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中國行政區劃的變遷歷史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是一個行政區劃的變遷歷史。

商周


中國商周時代實行分封制,即採取“封建邦國”的辦法進行統治。商王周天子除王畿附近的土地由自己直接統治外,其他土地和人民都分封給大小各級領主,作為他們的采邑。各領主在自己封地內獨自為政,在整個王朝疆域內無所謂地方行政區劃。春秋中葉后,有些諸侯國逐漸強大,開始發展中央集權,就將新開拓的疆土,或從私家剝奪來的土地,不再進行分封,而由君主直接統治,於是開始出現了地方行政區劃。

春秋戰國


“縣”

最早的地方行政區劃是縣。據現有的文獻記載,最早設縣的是楚國秦國。例如楚文王時(公元前689~前677)滅申(今河南南陽)、息(今息縣西南)2國為縣。秦武公時(公元前697~前678)滅邽戎、冀戎地置邽縣(今甘肅天水市)、冀縣(今甘谷縣東)。以後晉、齊、吳等國都有設置。不過那時的縣已不僅設在邊區,還有設在經濟發達、交通衝要的地方。如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在汾水流域一次就置了10個縣(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其中平陽和楊在戰國時為重要商業都會。吳國在今江蘇鎮江市置朱方縣,也是地處交通衝要。春秋後期各國縣數驟增,到戰國時成為較普遍的地方行政區劃。不過早期的縣和戰國以後的縣有所不同:一是保留著分封制的殘餘,如可以分賜給臣子,縣尹可以世襲,食縣邑可以互換等;二是縣的大小差別很大,大至如楚滅陳、蔡那樣中等國家后以一國為一縣,小至齊國的縣約等於一鄉,而以相當於一邑之地為最多。

“郡”

郡的出現也在春秋而較晚於縣。初期皆設於邊遠荒僻之處,經濟開發程度低於縣。故春秋末趙簡子誓師,有“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的說法。戰國時各國所置郡亦多在邊區。一郡之長稱守,由將軍充任,可徵發一郡兵力,進行征伐。一縣之長稱尹、公、大夫,后又稱令。以後邊郡地大,遂分置數縣;內地事多,數縣上置郡以統之。以郡統縣的制度才逐漸確立,郡縣大小也漸趨一致。這種制度可能始於三晉。如魏上郡領15縣,趙上黨郡領24縣、韓上黨郡領17縣。以後秦、楚、燕皆相繼效法,不過整個戰國時代郡縣制采邑制始終同時存在。至秦統一六國后,郡縣制才正式成為全國劃一的地方行政區劃。

秦漢


增置郡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初並天下時為36郡,以後在南北新開拓的疆土上增置和原有郡的分置,至秦末約有近50郡。楚漢之際又有分析,至漢初約有60郡,大部分屬於當時的“異姓七國”。漢高祖在消滅異姓七國過程中,又建立了“同姓九國”。至末年同姓九國和異姓中剩下的長沙國共佔有40餘郡,漢天子所自領者僅15郡。以後經文帝、景帝、武帝時多次中央鎮壓諸侯叛亂的戰爭,並推行了一系列削弱諸侯王國封土和特權的政策,至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后,漢盡收諸侯支郡;一國便只領一郡,王國與郡自此在行政區劃上處於同一級別。武帝以後,由於推行“王子封侯別屬郡”的政策,王國封域不斷縮小,漢郡不斷擴大,至西漢末年大郡領縣至三、五十,大國最多領十餘縣,小國僅三、四縣,級別雖同,實際上則郡大國小。
秦縣約近千個。《漢書·地理志》所載西漢末公元2年制度有縣1587個,東漢初省並400餘,至《後漢書·郡國志》所載140年時制度為1180縣。

削減範圍

武帝時一方面開疆拓土增置了許多郡,一方面將內地的郡分小。至公元前108年時達110郡(國),以後逐步省並,至公元前46年棄海南島上的珠崖郡後為103郡,一直維持到公元2年不變,即《漢書·地理志》所記載的103郡國制度王莽時又增至125郡。東漢初大施省並,公元140年時為105郡(國),成為東漢一代較穩定的制度。40餘年後至靈帝中平后及獻帝時代,皆有所增析。西漢時還曾在西域地區設置軍政合一的西域都護府進行統治,治所在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東漢也曾兩度復置西域都護。

