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公

中醫內科專家

王正公(1912~1991年),男,江蘇崑山人,著名中醫內科專家。稟承家學,自幼從父王慰伯學醫,1937年來滬開業,以“王氏內科”名揚上海。

人物簡介


王正公,字正齋,1912豐出生於江蘇崑山三代中醫世家。自幼師從其父王慰伯,其後行醫60餘載,馳名滬上。主要著作有《哮喘與慢支的防治和康復》、《正齋醫稿》等。發表“宣肺透邪法治療青少豐哮喘的體會”、“哮喘臨床研究”、“老羊慢性支氣管炎證治”、“慢支併發肺心病的防治”等學求論文七十餘篇。
驗方
驗方
1946年被選為上海神州醫學會常務理事。1953年起任上海市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兼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1956年後歷任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上海市中醫藥學術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學院、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南市區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南市區主任委員等職。1960年代表上海農工民主黨赴京參加中央召開的“神仙會”,受到毛澤東主席和鄧小平的接見。1989年被聘為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員。1990年為全國首批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

經驗驗方


二蟲止嗽散

組成:僵蠶9g蟬衣3g荊芥6g防風6g甘草3g桔梗3g白前9g百部9g紫菀9g陳皮6g。
主治:外感風寒,肺氣失宣之咳嗽。
加減:風寒偏盛者,加桂枝蘇葉細辛;風熱偏盛者加牛蒡子前胡黃芩石膏;痰濕偏盛者,加半夏茯苓
按:本方由《醫學心悟止嗽散加僵蠶、蟬衣、防風三味組成,增強了原方的宣肺透邪、祛痰解痙之功。

加味小青龍湯

組成:炙麻黃5~9g桂枝5~9g細辛3g乾薑3~5g姜半夏9g白前9g白芍9g陳皮6g五味子4g生甘草5g大棗6枚。
主治:內有痰飲,外感風寒之咳嗽喘促,背部寒冷者。
加減:喘急汗出,氣促不相續者,加黨參10~15g熟附子6~9g磁石20g熱甚者加生石膏20g。
按:本方系《傷寒論》小青龍湯化裁而來,適用於哮喘、慢支發作期的寒飲重症。

新加苓桂術甘湯

組成:茯苓9~15g桂枝6~9g蒼朮9g甘草5g姜半夏9g陳皮6~9g當歸6~9g白芥子6~9g乾薑3~5g。
主治:寒飲痰濕內盛之咳喘
加減:喘息嚴重者麻黃6~9g杏仁9g蘇子9g。
按:本方乃《金匱》苓桂術甘湯加味,增強了溫陽化飲,燥濕祛痰的功效。

新加旋覆代赭湯

組成:旋覆花9g煅代赭石15~20g黨參9~12g茯苓9~12g半夏9g陳皮6g紫菀9g百部9g炙甘草6g生薑3~5g大棗6枚。
主治:痰飲咳喘日久,土虛木旺,木旺侮金者。
加減:有熱象者去生薑,加蘆根竹茹;痰多沫者加白芥子;便秘者加火麻仁
按:本方系《傷寒論》旋覆代赭湯加味,具有降逆化痰,益氣和胃之功。

加味都氣丸

組成:熟地9~15g山茱萸肉9g山藥9g澤瀉9g茯苓10~15g五味子3~5g巴戟肉9g仙靈脾9g菟絲子9g枸杞子9g僵蠶9g丹參9g。
主治:慢支、哮喘緩解期肺腎氣衰,攝納無權者。
加減:腎陽虛顯著者,加附子肉桂;便秘者,加當歸、甜蓯蓉;便溏者加補骨脂尿頻者加桑螵蛸
按:本方系《醫宗己任編都氣丸中加入溫補腎陽之品,具有補腎納氣,並調陰陽之功。適用於哮喘緩解期調攝。

