用來分封。郡國并行是為了維護中央統治的穩定,防止反叛。西漢中期,郡國的數量已超過100個。從管理的層次和幅度看,已有調整原有的郡縣兩級地方行政體系的必要,否則不利於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於是中央政府便設立了巡行地方監督郡國守相的監察官員——州刺史。

郡國五銖


郡國五銖
郡國五銖
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廢止“半兩”錢,開始推行五銖錢,其最早鑄行的是一種被稱之為“郡國五銖”的五銖錢。這種五銖錢是由地方上的郡國所鑄行的。徑2.5一2.6厘米,重3.5一4克。面有外廓無內廓,邊緣毛糙不整,面文篆書"五銖",順讀."五"字交筆較直,"銖"字金旁上部作箭簇狀,有的出現穿上橫,穿下橫,穿上月牙,穿上半星,穿下半星,四決紋丶等記號。錢背有內外廓。由於中央政府僅規定五銖錢的錢式和重量,所以,各地郡國鑄行的五銖錢顯得很不規範。“五銖”錢從此開始,一直被採用了七百多年,是中國貨幣史上行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貨幣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