郡縣官職

秦代一郡置守(主民政)、尉(主軍事)、監(主監察)三員。西漢省監,監察事務由中央派員直接主持,每郡僅守(后稱太守)、尉(后稱都尉)二員。邊郡因軍事需要一郡有二個以上都尉,管理少數民族的又稱屬國都尉。東漢內地郡省都尉,軍事由太守兼管。邊區仍保留都尉,並將屬國都尉權力擴大,分轄一部分縣,“治民比郡”。故東漢時郡一級政區有郡、王國、屬國都尉三類。

郡縣等級

西漢時縣級區分4類:縣、侯國、邑、道。列侯所封食邑為侯國、皇太后公主所封食邑稱邑,境內有少數民族的稱道。侯國的長官稱相,縣、邑、道均稱令(萬戶以上)、長(萬戶以下)。東漢時縣一級的還有公國,其餘同西漢。

魏晉南北朝


州郡縣制度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州郡時代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戰國時代人們把所知的地域範圍劃分為9個區域,即人們常說的大禹九州。九州的名稱,說法不一(見表)。漢后經學家認為《禹貢》九州是夏制,《周禮》是周制,《爾雅》是殷制。《呂氏春秋》是雜家就不加理會,其實夏商周時代根本不可能有這種制度。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漢初中央直轄僅15郡,故省去秦制郡監,吏治由中央直接派丞相視察。武帝時增至110郡,於是在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將京畿附近 7郡以外全國的郡國分成13個區域。這個區域稱部,每部派一刺史(刺即監察之意),巡視吏治,故稱刺史部。為了給每個刺史部取個名稱,即借用了《禹貢》九州加上《職方》的2個州名,共為冀、兗、青、徐、揚、荊、豫、雍、梁、幽、並11州,不過將雍州改稱涼州梁州改稱益州。另有2個不在《禹貢》範圍內的刺史部,即最北的朔方河套)和最南的交趾(嶺南),共為13個刺史部,俗稱十三州。其後又將京畿附近7郡置司隸校尉監察,稱司隸校尉部。故西漢有14個監察區。東漢初年,匈奴南侵,省朔方入并州,改交趾為交州,加上司隸校尉部,共13個監察區,俗稱十三州。同時加重刺史的職權,不限於監察,並有黜陟之權,然仍未乾預地方行政。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為了加強地方權力,以便鎮壓起義軍,於公元188年(靈帝中平五年)以中央“九卿”出任州牧,掌一州軍民,不僅有省察、舉劾、黜陟權,同時還有兵權和治民之權。於是州逐漸形成為郡縣以上一級行政區劃,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制度。
三國魏據黃河流域有司、豫、冀、兗、徐、青、雍、涼、並、幽、荊(西漢荊州北部)、揚(西漢揚州北部)12州。孫吳佔有長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有荊、揚、交3州。蜀漢佔有今四川和陝西漢中盆地置益州1州。故三國共有16州。孫吳末年分交州為廣州(今廣東、廣西),曹魏滅蜀,分益州為梁州(今四川東部)。西晉初年分雍州為秦州,分益州為寧州,分幽州平州。至280年平吳統一,將南北荊、揚合一,全國共為19州。以後又從荊、揚2州分出今閩、贛地置江州,分荊、廣2州今湘東和粵東北置湘州,至西晉末年共21州。

州治混亂

西晉末永嘉之亂后,北方在十六國統治之下,往往在各自統治所及的較小區域分設許多州,於是州的設置開始發生混亂。東晉時有十幾個州,南朝宋、齊有20餘州,到梁朝後期竟增至107州。陳朝疆土狹小,僅長江中下游南岸和珠江流域,卻有42州(一說64州)。北魏統一北方后,初年有一二十州,至孝文帝太和中有38州,太和后增置益濫,末年竟達80餘州,東西魏時乃至有110餘州。所謂“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至580年(北周大象二年)有州211個。南北朝前期共有州五六十,末年竟達300餘。州制之濫,至此已極。州既如此,郡亦相同。郡置之濫,北朝勝於南朝。南朝前期約有郡270餘,後期增至350餘郡。北朝前期有郡500左右,至後期約有六七百郡。
東漢末年初行州郡縣三級制時,一州往往轄有十來個或七八個郡,每郡領十幾個縣不等。可是到了南北朝後期不少的州只轄一二個郡,一郡只轄二三個或一二個縣。有的州竟無縣可領,有的僅存名目。南朝齊在漢中地區有45個郡,“荒或無民戶”。有的兩個州、郡合治一地,稱“雙頭州郡”,故實際上州直轄縣,郡同虛設。實行了400多年的州郡縣三級制已完全喪失了原意。