從醫醫案


寒喘心腎並損

蔣××,女,70歲。初診:1981年7月29日。
醫案
醫案
主訴:患者於1950年秋起傷風感冒,過早應用寒涼潤肺之劑,邪未透達,咳嗽遷延不止,逐步形成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平時咳嗽咯痰不利,行動氣急,每交暑令喘咳大發。今年7月中旬發作,較去年提前3天。
診查:診脈沉弦數,舌質淡,口唇色褐,咳嗽汗多,通宵端坐,痰多白沫,或如魚凍口淡不渴。
辨證:證系久咳損肺,肺損累及心腎,心氣虛則血行凝泣,腎陽衰則水飲不化,上射於肺,阻肺氣之下降,是以喘閉不通。
治法:證情危篤,亟予益陽溫陽以化寒飲,豁痰解痙以平喘急。
處方:熟附子9g黨參15g桂枝9g細辛5g僵蠶9g地龍9g茯苓9g甘草4g麥冬9g乾薑3g五味子4g半夏9g磁石20g。
複診:上方葯連服21劑,證情續有進步,前方增用熟地、丹參、當歸、黃芪、淮小麥玉竹氣血並調;除細辛、乾薑,熟附塊改為5g
繼續調治,交冬進服膏滋
翌年夏令喘咳雖有小發,其勢大減。隨訪三年,病情緩解,能從事輕便家務勞動。
按:大凡痰飲喘咳之證,一般夏令小康,冬季發病。本例暑令發作,其勢甚劇。醫者因天氣炎熱,發作時汗多氣促而頻投清潤,但葯頻服而咳愈甚。《杏軒醫案輯錄》有案和此例極相似。茲摘錄案語警句於下:經雲“形寒飲冷則傷肺”,此致病之大端,醫者只有天時之氣熱,不識人身之臟寒……蓋肺為嬌臟,性雖畏熱,然猶畏寒,金被火刑固為咳,金寒水冷亦為咳。此則久咳,心肺元氣之損傷已極,寒飲之潛伏彌深,暑令陽氣蒸發,內伏之寒飲欲化,由新涼引動而發。即《金匱》留飲伏飲之證。《杏軒醫案》用溫肺湯,此例用參附合小青龍湯得效。

風溫案

顧××,男,23歲。
診查:溫邪外侵,由肺及胃,壯熱8日,有汗不解,口渴引飲。唇紅便秘,咳嗽痰多脈象滑數,舌紅苔黃。
辨證:無形之溫熱與有形之痰濁互阻上焦,病勢方張。
治法;姑擬清溫泄熱,肅肺滌痰,太陰陽明並治。
處方:生石膏30g知母10g前胡10g大力子10g蟬衣3g桑葉6g連翹10g象貝10g瓜蔞皮10g銀花10g竹葉10g花粉15g
鮮蘆根1尺,3帖。葯后第3天熱退證除。
按:本例風溫熱聚太陰、陽明,證現煩躁口渴引飲,痰多咳逆,雖大便秘結,但無唇焦齒燥、矢氣譫語等陽明腑實證候,其邪熱尚在肺胃之分。故方取白虎湯合銀翹散加減以清泄肺胃,使之不致化燥傳營。這符合《傷寒論》陽明經證的治法。