僑州郡縣制

東晉南朝時還有一種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僑州郡縣。永嘉之亂后,中原人民紛紛流徙,大部分渡淮南遷,也有一小部分遷往遼東河西地區。當地政府為了招撫流民,安置世家大族,即就地按原來籍貫的州郡縣名設置政區,稱為僑州郡縣。因為南徙至長江流域的人口最多,故僑州郡縣多集中在中游的政治中心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和下游的政治中心揚州(今南京市)附近,其次是3條南北交通線上,長江上游的漢中至成都,中游的襄陽江陵,下游沿岸的今當塗、揚州至常州一帶。

隋唐兩宋


州縣兩級制

道路時代為隋唐五代兩宋時期。上文提到州郡縣三級制到了南北朝後期已經混亂到了極點,郡一級形同虛設,地方行政制度已至非改不可的地步。隋朝建立后,於583年(開皇三年)罷天下郡,以州領縣。589年平陳,統一南北,將州縣兩級制推行至全境。607年(大業三年)又改州為郡。從此州即是郡,郡即是州。《隋書·地理志》稱是大業五年的制度,故以郡領縣。共有郡190,縣1255。縣的基本數字無大變化,而縣級以上機構卻大大精簡。隋朝實行州縣制共24年(583~607),而實行郡縣制共11年(607~618)。然而大家都以為隋朝推行郡縣制,這是受了《隋志》的影響。唐初又改郡為州,恢復了州縣制。以後在742~758年(天寶元年至乾元元年)間又曾一度改州為郡。唐一代近300年中實行郡縣制僅16年,基本上是州縣制。

升州為府

唐代州一級行政區劃中還有府。先是713年(開元元年)升首都雍州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為河南府。以後又陸續升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駐蹕過的州為府。如升并州為太原府,升岐州鳳翔府,升益州為成都府,升蒲州河中府,升荊州為江陵府,升梁州為興元府,升華州為興德府,升陝州為興唐府等。五代十國時期各國首都和陪都均升為府。
宋代升州為府的情況更多了,除了首都、陪都外,凡是皇帝誕生、居住、巡遊過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升為府。北宋宣和末全境有38府,南宋境內有20餘府。府雖與州同級,但地位略高於州。當時黃河、長江流域一些重要城市所在地幾乎都置了府,到了明清時代大部分二級政區都置為府。

軍監製

五代兩宋時地方行政區劃中還出現軍和監,軍在唐時是軍鎮,原屬軍事系統,只管軍隊,將領稱使,多設在邊區。五代時軍事行動頻繁,軍不僅管兵馬,也轄土地民政,宋代沿襲五代制度,演變成地方行政單位,在今山西、河北、陝西沿邊多設軍。小的由知縣兼軍使,大的則由京官帶原銜知軍。監是由國家經營的礦冶、鑄錢、牧馬、製鹽等專業管理機構,對國家財政收入關係很大,地方官無法兼管,故劃出一定區域由監官管轄,變成地方行政單位。軍監有領縣不領縣兩種,領縣的與府州同級,不領縣的與縣同級。領縣的軍監雖與府州同級,但一般地位低於府州。所以宋代縣級以上政區有府州軍監四類。

道路制度

唐代有300多個府州,1600餘縣。宋代疆域遠較唐代為小,但府州軍監總數也有300餘, 1200多個縣級政區。而對這樣龐大的府州,中央無法進行直接的統治,但又不願在府州以上再增加一級行政機構,怕擴大了地方權與中央抗衡。於是就設計了一種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監司機構,即所謂道路制度。
唐代初年根據自然山川形勢將疆土分為關內(潼關以西、秦嶺以北,包括河套)、河南(當時的黃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當時的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河東(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隴古(隴山以西)、山南(秦嶺以南、長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間地)、江南(長江以南)、嶺南(五嶺以南)、劍南(劍閣以南)10個區域,稱為十道。神龍二年(706)開始曾設過“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撫使”、“十道按察使”,皆由中央臨時派遣,不常置。開元二十一年(733)分為15道,即將關內道分出首都長安附近地區為京畿道河南道分出陪都洛陽附近地區為都畿道,又分山南為東西2道,江南為東西2道,另增設黔中道(今貴州一帶),共15道。每道置採訪處置使,專檢察非法,如漢刺史,就成了15個監察區。安史亂后,監察權為節度使所兼,獨立的監察區就不存在了。