名醫醫話


旋覆代赭湯在臨床上運用的體會
醫話
醫話
旋覆代赭湯是張仲景所著《傷寒論》方,主治汗、吐、下后表已解而中氣受傷,痰濕不化,胃氣因虛而上逆,以致心下痞硬,噫氣不除之證。方中以旋覆花之下氣滌痰,代赭石之重鎮降逆為主葯,佐黨參、甘草益氣養胃,半夏、生薑化痰降逆,大棗調脾胃益中氣。此方不僅應用外感熱病痰濁中阻,虛氣上逆之症,內傷雜病中如反胃嘔吐、呃逆、脘痛、痞脹噫氣、痰飲、哮喘、梅核氣等症,由於中氣虛弱,痰濕偏勝,肝氣上逆者,隨證加減使用,亦多有效。此外,如肝氣肝陽並亢的高血壓眩暈胸脅痛、心悸怔驚等症;肝氣入絡而致腰痛不能俯仰;吐血衄血而見肝經氣火上逆者,以及妊娠嘔吐,余常選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為主,辨證施治,每獲良效。具體加減運用簡述於下。 (一)腸胃道疾病如潰瘍病神經性胃痛胃神經官能症、胃擴張、幽門痙攣等症,其病機如由脾胃中氣虛衰,痰濕內阻,肝氣上逆者,每多有噫氣、腹脹、脘痛、嘔惡等癥候。如見畏寒便溏納減、苔白膩、脈濡軟、氣短乏力者,可在本方中加入白朮、桂枝,如見水飲上逆、泛吐清水痰涎者,再加吳茱萸、茯苓、澤瀉;如見苔黃舌質紅,口苦脈弦等偏熱證候者,加左金丸、瓜蔞、竹茹,就是旋覆代赭湯合小陷胸湯之意。如辨證系胃陰不足,肝氣有餘者,脈多弦細,舌質多紅而少苔,可於本方中除去姜,加石斛、麥冬、料豆、白芍等養胃陰柔肝降逆;若兼見大便乾結成粒狀,2、3日或4、5日才得一行,此乃血虛腸燥,可加入生當歸、生赤芍、火麻仁、瓜蔞仁等養血潤腸,不宜用苦寒攻下之劑,以圖一時之快,而使陰液更耗。
(二)老年慢性痰飲,哮喘之症,每多脾胃中氣素虛,痰濕內勝,如辨證兼見肝氣偏亢,肺失清肅,余常以蘇子降氣湯與本方同用,以臻益氣平喘降逆化痰之功。
(三)梅核氣多由肝氣偏亢,痰濕內停所致,可用本方加入蘇梗川厚朴、陳皮、茯苓;其證也有肝陰虛而肝氣有餘者,則於本方除生薑、半夏,加入石斛、白芍、料豆、蒺藜、竹茹、佛手等葯。
(四)頭脹頭痛、眩暈、耳鳴等症,辨證如系肝氣挾肝陽並亢,余每在滋陰柔肝潛陽葯中,參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如兼噫氣上逆者用之更驗。高血壓而兼見上述癥狀者,亦可在平肝潛陽葯中,加入代赭石、牛膝,以收鎮逆潛降之功。耳源性眩暈,余亦常用代赭石配伍蒺藜、料豆衣、磁石、杞子珍珠母等,如有痰熱見證者配合溫膽湯施治,每獲良效。
(五)吐血、咳血、衄血,每因肝經氣火上升而絡損血溢不復,其症多見胸脅引痛,面紅火升、煩躁易怒,不寐心悸,脈形弦細而數,舌質偏紅,可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配合生地芍藥、旱蓮草、茜草女貞子藕節、茅根滋腎涵肝、清肺寧絡、化瘀止血之品。正如朱丹溪氏所說:“上升之氣都從肝出。”蓋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止血當先順氣,順氣當先鎮降肝氣之沖逆,旋覆花、代赭石能下氣鎮逆平肝止血,其所以為治血症之要葯,其理即在此。
(六)心悸怔忡不寐等症,如由於心陰不足、肝氣肝陽兩亢者,余常用甘麥大棗湯,或補心丹中加入旋覆、代赭二味,如證見心氣心陽衰而沖氣上逆者,則於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中參用旋覆代赭湯,葯后如見矢氣頻轉,則癥狀每亦隨之緩解。
(七)妊娠嘔吐不止,常於養血安胎和胃之劑中加入旋覆花、代赭石,以鎮逆止吐,偏於熱者再加黃芩、竹茹,偏於寒者加桂枝、生薑。按方書所載,妊娠忌用赭石,而赭石雖屬鎮降之品,其作用在於平肝氣之沖逆,於胎胞無損,且具有補血作用。
(八)病後或高年呃逆不止,每見氣陰兩虛,胃氣因虛而上逆,余每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加入黨參、石斛、白芍、甘草、刀豆柿蒂等葯中。如見胃氣虛而挾有痰濕者,則用旋覆代赭湯加刀豆、柿蒂、茯苓、陳皮、枳殼等,偏於寒者再加丁香、桂枝,偏於熱者再加左金丸、竹茹。
(九)慢性肝炎如見噫氣脅痛之證,可於調攝脾胃疏肝和絡活血之劑中加入旋復花、代赭石以治,效果良好。
(十)肝氣入絡而致突然腰痛不能俯仰轉側,其病機每因腎氣本虛,隨著咳嗽或叢(坐刂)氣后,肝氣竄絡,如用活血行瘀利氣止痛之劑不效,可用旋覆、代赭二味加入枸杞子、杜仲、川續斷、狗脊等補益肝腎,桃仁、白芥子、當歸、赤芍、制乳香沒藥活血利氣,每獲效果。
(十一)幾點體會:
1、我在內傷雜病中運用旋覆代赭湯及旋覆花、代赭石二葯,主要是抓住“肝氣上逆”的這一病機,用以鎮逆降氣,往往肝氣下降后,肝陽肝火每亦隨之潛降。這點是從“氣有餘便是火”,“陽從氣化”,“氣為血帥”等理論中領悟出來的。
2、肝氣與肝陽亢逆的成因,虛實都有,虛者每為腎陰不足,或營血虧耗,以致肝失所養、上升。也有因七情所傷、肝鬱不暢所致。旋覆花、代赭石能鎮逆平肝,藥性和平而不傷正,虛症實症都宜,如配合滋腎柔肝,調血和胃之劑,既滋肝腎又降肝逆,起著相輔相成作用。
如由情志所傷,肝失條達而致的肝氣上逆,用逍遙丸四逆散越鞠丸等效果不顯者,可用旋覆代赭湯加減施治,每能獲效。
3、旋覆花、代赭石的劑量,一般旋覆花6g至9g代赭石30g左右,因赭石質重,劑量過輕則不效。代赭石是否煅用?張錫純主張生用。也有認為潛降鎮逆宜生用,收斂止血宜煅用。余認為無論鎮逆或止血都以煅用為好。煅后潛降鎮逆作用不減,並且藥性易於煎出,葯汁比較清,而生赭石葯汁混而難吃,故以煅用為宜。