節度使制度

中唐以後又出現了節度使區域。唐初沿襲北朝以來的制度,在軍事要地設置總管,旋改稱都督,管轄幾個州的軍事。以後為加強防務,給邊境諸州的都督帶使持節(節是權力的憑證),以增加其權力,稱為節度使。開元時有沿邊八節度使。天寶時有沿邊九節度使(即范陽平盧、朔方、河東、河西隴右、劍南、安西、北庭),一經略使(嶺南)。安史亂后,內地也遍設節度使,大者領州十餘,小者也有三、四。節度使職權也由原來只管軍事,發展為總攬一區的軍、政、財、監大權,位尊權重。節度使所轄地區稱鎮、方鎮節鎮、藩鎮或道,比較不重要的地區則置觀察使或防禦使、經略使統轄一道,從而形成了道(鎮)、州(府)、縣三級地方行政區劃。唐朝後期全國有四、五十個鎮,除首都京兆府和附近幾個州和陪都河南府外,其餘府州均屬方鎮。

府州制度

唐代前期國勢強盛,先後滅了東突厥、高昌薛延陀西突厥高麗,其餘邊疆少數民族也紛紛歸附。為了加強這些地區的統治,唐朝政府仿效漢代西域都護府的建制,採取了都護府羈縻府州的制度。羈縻府州是由唐朝政府任命當地少數族首領為都督刺史,頒發印信,可以世襲。各邊地共設置了800餘羈縻府州,分別由若干邊州都督府和都護府統轄。開元、天寶年間有六都護府分佈四邊,安東都護府管轄東北地區安北都護府管轄漠北單於都護府管轄漠南,安西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北庭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區,安南都護府管轄越南北部地區及滇東南、桂西。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上述各都護府轄區也屢有變遷。

分路制

宋代初年吸取了唐末藩鎮割據的教訓,革除了藩鎮的實權,諸州皆直屬中央,節度使僅存空名而已。並將全國分成若干個稱為路的區域,每路置轉運使負責徵收和轉輸各地的財賦。以後轉運使職權逐漸擴大,兼及“邊防、盜賊、刑訟、金谷、按廉之任”,控制了一切地方行政事務,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真宗時(998~1022)考慮到轉運使權力太重,於是設置了提點刑獄使,總攬一路司法和監察,安撫使主持一路軍事,而轉運使專理一路財賦和民政。所以宋代一路有三種長官:轉運使(簡稱漕司)、提點刑獄使(簡稱憲司)、安撫司(簡稱帥司)。總稱監司。
北宋分路以轉運使為主,初分時極不穩定。至道三年(997)始定為15路,天禧四年(1020)又分為18路。元豐八年(1085)定為23路。這23路是京東東、京東西、京西南、京西北、河北東、河北西、永興軍、秦鳳、河東、淮南東、淮南西、兩浙、江南東、江南西、荊湖南、荊湖北、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路。崇寧四年(1105)將首都開封一府置為京畿路。宣和四年(1122)宋金盟約,約定聯合滅遼后,金歸還宋燕雲十六州地。於是北宋預置了燕山府路雲中府路。不料金滅遼后未能踐約,僅歸還六州。所以北宋末年號稱26路,實際上只有24路。
北宋所謂18路、23路,均指轉運使分路而言。憲司、帥司分路則不同。如河北轉運使分東西2路,帥司因防禦契丹需要分為大名府高陽關真定府、定州四路。憲司則合為一路。
南宋時因軍事防禦需要,分路以安撫使為主。在其秦嶺、淮河以南全境內所分的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等16路,是指安撫使路而言、漕司、憲司分路則不同。如兩浙安撫使分為東西路,漕司則合為一路。
宋代的路有三種監司,各司其職,沒有集權於一人一司,府州有事仍可直達中央。因而與魏晉的州和元以後的行省不同,不構成地方上一級行政機構,仍實行州(府)縣二級制。