證治經驗


辛透疏風

1辛透疏風、清輕泄熱治風溫
風溫雖系感受春令之邪而發,但四季皆有,唯以春冬兩季為多。風溫之治,辛涼解表乃眾所周知,但運用得恰到好處,並非所易。風溫之邪由肺表而入,其出亦以從肺衛外達為順,且風為陽邪,溫易化熱,故用宣透之品不宜過於辛散;用清熱之劑不可過於涼潤。偏辛則溫易化熱,偏涼則邪不得透。王氏認為,葉氏之方清解有餘,辛透不足。王氏治療風溫,賞用前胡,認為前胡入肺經,能解表泄風、清熱滌痰,無辛散之弊。風溫初期透表,每以前胡為君,常於葉氏方中加入前胡、蟬衣、制僵蠶、蒺藜等以宣肺泄風;若惡風頭痛、苔白、脈浮等外感證候顯著者,則參用梔豉湯加荊芥以透表達邪;甚者不忌麻黃。一旦化熱,由肺及胃,則以石膏為君,配合前胡等清泄氣分之熱。若邪傳氣分者,重用石膏;邪重熱盛,痰鳴喘息,則以麻杏石甘湯為主方,佐以清熱豁痰之品。麻黃、石膏兩味的劑量,當視表邪與里熱之輕重而定。其認為:石膏辛甘性寒,既能清溫泄熱,又能解肌透邪,故用於風溫最為適合。若邪熱內傳心包,神昏譫語,則應辨清風溫與濕溫。風溫內陷,多夾痰內閉,當以滌痰清熱為主;濕溫神昏多由濕熱蒙蔽清竅,則以開竅為主。開竅方中,王氏最賞用萬氏牛黃清心丸,因萬氏方葯簡潔,無香竄之品,並用竹瀝送服,可奏滌痰開竅之功。