遼制

遼代沿襲唐制,將全國分為5道。每道有一政治中心稱府,建有京號。並以京號為道名,合稱五京道。上京道轄西拉木倫河流域為中心的契丹本土,治監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右旗東南波羅城)。中京道轄奚族本土,約今內蒙古老哈河上游和英金河錫伯河流域、遼寧的大小凌河流域和河北省長城以外的灤河流域,治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東京道轄原東丹國地,約今遼河嫩江以東,外興安嶺以南地區,治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市)。南京道西京道大致即五代後唐割讓給契丹的幽薊十六州地。南京道轄約今海河大清河以北、內長城以南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地,治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西京道轄約今山西省北部和內蒙古東南部分地,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
遼代在形式上沿襲了唐代的道制,但具體統治方法上卻採用了宋代的路制,即每道設都總管府(帥司)、處置使司(憲司)和轉運使司(漕司,各道名稱不一),也是三權分立。道下分府州軍城4類,另有隸屬於州的州、軍、城,實與縣同級,這種制度為前所未有,為明清時代直隸州散州的先聲。
遼代還有3種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是頭下軍州,又作投下軍州。這是貴族、功臣將在戰爭中掠奪來的人口,作為他們的私奴所建立的州縣。按人口的多少,分成頭下州、軍、縣、城、堡級次。一是斡魯朵制。斡魯朵是皇帝、皇后的宮殿、行帳所在。遼代共有12宮1府。以皇帝的私奴俘所建立的州縣,屬該皇帝的某宮(斡魯朵)所轄,實際上就是皇帝的頭下軍州。一是邊防城。主要設置在西北邊線上的州、軍、城,總名邊防城,為國防需要所置,不承擔賦稅。
遼代對北邊原游牧部族不採用中原王朝傳統的州縣制,設立部族節度使、屬國等進行統治。《遼史·地理志》記載,遼朝有五京、六府、156州軍城、309縣、52部族、60屬國。

金制

金代政區雜糅遼、宋之制,分路而治。前後有17路、20路、19路之分。每路置一都總管府,掌一路軍事兼及民政。所謂17路、20路、19路,即以總管府分路。金代在並遼后,除以其發祥地為京師(后稱上京會寧府)外,又沿用了遼代上、中、東、西、南五京之制。侵宋佔有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后,不久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市),以宋故都為南京開封府,以遼中京為北京大定府,上、東、西三京如舊,此一都五京各領一路。此外改北京路(遼上京道)為臨潢府路,分東京路咸平路,河北東、西路因宋舊,並分其南部為大名府路,分宋河東路為南北2路,山東東、西路因宋之舊,分宋陝西二路為京洮府、鳳翔鄜延慶原、臨洮五路。至大定中為以上20路。泰和五年(1205)並臨潢府路入北京路,即為《金史地理志》19路之制。另外還有轉運使司,掌一路財賦;提刑使司(后改為按察使司),掌一路司法,統軍司,掌一路兵馬。三者與都總管府分路不同,如總管府為19路時,轉運司為13,提刑司為9,統軍司為3。此與宋制相仿。東北外興安嶺以南的黑龍江流域設有曷懶路、婆速府路、蒲與路、速頻路、胡里改路等,為地方基層行政單位,不領府州縣,只轄猛安謀克(300戶為一謀克,十謀克為一猛安,是軍政合一的部落聯盟組織),不在20路、19路之列,金總管府路下轄府、州、軍(后盡升為州)、縣。據《金史地理志》載,金時有京、府、州179,縣683。