達邪導滯

2.達邪導滯、存陰保液治濕溫
經驗
經驗
濕溫雖系外感時令之邪,但必先內蘊濕熱。其病機特點,一為濕熱交蒸,一為邪滯內阻,臨床辨證應分析濕熱之偏勝,邪滯之深淺。其論治,以分化濕熱、消導腸滯為要。濕不化則溫不解,滯不清則邪不撤。此外,更應分辨表裡傳變、邪正盛衰、宿恙兼病等。王氏在辨滯、導滯方面,尤有深入的研究。在濕溫病治療過程中,又十分重視存陰保液。辨滯:王氏認為,察舌驗齒對辨滯的意義尤大。舌苔黃膩厚濁,口苦氣臭,矢氣頻傳,脘腹拒按均為里滯內結之徵。若舌干唇焦,必有里滯;唇焦齒板互見,則熱極滯甚,將次傳營而昏厥。如葯后腸滯逐漸下達,則唇紅唇焦逐步消退,而且一般都從上唇開始消失,熱勢亦隨之下降。觀察大便色澤形態,可知濕熱邪滯蘊阻情況以推論病勢趨向和轉歸。濕溫輕症或暑濕內阻,大便色澤形態一般無變化,或略有燥結,或色澤始終較深者,治以芳香疏化,即能熱解病退;濕溫較重者,大便多見溏垢粘膩,色澤深褐,邪熱越甚則色澤尤深,質更粘膩而膠著腸壁,中間稀薄者排出,狀如便泄,實乃濕滯膠結,治擬瀉下導滯。若便泄純屬稀水,日夜頻繁,色褐或火黃者,系協熱下利,為逆候;若下利不止,津液內奪,勢必導致神昏內陷,須先止其利,以固津液,后導其滯。
導滯:王氏治溫濕溫邪滯,主張趁早攻導腸滯,使濕熱之邪無所憑藉,這樣既可削弱病勢,又可控制出血趨勢。早期表邪未達,里滯已結,則用表裡雙解,一般先用枳實梔子豉湯檳榔山楂、神曲;滯甚加大黃元明粉;若邪已傳里,溫已化熱,證現陽明腑實,則以急下存陰之法;若症已逾旬,糞便粘著腸壁,非攻導之劑所能下之,則用堅腸清熱、化滯緩導之法,常用黃連、黃芩、枳實炭、山楂炭、銀花、芍藥等,旨在使糞便逐漸乾燥,分離腸壁。葯后若見矢氣頻傳,為腸滯逐步下行之兆;若葯后仍無大便,可用豬膽汁或蜜煎導灌腸;若所下不多,切勿躁急,可稍增劑量。若大便稀泄,色褐如水,次數頻多,則必須先止其泄。一般先用六一散、赤苓、扁豆衣、白芍炭、方通草等以利小便實大便,甚則參用堅腸清熱之劑加炙粟殼以止泄。王氏治療協熱下利,每用熟石膏、生甘草兩味,其效甚著。蓋熟石膏能清熱斂腸,生甘草能解毒固液,兩味協同,具有清熱止泄之功。此乃固液止泄,以守為攻之法,旨在保津導滯。在病勢鴟張複雜的情況下,能正確掌握,辨證應用可轉危為安。其總結導滯經驗為:“旬日前可用攻導,旬日後要堅腸清導。攻導宜早,遲則多變;消導宜緩,峻則不去。”
王正公 書
王正公 書
存陰保液、回陽固脫:王氏對濕溫病各個階段都非常重視陰液之保存。其早期應用達邪導滯法,旨在減少陰液之耗失。熱盛極期,唇燥舌絳,劫津化燥,每用大劑三鮮、五汁、增液湯等救治,另以石斛、生地、沙參、蘆根、茅根等煎湯代茶,或用西瓜汁、銀花露等代茶,日夜頻頻給服,不得中斷。若津液得復,每能出險入夷。若患者素體虛弱,濕溫早期發汗過多,後期每易出現亡陽之變,王氏常以獨參湯紅棗煎服;甚者加附子、龍骨牡蠣回陽固脫。嘗曰:“溫病之亡陽與傷寒不同,多為陰液先耗,陰不斂陽而致陽氣續脫,待陽氣一回,仍須氣陰妝顧耳”。可見,王氏治療濕溫病十分重視保存陰液,固攝陽氣。
此外,對濕溫病腸出血,王氏亦有獨到之經驗。凡熱盛正氣未衰者,每用犀角地黃湯加熟大黃;體虛脈細軟者,用黃連阿膠湯。另用蒲黃、地榆末吞服,每獲良效。

名人軼事


滬上名醫陳道隆曾為魯迅先生看過病,每日診病一二百號,但對後輩從不頤指氣使,而是熱情扶持,全力提攜。有一年,某紗廠老闆的家庭教師病倒,因貧困請不起名醫,請了初出茅廬的青年醫生王正公。老闆知道后,恐病情有誤,另請了名醫陳道隆,陳為病人診脈后,正要開方,忽見桌旁有一張己經開好的方子,遂問:這方子是誰開的?當被告知實情后,他喜形於色的說:“好,後生可畏,就照他的方子服藥,管保會好。”同時退出診費16塊大洋。病人吃了王正公的葯,真就好了。事後,王正公得知自己受到陳道隆讚賞,頗為感動,特意與病人一起登門致謝,成為醫林一段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