元明清


行省制度

行省時代為元明清時期。自元代開始,中國又實行三級制的地方行政區劃。最高一級為行省,故稱行省時代。行省制度實起源於魏晉以來的行台,原為中央(台、省)的派出機構。凡地方有事,臨時代中央執行任務,事畢即罷。東魏北齊時曾分道設置過行台省。金代初年也出現過行台省制度,為時短暫。至末年外遭蒙古、西夏、南宋三方面進攻,境內到處發生農民起義,所設行省漸多。蒙古入主中原,仿金實行行省制度。金代稱行尚書省。元世祖時將尚書省併入中書省,故稱行中書省。起初也是臨時措置,后因軍事征伐的時間很長(從伐金到滅宋共70年),逐漸被固定下來。其職能也由只管軍事演變為兼及民政,其長官也由中央官演變為地方官。這種演變大約完成於平宋以後。
至元年間行省的設置和轄區都很不穩定。到12世紀末的大德年間才開始穩定下來,全國分成11個區域。其首為中書省,即中央機構中書省直轄地區,故又稱都省、腹里。轄區相當今京、津2市、晉、魯、冀3省及豫河北部分和內蒙古部分地。另有10個行省:遼陽、陝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廣、四川、雲南、甘肅、嶺北。轄區都很大。另以高麗國置征東行省,行省丞相由高麗王兼任。其性質與內地行省不同。
元朝末年,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和維持地方治安的需要,又分出許多行省。如中書省分出山東行省,江浙行省分出福建行省等等。以後又成立了許多分省,如福建行省分出了建寧汀州泉州分省。總之,到了元末,行省制度已十分混亂。

改革行省

明洪武初改革元代行省制度,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設都指揮使司主管一省軍戶衛所,另有主一省監察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因名稱和轄區未改,故而習慣上仍稱省。但元代的行省官制與中央的中書省相同,軍民諸政由行省統轄,至明時遂改用地方官名稱,且將一省之權分而為都、布、按三司。洪武十三年(1380)為加強皇權,置中書省,六部直屬皇帝。原屬中書省的轄區也直屬六部,名為直隸。明初建都應天府(治今南京市),即以中央直轄的相當今江蘇、安徽2省和上海1市的地區為直隸,也稱京師。永樂時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市),即以相當今北京、天津2市和河北省大部分地區為直隸(京師)。原直隸改稱南直隸,也稱南京。自宣德以後,全國一直分為兩京(或稱兩直隸)13布政使司,即京師、南京、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合稱15省。
一般省分都是一都指揮使司轄一省軍戶。但邊區軍戶多民戶少,甚至只有軍戶沒有民戶。一個都司鞭長莫及,於是增設了幾個都司和行都司。明一代共有21個都司和行都司,除了13個與布政使司同名同治的都司外,還有5個行都司:陝西(治甘州衛,今甘肅張掖)、四川(治建昌衛,今四川西昌)、湖廣(治鄖陽府,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福建建甌)、山西(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以及北直隸境內的萬全大寧都司和屬於山東的遼東都司。另外還有統轄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奴兒干和統轄青藏地區的烏思藏、朵甘三都司,均屬於羈縻性質。因而明代所謂一省並非僅指布政使司轄區,還要包括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轄區。如山東省不僅包括山東布政使轄區、山東都司轄區,還包括遼東都司轄區。因遼東都司的監察由山東按察使司管轄。
明初實行一省布、都、按三權分立,原為避免地方權重。不久由於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劇,內憂外患,三權分立的局面不能應變。於是宣德年間開始將原來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巡撫地方的臨時措施在關中、江南等處固定下來,作為常制景泰以後又增設兩廣總督。嘉靖以後,全國普遍設有節制布、都、按三司的總督和巡撫。總督主理軍務,比較固定的有薊遼保定、宣大山西、陝西三邊、兩廣四總督,而巡撫主民政、兼理軍務,每省都有,甚至一省有幾個。故而總督、巡撫的轄區、駐地與三司並不一致。在明代督撫始終是中央派出的欽差大臣,與三司之間名義上仍是中央官與地方官的關係。地方上日常事務仍由三司管理。

總督巡撫制

總督、巡撫成為地方官實始於清。順治年間曾實行一省一督制。康熙初年改為一省一巡撫,二三省一總督。乾隆中葉以後,確定全國8總督(直隸、兩江、閩浙、湖廣、四川、陝甘、兩廣、雲貴)、15巡撫(江蘇、安徽、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成為定製。直隸、四川、甘肅三省由總督兼巡撫事,省區與督撫轄區趨於一致。至光緒時始有所增裁,如光緒十年(1884)置新疆巡撫。十一年改福建巡撫為台灣巡撫,移駐台灣(1895年因中日戰爭后割讓日本而裁)。三十年裁湖北、雲南2巡撫。三十一年裁廣東巡撫。三十三年增設奉天、吉林、黑龍江3巡撫和東三省總督。至是為9總督15巡撫。明代一省之長為布政使,而清代一省之長為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位次於巡撫。通例一省置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各一,惟江蘇省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分江蘇(治蘇州府、管蘇、松、鎮、常、太4府1州)、江寧(治江寧府、管江寧及長江以北諸府州)2布政使司,但仍為一省。
清代邊疆地區施行與內地不同地方行政制度,由中央委派重臣,授以將軍、都統、大臣等官職,推行軍政合一的統治。如東北地區設奉天(盛京)、吉林、黑龍江,外蒙古烏里雅蘇台,新疆設伊犁5個將軍轄區。西藏、西寧設辦事大臣轄區(辦事大臣駐甘肅西寧府,轄青海地方)以及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轄的內蒙古盟旗,加上內地18省,共26個政區。清末為加強防務,光緒十年(1884)建新疆省。十一年建台灣省,二十一年馬關條約后,台灣割讓日本。三十三年(1907)改原奉天、吉林、黑龍江3將軍轄區為省。全國共22省。辛亥革命后,撤銷督撫。各省設都督、民政長分理軍政、民政,都督旋改稱將軍,又改督軍、督辦。民政長旋改稱巡按使,又改省長。國民黨政府時期各省設主席為一省之長。並改直隸為河北省,改奉天省為遼寧省,又於邊區增設熱河察哈爾綏遠、青海、寧夏、西康6省,共28省。抗戰勝利后,台灣省歸還祖國。並將戰前東北3省地(偽滿時分劃為18省)分置為遼寧、遼北、安東、吉林、合江、松江、黑龍江、嫩江、興安9省,全國共35省。

行政單位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元代在行省以下有路府州縣各級行政單位,其統隸關係如下表:
明代省以下行政單位有2項改革:一是撤銷路一級,由省直轄府州縣;二是州分屬省的直隸州和屬府的屬州,均省去附郭縣。本縣事由知州管轄。其統隸關係如下表:
清代省以下各級行政單位基本沿襲明制,但也有改變:①廢除以衛所管轄部分土地和軍戶的制度。②增加廳一級。廳原為府的分支機構,為了某種需要,由知府委派同知或通判一員駐紮在本府內較偏僻或新開發地區,其所轄區域即稱廳。廳有2種,屬省的稱直隸廳(絕大多數不領縣),屬府的稱散廳。③明代不論直隸州、屬州均領縣,而清代直隸州領縣,屬府的稱散州,不領縣。由於直隸廳的長官同知、通判的地位高於知州,故清代省以下政區習慣稱為府廳州縣。其統隸關係如下表:
至於邊區將軍和大臣轄區下除了部分農業地區設置府州縣外,還在內外蒙古、東北、青海、新疆等地建立盟旗制度。盟相當於府,旗相當於縣。此外新疆還有回庄制度,以各級伯克治民,西藏則設營進行統治。
元明清時期還在西北、西南地區推行由少數民族首領充任並世襲的土司制度,即設置按等級分為宣慰宣撫、安撫、長官等司和土府、土州、土縣的土司進行統治。土司除對中央政府負擔規定的貢賦和征伐外,在其轄區內保持原有的統治機構和權力。明清兩代曾在部分地區進行改土歸流。國民黨政府時期部分地區土司仍然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土司制度才徹底廢除。
元明清時代除了上述地方行政區劃外,還有一種介於省與路府州之間的“道”,實際上是省的派出機構。元代道分2種:一是宣慰司道,是協助行中書省治理部分路府州縣的行政機構,一是肅政廉訪司道,是主刑名監察事務的機構,都有各自的轄區。明代一省由布政使分出治理部分府州縣的錢穀,稱分守道;由按察使分出主管部分府州縣的刑名,稱分巡道。清代沿襲明制,長官通稱道員北洋政府時,曾分一省為數道,取消分守、分巡等名稱,設置道尹。1928年取消道制。十年內戰時期,國民黨政府為了圍剿蘇區,曾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制度,先在江西省推行,即將江西劃分為幾個區,置行政督察專員管理,轄區即稱專區。以後推行至全國,大致相當明清時期的道。

民國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民國初年撤廢了府廳州制度,全改為縣。由省直轄縣。另有設治局(性質近似清代的廳)管理少數民族地區。國民黨政府時期又增設市一級政區,分院轄市(初稱特別市,后改,如南京市、上海市、北平市、天津市、青島市等)、省轄市(如杭州市、南昌市、福州市等)兩種。據1947年建制,其統隸關係如下表: